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叶常见病害介绍用什么药
一、茄子绵疫病
茄子绵疫病又称茄子疫病,是全国各地茄子生产中普遍发生的病害,是茄子烂果的主要原因。
图1茄子绵疫病
图2茄子绵疫病病果
茄子绵疫病主要危害果实,也可危害幼嫩的茎、叶和花器。幼苗发病,呈现水渍状病斑,幼苗腐烂猝倒死亡。叶片受害,多从叶缘、叶尖开始发病,初期成水渍状不规则病斑,湿度大时病斑扩展呈不规则枯死斑,并生白色霉层。果实受害,多从近地面的果实开始发病,开始表现为果实脐部出现水渍状圆形病斑,后扩大呈深褐色并凹陷,表现为一定的软腐状。当田间湿度大时,发病部位会产生白色絮状霉层,并不持续扩展还会导致病果脱落(幼果受害呈半软腐状,并生白色霉层,后干缩成僵果挂于枝头)。
图3茄子绵疫病病叶
茄子绵疫病病原物为藻界卵菌门烟草疫霉,除为害茄子外,还可以为害番茄、马铃薯、黄瓜、辣椒等多种蔬菜。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另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过度密植、偏施氮肥、连作的地区发病重,长茄、含水量大的品种更易感病。
二、茄子褐纹病
图4茄子褐纹病叶片症状
图5茄子褐纹病
茄子褐纹病又称茄子干腐病,可以危害幼苗、叶片、茎秆和果实。果实受害,初期在果面上产生略凹陷的浅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后扩大呈深褐色不规则病斑,略显软腐状,病斑上出现同心轮纹并密生黑色小点。受害果常悬于枝头成为僵果或落地腐烂。叶片受害,多从下部开始发病,初期呈褐色水渍状近圆形小斑点,后扩大呈不规则形病斑,边缘深褐中央灰白至暗褐色。茎秆受害,以近地面部位受害最为严重,呈褐色梭形干腐状溃疡斑,并密布黑色小点,易受风折。幼苗受害,表现立枯症状并密生黑色小点。
图6鞋子褐纹病果实症状
褐纹病病原为子囊菌门间座壳属茄褐纹间座壳属真菌。该病可随种子进行远距离传播,种子带菌也是引起茄子幼苗猝倒和立枯的原因。夏季高温多雨的环境条件已导致该病的发生与流行,地势低洼、土质黏重、播种过密、植株郁闭、通风透光不良的田块发病较重。不同茄子品种的抗病性也有差距。
三、茄子黄萎病
茄子黄萎病又称半边疯、凋萎病,是为害茄子的重要病害之一。茄子苗期即可染病,田间发病多在座果后显症,一般自下向上发展。初期叶缘及叶脉间出现褪绿斑,病株初在晴天中午呈萎蔫状,早晚尚能恢复,随病情发展不再恢复。病叶由黄变褐向上卷曲,后凋萎下垂脱落,病株逐渐枯死呈光杆。病株果实小而少,质地坚硬而无光泽,剖视病茎,维管束变褐。(按压剖切部无菌液渗出,可与青枯病区别)有时植株半边发病,半边黄。黄萎病病对茄子生产为害极大,发病严重年份绝收或毁种。
图7茄子黄萎病病株
图8茄子黄萎病维管束受害
黄萎病病原物为无性菌类轮枝孢属大丽花轮枝孢,土壤带菌是此病的主要侵染源,从根部伤口或者幼根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发病。地势低洼、土质黏重、灌水不当、肥力不足、定植过早、栽苗过深、伤根严重均会加重发病。
茄子三大病害的综合防控:
一、选用抗病品种:
茄子绵疫病发生严重地区选用圆茄系品种。
褐纹病发生严重地区可选用长茄、白皮茄、绿皮茄等。
二、实行轮作,避免与番茄、辣椒等茄科、葫芦科蔬菜连作;
三、加强耕作栽培管理:
选择地势较高的地块,采用深沟高畦栽培。施足底肥,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合理密植、清除下部老叶、清除病叶,改善田间通透条件,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在株行间盖草或盖地膜不仅可以降低地温还可以防止孢子反溅传播。旧床土要进行土壤消毒处理,小水勤灌保障茄子的需水量,避免大水漫灌,同时灌水水温不可过低,注意雨后及时排水。
四、无病采种以及种子处理;
五、药剂防治;
茄子绵疫病:防治时期要早,重点保护植株下部茄果,可选用的药剂有百菌清、代森锰锌、乙磷铝、精甲霜锰锌、霜霉威、噁霜锰锌等;
茄子黄萎病:代森锰锌、五路硝基苯拌土穴施。发病初期喷洒硝基黄腐酸盐或用五氯硝基苯等药液灌根。
茄子褐纹病:幼苗期或者发病初期喷施代森锰锌或者克菌丹,定植后基部周围撒施草木灰减轻茎基部侵染。成株期、结果期可用的药剂有代森锰锌、百菌清、异菌脲、多菌灵、苯菌灵、阿米西达等。
六、嫁接防病:
选抗病砧木可有效防治茄子黄萎病。
供稿人:东北农业大学植保系韩文昊
————————————-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