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小麦条纹叶枯病症状纹枯病(小麦纹枯病和叶枯病区别)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560 次
小麦条纹叶枯病症状纹枯病(小麦纹枯病和叶枯病区别)

受越夏菌源广、播种偏早和气候条件有利等因素影响,今年小麦条锈病在甘肃、宁夏、陕西等西北秋季菌源地,以及湖北西北部、河南南部和陕西关中等冬季繁殖区发生早、范围广、发病重,总体病情重于偏重流行的2024年冬前病情。冬繁区冬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气候条件对病菌繁殖和病情扩展十分有利,遇春季有利气候条件将严重威胁东部主产区小麦安全生产。

秋季菌源地病情

甘肃、宁夏、陕西等西北地区是我国小麦条锈病冬繁区的重要菌源地,对全国病害流行程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3省(区)秋苗发病面积为310.3万亩,比上年和2024年同期分别增加3倍和63.2%,是近5年来第二重发年份,呈现发病时间早、分布范围广、病情程度重的特点。

一是发病时间早。宁夏、甘肃、陕西病害始见时间分别为10月14日、10月20日和11月4日,较正常年份提前约1周。

二是分布范围广。甘肃天水、陇南、平凉、定西、庆阳、临夏、白银、甘南8市(州)30县普遍见病,全省发生面积为230.9万亩,同比增加2.1倍;宁夏固原、中卫2市6县见病,发生面积41.4万亩,同比增加39.4万亩;陕西宝鸡、咸阳2市16县见病,发生面积38万亩,同比增加37.5万亩。三是病情程度重。甘肃大部地区病田率、病点率、病叶率均较高,发生较重区域多以发病中心和发病带为主,严重田块全田普发,发生程度明显重于前2年同期,是近年来发生较重的一年。宁夏平均病田率、病点率、病叶率分别为52.1%、29.2%、3.1%,严重度为10%-60%,明显重于常年。陕西有点片发生地块,长武县最大发病中心达4m2,是2024年以来发生最重的年份。

冬繁区病情

湖北北部、河南南部、陕西关中和四川等地冬季病情对翌年春季流行起决定性作用。今年河南、湖北等地见病早、病点多、病情重。

河南省淅川县11月15日始见,是历年最早的一年,比2024年早31天,田间多为单片病叶,严重度一般在5%-10%;西峡县11月21日查见3株7片病叶,严重度为5%-20%。湖北省郧西县12月5日见病,比2024年提早17天,是历史上第2个早发年份,比最早见病的2024年晚4天。目前已有十堰、襄阳、荆门、宜昌4市8县见病,多地查见发病中心,平均严重度为30%,其中郧西县查见36株病株40片病叶的发病中心,严重度为5%-20%,是历年同期发生区域最广、病情最重的一年。

四川省梓潼县11月22日始见,比2024年晚3天,田间多为零星发病。

病情展望

据国家气象部门预测,目前至12月底,中东部大部麦区气温较常年同期略偏高,江淮、江汉、黄淮西部降水偏多;2024年冬季,江汉平原、西北及黄淮大部等麦区降水偏多,气温正常到偏高,有利于小麦条锈病越冬和繁殖。冬繁区各地应加强监测,全面掌握发生动态,及时发布中短期预报,指导科学防控,压低菌源基数,减轻早春东部和北部主产麦区防治压力,保障小麦生产安全。

如何防治小麦条锈病?

防治小麦条锈病的基本措施是因地制宜地种植抗病品种。小麦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能减轻小麦的发病程度。通常拌种后播种的小麦田发病程度较轻,如用立克秀或粉锈宁拌种后,小麦很少发生该病。对当前小麦发生该病的田块,可采用大田喷雾的方法防治。对早期出现的发病中心要及时集中进行防治,控制其蔓延。大田内病叶率达0.5%时立即进行防治,每亩可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30-35克,或20%粉锈宁乳油45~60毫升,或亩用15%稀唑·三唑酮乳油40毫升、45%丙环唑水乳剂20毫升或60%多酮可湿性粉剂90克进行喷雾防治,并及时查漏补喷。重病田块要进行二次防治。

春季叶面喷雾。小麦拔节或孕穗期病叶普遍率达2%-4%,严重度达1%时开始喷洒20%三唑酮乳油或12.5%特谱唑(烯唑醇、速保利)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25%敌力脱(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做到普治与挑治相结合。小麦锈病、叶枯病、纹枯病混发时,于发病初期,亩用12.5%特谱唑可湿性粉剂20-35g,对水50-80L喷施效果优异,既防治锈病,又可兼治叶枯病和纹枯病。

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搞好氮磷钾合理搭配,增强小麦抗病力。速效氮不宜过多、过迟,防止小麦贪青晚熟,加重受害。合理灌溉,土壤湿度大或雨后注意开沟排水,后期发病重的需适当灌水,减少产量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