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小麦锈病药剂有哪些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370 次
小麦锈病药剂有哪些

小麦锈病是小麦生产中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针对小麦锈病,目前市场上有多种药剂可以使用,但是不同的药剂适用于不同的小麦生长阶段和不同的病情程度。在选择药剂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一、小麦锈病药剂种类

1.三唑酮类药剂:主要作用于小麦锈病菌的细胞膜,阻止其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例如,嘧菌酯、蒲公英酮等药剂。

2.二唑酮类药剂:主要作用于小麦锈病菌的DNA合成,从而阻止其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例如,环丙沙星、噻唑酮等药剂。

3.三氟氯丙烯酸类药剂:主要作用于小麦锈病菌的细胞膜和细胞壁,破坏其正常结构和功能,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例如,三氟氯丙烯酸、三氟氯丙烯酸锰锌等药剂。

4.苯甲酰肼类药剂:主要作用于小麦锈病菌的蛋白质合成,阻止其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例如,苯甲酰肼、苯甲酰肼锰锌等药剂。

二、小麦锈病药剂选择

在选择小麦锈病药剂时,需要根据小麦生长阶段和病情程度进行选择。

1.小麦生长阶段:不同的药剂适用于不同的小麦生长阶段。例如,三唑酮类药剂适用于小麦拔节至抽穗期,二唑酮类药剂适用于小麦拔节前期,三氟氯丙烯酸类药剂适用于小麦拔节后期,苯甲酰肼类药剂适用于小麦抽穗期。

2.病情程度:不同的药剂适用于不同的病情程度。例如,轻度感染的小麦可以选择低毒性的药剂,重度感染的小麦需要选择高效杀菌的药剂。

三、小麦锈病药剂使用注意事项

1.药剂浓度:药剂浓度过高会对小麦造成伤害,药剂浓度过低则无法达到杀菌效果。在使用药剂时,需要掌握适当的浓度。

2.药剂施用时间:不同的药剂施用时间不同,需要根据药剂的说明书进行施用。

3.药剂施用方法:药剂的施用方法也会影响药剂的效果。例如,喷洒药剂时需要注意药剂的覆盖面积和喷洒的角度。

四、常见问题解答


1.小麦锈病药剂可以混用吗?

不建议混用药剂,因为不同的药剂会产生化学反应,影响杀菌效果。如果需要更换药剂,需要在等待一定时间后再进行施用。

2.轻度感染的小麦可以不用药剂吗?

建议使用药剂进行治疗,因为轻度感染的小麦也会对产量和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轻度感染的小麦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转化为重度感染。

3.小麦锈病药剂可以替代生物防治吗?

不可以完全替代,生物防治可以有效地控制小麦锈病的传播,减少药剂的使用量。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还需要使用药剂进行治疗。

4.小麦锈病药剂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吗?

药剂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在使用药剂时需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同时,药剂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需要注意环境保护。

5.小麦锈病药剂可以长期使用吗?

不建议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剂,因为小麦锈病菌容易产生抗药性。建议在使用同一种药剂时,适当地更换其他药剂。

相关拓展:

问:小麦锈病用什么药效果最好

三唑酮类、丙环唑类、腈菌小麦锈病唑类、烯唑醇类、戊唑醇类农药是目前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最佳药剂。

如果小麦在扬花期出现锈病,也不能不管,不得不打药时,尽量在下午进行打药,避开小麦的授粉期,也要避开中午的高温时间,药剂尽量选择复配药剂,这样安全性和效果都会更好一些。

小麦锈病一定要综合防治,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播种,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小麦锈病没察空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防控策略从依赖化学防治向综合防治和绿色防控转变,防控方式由传统的分散防治向专业化统防统治转变。

农业防治

1、播种地块选择及整地:选择地势平坦、坡小、冬季积雪稳定、麦苗能安全越冬的地块,土壤肥力中上等,灌、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前作为水稻、油菜、豆类、绿肥等。

根据测土配方,在翻地前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千克,均匀撒到地里,立即耕翻,耕翻深度达到25厘米以上;适墒期内用轻型耕机或用畜力耙细保墒、整平地块,整地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做到土壤细碎,无漏耙现象,为播种创造良好的条件。

2、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没拆具有抗性的小麦良种,如云麦2号、3号、39号、55号枯瞎、56号;临麦6号、15号、16号;宜麦1号、2号等系列品种。推广小麦良种的同时,建立小麦种子田,防止抗病品种混杂和丧失抗性,并做好品种合理布局,防止品种单一化。

3、适期晚播:播种越早,病菌侵染的机会越多,越冬菌源量越大,发病就越早、越重。在适播期内,在保墒的前提下,要适当晚播。

4、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促进小麦植株生长健壮,抗病高产,避免偏施氮肥和过晚施肥,造成贪青晚熟。

