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石斑鱼和红石斑鱼有啥区别
本篇文章会给农友们解释一下“虹石斑鱼和红石斑鱼有啥区别”的内容进行仔细讲解,但愿对大家有少许帮助,犹豫什么呢,收藏一下吧!
区别在于外观,价格,味道都不同。
红色的石斑鱼不一定就是红石斑鱼。
石斑鱼是石斑鱼的一种,又叫颌斑石斑鱼,英文名dungatgrouper。
好文探索:都是石斑鱼有啥不一样?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在海鲜市场采购时,会被到各种“名目”的石斑鱼“绕晕”,消费者在餐馆点餐时也常常为那些复杂而又有着细微差别的名字感到困惑,例如:青斑鱼、红斑鱼、虎斑鱼、老鼠斑、东星斑、珍珠龙胆石斑鱼、龙趸等等。都是石斑鱼,到底有啥不一样今天我们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
石斑鱼,为鲈形目鮨科石斑鱼属、九棘鲈属、鳃棘鲈属等鱼类的总称。
其种数多,具相当复杂的生态层性,并且具有领域性及拟态行为,一般栖息在多岩礁洞穴和珊瑚地带,主要以鱼类、虾、蟹、端足类等为食。石斑鱼大部分为雌雄同体,具有性转换特征,首次性成熟时全系雌性,几年后再转换成雄性。
石斑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洁白,又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鱼。
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下常见的石斑鱼以及大致的**价格:。
红斑鱼,学名赤点石斑鱼,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区,包括中国南海、台湾、东海、韩国及**。
台湾北部、东部及南部产量甚丰。
红斑的胸鳍呈圆形,中央鳍条长于上下方之鳍条,且长于腹鳍,但短于后眼眶长。尾鳍圆形。
体灰褐色。头部、体侧和奇鳍上散布小型橙**、红色或橘色斑点。体侧另具6条不显之暗横带。背鳍基底具一黑斑,最大体形50厘米。
红斑鱼是名贵的经济鱼类,产量也比较大,在各地的价格都相当高。目前养殖的红斑鱼也比较多,野生合规格的赤点石斑鱼的售价可达800元/斤。
青斑鱼,即点带石斑鱼,其主要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地区,西至非洲东岸、红海,东至西太平洋,北至**南部,南至澳洲。台湾西部及南部海域最多。
青斑的胸鳍为圆形,中央之鳍条长于上下方之鳍条,且长于腹鳍。尾鳍圆形。头部及体背侧黄褐色,腹侧淡白。头部、体侧及奇鳍散布许多橘褐色或红褐色小点。体侧另具5条不显著、不规则、斜的及腹侧分叉的暗横带,第一条在背鳍硬棘前缘,最后一条在尾柄上。
最大可长到100厘米,150千克以上。
青斑鱼的体形较大,捕获产量较多,养殖产量也不少,价格较为便宜,一般为80元/斤。
消费者在餐馆中最常见到的就是青斑鱼了。
老虎斑,是指棕点石斑鱼,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地区。
西起非洲东岸,东至萨摩亚及费尼克斯群岛,北自**南部,南迄澳洲等。胸鳍圆形,中央之鳍条长于上下方之鳍条,且长于腹鳍,但短于后眼眶长。尾鳍圆形。
体呈淡黄褐色。头部及体侧散布许多大型不规则之褐色斑。尾柄具一黑色鞍状斑。头部、体侧及各鳍另散布许多小暗褐色斑点,最大可长到120厘米。
老虎斑是具有经济性的食用鱼种,也可用于水族馆展示,得益于其霸气的名字,价格往往也不菲,可达到300~400元/斤。
老鼠斑,又叫驼背鲈、尖嘴鲙仔、观音鲙,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区,包括**、台湾、中国南海、菲律宾、印尼、澳洲、关岛等地区。体呈淡色至绿褐色,头部、体侧及各鳍上具许多隔开的大小不一的圆形黑斑。体侧的一些斑点和奇鳍基部被一个较大的暗斑覆盖。
幼鱼上的黑色斑点比成鱼少,其大小与眼睛相同甚至更大,最大体长可达71厘米。
老鼠斑是名贵的经济鱼类,需求量大,在市场上却很少见。
虽然也有养殖,但价格还是居高不下,野生合规格的老鼠斑可达1000元/斤。
龙趸,其实指的是鞍带石斑鱼。
这种鱼主要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地区,西起非洲东岸、红海,北至**南部,南至澳洲西北部。
龙趸的胸鳍呈圆形,中央之鳍条长于上下方之鳍条,且长于腹鳍,但短于后眼眶长。尾鳍圆形。
稚鱼体呈**,具三块不规则之黑色斑,随着成长,黑色斑内散布不规则的白或**斑点,以及各鳍具黑色斑点。大型成鱼体呈暗褐色,各鳍色更暗些。龙趸是石斑鱼中的巨无霸,最大可长到270厘米,400千克。
龙趸最多的用途,其实是常用于水族馆的展示,由于它们的体型巨大,网上也经常有新闻报道其夸张的价格,其实更多的目的是为博人眼球。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