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锈病流行的条件
小麦锈病是小麦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小麦锈病的流行与多种因素有关,只有了解这些因素,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小麦锈病的发生。本文将从气候、土壤、病原体等方面探讨小麦锈病流行的条件。
气候条件
小麦锈病的发生与气候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温度和湿度是小麦锈病流行的主要气候条件。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湿度越高,小麦锈病的发生越容易。一般来说,小麦锈病的适宜温度为15-25℃,适宜湿度为85%-95%。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小麦锈病的病菌容易生长繁殖,从而导致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土壤条件
小麦锈病的流行与土壤条件也有一定关系。土壤中的养分和微生物对小麦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土壤中的病原体也会对小麦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一般来说,土壤中的养分越丰富,小麦的生长越好,抵御病原体的能力也越强。如果土壤中的病原体含量过高,也会导致小麦锈病的发生和传播。
病原体条件
小麦锈病的病原体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条锈菌、赤霉菌和黑粉菌。这些病原体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容易在小麦上生长繁殖,从而导致小麦锈病的发生和传播。不同的小麦品种对不同的病原体有不同的抗性,如果选择了抗病性较差的小麦品种种植,也容易导致小麦锈病的流行。
如何预防和控制小麦锈病?
为了预防和控制小麦锈病的发生和传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选用抗病性较好的小麦品种进行种植;
2.加强土壤管理,保持土壤肥力和微生物平衡;
3.注意灌溉和排水,避免土壤过湿;
4.及早发现小麦锈病的症状,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菌剂等。
相关问题:
1.小麦锈病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有多大?
小麦锈病是小麦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根据统计数据,小麦锈病每年会造成数百亿的经济损失。
2.小麦锈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小麦锈病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选用抗病性较好的小麦品种进行种植、加强土壤管理、注意灌溉和排水、及早发现小麦锈病的症状,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菌剂等。
3.小麦锈病的病原体有哪些?
小麦锈病的病原体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条锈菌、赤霉菌和黑粉菌。
4.小麦锈病的流行与什么因素有关?
小麦锈病的流行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气候、土壤、病原体等因素。
5.小麦锈病的适宜温度和湿度是多少?
小麦锈病的适宜温度为15-25℃,适宜湿度为85%-95%。
相关拓展:
问:小麦条锈病发病条件,小麦条锈病防治措施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范围广。随着近日随着气温回升,小麦也进入了快速生长阶段,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条锈病是需要多注意的。
那么,小麦条锈病发病条件是什么呢?小麦条锈病防治措施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培拆清。
小麦条锈病发病条件1、条锈病喜凉怕热,在我国,有一些地区非常适宜条锈病病菌的越冬,所以往年经常发生条锈病的地区,土壤中存有一定数量的病原菌,来年容易引起条锈病的发生。
2、选种的品种,属于不抗条锈病的小麦品种。
3、3到5月份,下雨比较多,适宜锈菌孢子的生长和蔓延。
小麦锈病中,除了条锈病,还有叶锈病和杆病。
小麦条锈病防治措施1、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品种,做到抗源布局合理及品种定期轮换。
适期播种,适当晚播,不要过早,可减轻秋苗期条锈病发生。
2、小麦施足堆肥或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搞好氮磷钾合理搭配,增强小麦抗病力。
合理灌溉,雨后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后期,发病重的需适当灌水,减少产量损失。
3、小麦种子播种先用种子重量0.2%的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12.5%烯唑醇乳油拌种,或用种子重量0.1%~0.15%的2%烯唑醇湿拌种御巧剂拌种。
4、在小麦条锈病发病初期喷施药剂防治。
药剂可用: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12.5%烯唑醇乳油15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2000倍液、配前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问:小麦秆锈病菌侵染危害的适宜气温是多少
小麦秆锈病流培迹行需要较高的温度和湿度,夏孢子借气流进行远距离传播,从气孔侵入寄主,病菌侵入适温18-22℃。竿千锈病流行需要较高的温腊中仿度和湿度,尤其需要液态水,如降雨、结露或有雾。露时越长,侵入率越高,在叶面湿润时的温度,即露温适宜时适其侵入,需露时8—10小时,生产上遇有露温高、露时长时发病重。小麦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该菌小种变异不快,品种抗病性较稳定,近20年来没有大的流行。1.农业防治
(1)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这是防治小麦锈病的基本措施。
(2)小麦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
(3)搞好大区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切断菌源传播路线。
2.药剂防治
(1)对秋苗常年发病较重的地块,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100克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每50公斤种子用要60克拌种。务必干拌,充分搅拌均匀,严格控制药量,浓度稍大影响出苗。
(2)大田防治,在秋季和早春,田间发现病中心,及时进行喷药控制。如果病叶率达到5%,严重度在10%以下,每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或20%粉锈宁乳油每亩40毫升,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亩30克,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每亩用药15~30克,对水50~70公斤喷雾,或对水10~15公斤进行低容量喷雾。在病害流行年如果病叶率在25%以上,严重度超过10%,就要加大用药量,视病情严轮纤重程度,用以上药量的2-4倍浓度喷雾。
问:小麦锈病大区流行的三大条件
小麦条锈病发生危害主要受寄主,也就是小麦品种,还有病原菌,也就是真菌,还有气象条件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从寄主方面来看,有机小麦品种抗病性的强弱及其感病品种的种植面积,是影响小麦条锈病发生的基本条件。跟人类的感冒一样,感冒病毒来了,身体抵抗力强的人就不容易得病,体质弱的就容易感冒。其中的道理是类似的。从菌源方面来讲,条锈病的发生主要是靠病菌侵染小麦,然后导致病害发生。如果没有病菌或者数量不多,病害就发不起来。所以说菌源的有无和数量多少是影响条锈病流行与否和程度的重要条件。如果菌源基地的菌源数量比较大,那就会造成条锈病的大流行。气象条件主要是温度和湿度两个方面,条锈病喜凉怕热,发生要求温度比较低、湿度比较高的环境。一般来讲温度在9-13度最适合条锈病的发生,但是病菌也可以忍受一定程度的高温,25度甚至是29度都可以发生;最适合它发生的湿度是降大雾、毛毛雨、结露等,雨露条件好的地区就非常有利于条锈病的发生。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