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氯吡脲原药,氯吡脲原药怎么用
氯吡脲原药使用方法?
氯吡脲的使用方法
①猕猴桃
猕猴桃谢花后20-25天左右,用0.1%药液5-20毫升加水1kg(即浓度为5-20mg/L),浸渍幼果1次,可以增加单果重,增加产量。
②葡萄
在葡萄谢花后10-15天,用0.1%氯吡脲可溶性液剂10-20毫升,兑水1千克,然后浸幼果果穗一次,可以促使葡萄果实膨大,增产达80%以上,而且对果实的品质没有不良影响。
③甜瓜
用0.1%氯吡脲可溶性液剂10-20毫升,兑水1千克,然后浸瓜蕾或者蘸瓜胎,可以调节甜瓜生长,促进坐果,增产达50%以上。
氯吡脲原药的配置方法?
氯吡脲又名KT-30是目前人工合成的活性的细胞分裂素,KT-30活性是6-BA的几十倍。KT-30具有加速细胞有丝分裂,促进细胞增大和分化,诱导芽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等。那么氯吡脲如何制备?
制备方法:
制备方法一:
2-氯-4-氨基吡啶的制备:以2-氯吡啶为原料,在醋酸介质中,用过氧化氢作氧化剂,氧化成2-氯吡啶-N-氧化物,以混酸硝化得2-氯-4-硝基吡啶-N-氧化物,再用常规的方法还原得2-氯-4-氨基吡啶。也可用异烟酸为原料,用过氧化氢氧化生成异烟酸N-氧化物,经胺化制得异烟酰胺N-氧化物,再氯化生成2-氯-异烟酰胺,经霍夫曼降解反应生成2-氯-4-氨基吡啶。
氯吡脲原粉如何稀释?
1、使用氯吡脲(KT-30)先用少量酒精溶解后,用水稀释质使用倍数。如有条件可加入0.5%左右的渗透剂。
2、氯吡脲(KT-30)0.1%制剂稀释50-80倍液,于盛花期后或幼果期浸、沾幼花、幼果、瓜胎,可以使果实迅速膨大,如瓜类等,一般可是果实膨大40-100%,但要注意均匀施药。
3、氯吡脲(KT-30)叶面喷施,可对整株进行喷施,在膨果的同时可以增加植株的抗逆性,增加花芽。
氯吡脲在甜瓜上的使用?
甜瓜使用:利用“氯吡脲”处理可在雌花开放当天或开花前1~2天进行,坐果率可达到95%以上;增产可达30~50%。
如果是棚外栽培的甜瓜,喷“氯吡脲”后,若在6小时之内遇上大雨冲洗,应补喷。
“氯吡脲”的使用浓度与环境温度有关,以0.1%“氯吡脲”50ml为例:温度15~20℃,对水2~2.3公斤;温度21~24℃,对水2.3~2.8公斤;温度25~30℃,对水2.8~3公斤。
氯吡脲在丝瓜上的使用方法?
使用“氯吡脲”浓度过高,起了坏作用
1、甜瓜使用:利用“氯吡脲”处理可在雌花开放当天或开花前1~2天进行,坐果率可达到95%以上;增产可达30~50%。
如果是棚外栽培的甜瓜,喷“氯吡脲”后,若在6小时之内遇上大雨冲洗,应补喷。
“氯吡脲”的使用浓度与环境温度有关,以0.1%“氯吡脲”50ml为例:温度15~20℃,对水2~2.3公斤;温度21~24℃,对水2.3~2.8公斤;温度25~30℃,对水2.8~3公斤。
根据当时的温度,将“氯吡脲”用水稀释所需浓度,充分摇匀,使其呈均匀的白色悬浮液,然后釆用小型喷壶对着瓜胎逐个均匀喷雾。
2、南瓜使用:在雌花开放当天或开花前1~2天,用0.1%“氯吡脲”可溶液剂50~100倍的药液(根据气温调节浓度),均匀浸瓜胎或用小喷壶喷瓜胎,可防止幼瓜化瓜,促进幼瓜膨大,提高产量和品质,增产可达30%以上。
3、丝瓜使用:在丝瓜遭遇低温连阴雨天气,光照不足、开花受精不良等恶劣环境条件下,可在开花当天或前一天,用0.1%“氯吡脲”可溶液剂50~100倍的药液(根据气温调节浓度),均匀涂抹瓜柄或用小喷壶喷瓜胎,可防止丝瓜化瓜,提高丝瓜坐瓜率,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增产可达30~50%。
4、瓠瓜使用:在雌花开放当天或前一天,用0.1%“氯吡脲”可溶液剂50~100倍的药液(根据气温调节浓度),均匀涂果柄或用小喷壶喷瓜胎,可提高瓠瓜坐瓜率,促进幼瓜快速膨大,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增产可达30~50%。
5、冬瓜使用:在雌花开放当天或开花前1~2天,用0.1%“氯吡脲”可溶液剂50~100倍的药液(根据气温调节浓度),均匀浸瓜胎或用小喷壶喷瓜胎,可防止幼瓜化瓜,促进幼瓜膨大,提高产量和品质。增产可达30%以上。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