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草莓怎么使用赤霉素 草莓怎么使用赤霉素农药

2024-05-30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828 次
草莓怎么使用赤霉素 草莓怎么使用赤霉素农药

赤霉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在草莓栽培中,赤霉素也有广泛的应用。

浸种

草莓种子在播种前可以用赤霉素进行浸种处理,以促进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具体步骤如下:

  1. 将草莓种子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
  2. 将赤霉素溶解在水中,按照说明书的比例加入容器中。
  3. 将种子浸泡在赤霉素溶液中,时间不宜过长。
  4. 取出种子,晾干后即可播种。

喷雾

草莓在生长过程中,可以使用赤霉素进行喷雾处理,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发育。具体步骤如下:

  1. 将赤霉素溶解在水中,按照说明书的比例加入喷雾瓶中。
  2. 在草莓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喷雾处理,如生长初期、花期、结果期等。
  3. 喷雾时要均匀地喷洒在草莓植株的叶面和茎部。
  4. 每次喷雾后要及时清洗喷雾瓶,避免赤霉素残留对植株造成伤害。

灌溉

草莓在生长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灌溉的方式使用赤霉素,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发育。具体步骤如下:

  1. 将赤霉素溶解在水中,按照说明书的比例加入灌溉水中。
  2. 在草莓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灌溉处理,如生长初期、花期、结果期等。
  3. 灌溉时要均匀地浇灌在草莓植株的根部。
  4. 每次灌溉后要及时清洗灌溉工具,避免赤霉素残留对植株造成伤害。

注意事项:

  • 赤霉素使用时要按照说明书的比例进行溶解和使用。
  • 赤霉素的使用量不宜过多,以免对植株造成伤害。
  • 赤霉素使用时要避免日照强烈的时段进行处理,以免对植株造成伤害。

赤霉素在草莓栽培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使用时要注意方法和剂量,以保证草莓的生长和发育。

相关拓展:

问:赤霉素在草莓上的怎么用

赤霉素在草莓上的用法:

草莓歼旁上喷施赤霉链改悔素有打破休眠、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早物候期和提早成熟、提高产量等效果,尤其在促成栽培中,对打破休眠、克服植株矮化有明显作用。最佳施用期一般在扣棚保温后7天左右(即萌芽至现蕾期),最佳浓度为5~10ppm,单株用药量3~5毫升,浓度过高会出现徒长,造成减产。

在露地草莓上施用赤霉素可提早物候期5~6天,采收期提早7天左右,产量棚正增加10%左右。适宜喷施时间为展叶至现蕾初期,最佳浓度为3~5ppm。

问:草莓抑制生长后怎么用赤霉素让草莓生长?

露地育苗期赤霉素的使用
母株作为繁殖苗时,在草莓生长前期喷施1-2次浓度为50-100毫克/升的赤霉素溶液,可明显增加匍匐茎的发生量和提高匍匐茎的质量。喷施时期在京津地区为母株幼苗展开3-4片新叶时,约5月末至6月份。药液要喷在草莓心叶部位,每株用量5毫升。赤霉素对四季品种及抽生匍匐茎较弱的品种如达娜、森嘎垃、长虹2号等效果更显著。但对未进行足够低温处理,仍处在自然休眠状态的植株,喷布赤霉素不会起到促发匍匐茎的效果。赤霉素的使用应与及时摘除花序等田间管理相结合,以增加药效。

保护地栽培赤霉素的使用
赤霉素处理与长日照处理相同,能打破休眠,促进开花结实,在保护地栽培中已成为常规措施。促成栽培时,在草键稿莓植株第2片新叶展开时,保温后3-5天即需喷布赤霉素,对丰香、春香、章姬等浅休眠品种只需喷一次,浓度为5-10毫克/升,每株用量5毫升。对休眠较深的品种,如全明星、达赛莱克特等可喷两次,第2次在现蕾期喷,浓度为10毫克/升。赤霉素喷量过大会导致植株徒长、小果多、坐果率下降,并影响根系生长。但如果保温后植株生长旺,叶片肥大鲜绿,也可不喷赤霉素。
喷赤霉素后高温的效果好,一般在喷后头几天,棚室内保持30℃左右温度,以后维持在25℃左右,若喷后植株出现徒长现象,需采取放风降温措施。促成栽培时,在1-2月份能连续结果的早熟品种如久能早生,可在头年12月份现蕾期喷施赤霉素,以使花序伸长,减少畸形果发生。
除浅休眠品种外,一般品种可喷2-3次赤霉素,间隔时期7-10天,浓度为5-10毫克/升。但对赤霉素敏感的品种如美香莎、圆亮胡童子1号要慎用,要掌握好喷布浓度并减少次数。赤霉素喷施过晚(现蕾期后)或处理后温度过高,则开花后果梗会伸长过度,畸形果率也高,所以建议使用“沃叶硼橘拦肥等磷酸二氢钾”,促进生长。

问:赤霉素在草莓上的怎么用?

问:大棚草莓初蕾期怎样使用赤霉素


促成栽培时,在草莓植株第2片新叶展开时,保温后3-5天即需喷布赤霉素,对丰香、春香、章姬等浅休眠品种只需喷一次,浓度为5-10毫克/升,每株用量5毫升。对休眠较深的品种,如全明星、达赛莱克特等可喷两次,第2次在现蕾期喷,浓度为10毫克/升。赤霉素喷量过大会导致植株徒长、小果多、坐果率下降,并影响根系生长。但如果保温后植株生长旺,叶片肥大鲜绿,也可不喷赤霉素。

喷赤霉素后高温的效果好,一般在喷后头几天,棚室内保持30℃左右温度,以后维持在25℃左右,若喷后植株出现徒长现象,需采取放风降温措施。促成栽培时,在1-2月份能连续结果的早熟品种如久能早生,可在头年12月份现蕾期喷施赤霉素,以使花序伸长,减少畸形果发生。

除浅休眠品种外,一般品种可喷2-3次赤霉素,间隔时期7-10天,浓度为5-10毫克/升。但对赤霉素敏感的品种如美香莎、童子1号要慎用,要掌握好喷布浓度并减少次数。赤霉素喷施过晚(现蕾期后)或处理后温度过高,则开花后果梗会伸长过度,畸形果率也高。

影响草莓花芽分化主要是低温和短日照。8小时日照、17℃温度是花芽分化的理想条件。另外,氮素水平、秧苗的强弱、激素含量也影响花芽分化。生产上可通过创造低温短日照条件、合理施肥、喷施生长调节剂、摘老叶等措施促进花芽分化。
草莓的花芽分化是在低温、短日照条件下进行的。8小时日照情况下,10至20℃都可进行花芽分化;日照在12小时以上,17℃以上温度均不能进行花芽分化;10℃以下低温,日照不论长短均能进行花芽分化;5℃以下,草莓进入休眠,不能进行花芽分化;30℃以上高温不能形成花芽。
植株生长过旺,叶片浓绿,植株花芽分化较迟;长势中庸,氮素营养较低,叶片黄绿色,花芽分化较早。
秧苗具有5至6片叶较具有4片叶的花芽分化提早7天,较秧苗具有3片叶的提早20天进行花芽分化。具有4至5片叶以上的秧苗,花芽分化速度快,花芽数量多。
短日照条件下,赤霉素浓度越高,花芽分化越迟,植株体内赤霉素含量在50毫克/千克以上时,花芽不能进行分化。脱落酸却能促进草莓进行花芽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