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白粉病与白绢病区别 白粉病与白绢病区别是什么

2024-03-30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185 次
白粉病与白绢病区别 白粉病与白绢病区别是什么

白粉病和白绢病都是植物病害,它们的病征和病因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是它们也有一些明显的区别。

白粉病

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通常出现在叶子和茎上。病征包括白色粉末状物质的出现,这是由真菌孢子形成的。叶子和茎也会变得脆弱,容易折断。

白粉病的病因是由于高湿度和低温度环境引起的。这种病害通常在春季和秋季出现,因为这些季节的气候条件最适合真菌的生长。

白绢病

白绢病也是由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但是它的病征和病因与白粉病有所不同。白绢病通常出现在叶子的背面,形成白色的绢状物质。这种病害还会导致叶子变黄和萎缩。

白绢病的病因是由于高温和干旱引起的。这种病害通常在夏季出现,因为这个季节的气候条件最适合真菌的生长。

区别

虽然白粉病和白绢病都是由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但是它们的病征和病因有很大的不同。白粉病通常出现在春季和秋季,而白绢病则在夏季出现。白粉病形成白色粉末状物质,而白绢病则形成白色的绢状物质。另外,白粉病通常出现在叶子和茎上,而白绢病则通常出现在叶子的背面。

防治

要防治白粉病和白绢病,需要注意植物的生长环境。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是防治这些病害的关键。另外,定期喷洒杀菌剂也可以有效地防治这些病害。

白粉病和白绢病虽然有相似之处,但是它们的区别也很明显。了解这些病害的特点和病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些病害。

相关拓展:

问:白绢病和白粉病的区别




白绢病
症状:花卉上的白绢症状大同小异。感病植株基部发生黑褐色腐烂,随后在土表及植株基部可发现有白色羽状菌丝体。在潮湿情况下,菌丝体上即产生初为白色,后为橘***或红褐色的圆形油菜籽状的菌核,这时在多肉植物三角上易产生枯萎腐烂现象。
白粉病
症状:病菌除侵害叶片外,据国外资料介绍,尚可侵害茎、花梗和花芽。受害后在这些部位长满了一层白色粉状的霉层,是其分生孢子。植株感病后,受侵害部分畸形或矮化。

问:白绢病用什么药能治好,多菌灵能治白粉病吗

1.多菌灵可以治白绢病,它是一种广谱性的杀菌剂,不仅对于白绢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对炭疽病、白粉病、茎腐病等,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2.多菌灵可以很好的预防细菌滋生,还具有很好的消毒作用,当植株感染了白绢病之后,就可以使用多菌灵兑水防治,能够很好的预防病菌蔓延。

问:青稞白粉病用什么农药?

青稞白粉病可以采用百分之十五的三唑酮、百分之二十五的丙环唑乳油和百分之十二点五的烯唑醇等喷洒。
烯唑醇,又名速保利;为三唑类除菌剂,是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作用的广谱性除菌剂;在真菌的麦角甾醇生物合成中抑制14α-脱甲基化作用,对真菌细胞膜起作用,从而起到除菌作用。
烯唑醇特点及使用
作用特点:属三唑类除菌剂,在真菌的麦角甾醇生物合成中抑制14α-脱甲基化作用,引起麦角甾醇缺乏,导致真菌细胞膜不正常,最终真菌死掉,持效期长久。对人畜、有益昆虫、环境安全。是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作用的广谱性除菌剂;对于囊菌、担子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如锈病、黑粉病、黑星病等有特效。
另外,还对尾孢霉、球腔菌、核盘菌、菌核菌、丝核菌引起的病害有良效。
剂型
12.5%超微可湿性粉剂。
使用方法
防治花卉、草坪草锈病,白绢病等用12.5%可湿性粉剂3000至4000倍液;防治梨黑腥病3500至4000倍液。防治小麦白粉病、稻田纹枯病用量32至64克/亩。
注意事项
施药过程避免药剂沾染皮肤;药剂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施药后,对少数植物有抑制生长现象。
丙环唑,是一种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的内吸性三唑类除菌剂,可被根、茎、叶部吸收,并能很快地在植物株体内向上传导,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特别是对小麦全蚀病、白粉病、锈病、根腐病、水稻恶菌病、纹枯病、香蕉叶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有效地防治大多数高等真菌引起的病害,但对卵菌类病害无效。丙环唑残效期在1个月左右。
丙环唑具有除菌谱广泛、活性高、除菌速度快、持效期长、内吸传导性强等特点,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吨位的三唑类新兴广谱性除菌剂代表品种,是经济作物类专用除菌剂。
丙环唑属于低毒除菌剂。其制剂敌力脱25%乳油由有效成分、乳化剂和溶剂组成。乳化性能良好,能与多数常用农药相混。贮存稳定期为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