5、消灭田间菌源:在冬小麦越冬返青时,随时检查病情,发现病叶和发病中心,彻底铲除,防止传播蔓延。

小麦自生苗是小麦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三种锈病的主要越夏寄主,结合田间管理铲除自生麦苗和麦收后及时深翻消灭麦田中自生麦苗,以减少小麦锈病大量的越夏菌源,降低秋苗发病率,减轻小麦锈病为害。

问:小麦锈病用什么药

小麦锈病是小麦上常见的一种真菌病害,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治疗小麦锈病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化学农药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手段。常见的小麦锈病药剂有苯甲酸类、三唑酮类、吡唑酮类等,可以通过喷雾、灌根等方式施用。不同药剂的使用方法、浓度和喷雾次数等会有所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册颂合适的模姿段药剂并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农药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有一定的危害,过度使用旦誉也会导致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因此在使用农药时应注意控制用量和频率,并选择对人畜安全、环境友好的产品,同时也要注意药剂的贮存和处置。

问:小麦锈病用什么药防治最好

防治小麦锈病可以使用三唑酮、烯唑醇、丙环唑。

1、三唑酮

在为小麦防治锈病的时候,目前使用最多的药剂就是三唑酮。在小麦锈病的发病初期合理的喷施三唑酮,并均匀的喷洒效果会更好。

2、烯唑醇

烯唑醇也可以防止小麦锈病,我们可以在它的发病初期为它喷施12.5%的烯唑醇2000倍液。在种植过程中应该合理地为它喷施,注意不要漏施,如果防治效果不好的话,应该及时为它喷施第二次。

3、丙环唑

丙环唑是一种保护和治疗兼具的杀菌剂,可以被根,茎,叶等部分吸收。对于预防小麦锈病也有很好的效果。

小麦锈病农业防治方法

1、播种地块选择及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坡小、冬季积雪稳定、麦苗能安全越冬的地块,土壤肥力中上等,灌、排水良好,土层樱斗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前作为水稻、油菜、豆类、绿肥等。根据测土配方,在翻地前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千克,均匀撒到地里,立即耕翻,耕翻深度达到25厘米以上脊正磨。

适墒期内用轻型耕机或用畜力耙细保墒、整平地块,整地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做到土壤细碎,无漏耙现象,为播种创造良好的条件。

2、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具有抗性的小麦良种,如云麦2号、3号、39号、55号、56号;临麦6号、15号、16号;宜麦1号、2号等系列品种。推广小麦良种的同时,建立小麦种子田,防止抗病品种混杂和丧失抗性,并做好品种合理布局,防止品种单一化。

3、适期晚播

播种越早,病菌侵染的机会越多,越冬菌源量越大,发病就越早、越重。在适播期清姿内,在保墒的前提下,要适当晚播。

问:小麦锈病有哪些?

小麦锈病俗称黄疸,包括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彩版一,1~3)。

症状

3种锈病在发病初期都在植株上形成褪绿黄斑,以后长出粉堆,即夏孢子堆,手摸可沾上粉末,后期又形成黑色的冬孢子堆。条锈病夏孢子堆为小型鲜***,窄小至椭圆形粉堆,成株期排列成行,与叶脉平行,幼苗期不成行,表皮开裂不明显,主要发生在叶上,也为害叶鞘、茎秆和穗部。叶锈病夏孢子堆为小型橙***,圆形至长圆形粉堆,不规则散生,孢子堆四周表皮开裂,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鞘、茎秆上很少。秆锈病夏孢子堆为较大,长椭圆形、深褐色粉堆,不规则散生于茎秆和叶鞘上,常数个孢堆愈合成大斑,孢子堆周围可见破裂翻卷的表皮。秆锈孢子堆穿透叶背能力强,同一个孢子堆,叶背的粉堆较叶面出现的粉堆大。叶锈孢子堆则多不穿透叶背。

病原

3种锈病的病原菌都同属于担子菌,均为专性寄生性真菌。条锈菌为PucciniastriiformisWest,叶锈菌为***.recondita***.exdesm.***.tritici,秆锈菌为***.graminia***.tritici***.ethenn.。3种锈菌夏孢子都是单细胞,表面有细刺。条锈菌球形鲜***,叶锈菌近球形橙***,秆锈菌长椭圆形,暗橙***。3种锈菌冬孢子都是双细胞,棍棒状或近纺锤形。冬孢子堆顶部条锈菌扁平或圆形,褐色;叶锈菌扁平并略向下斜,暗褐色;秆锈菌略呈尖圆形。

发病特点

3种锈菌主要以夏孢子在小麦上越冬、越夏,完成周年侵染循环。夏孢子能随气流在高空作远距离传播。条锈菌在小麦生长后期随气流吹到高寒地区的晚熟春麦和冬麦自生麦苗上越夏,秋季再随气流传到平原冬麦区,发病后以潜伏菌丝越冬或在冬季气温较高地区以不间断侵染繁殖方式越冬,早春再长出孢子进行再侵染。叶锈菌适温范围广,可在平原麦区自生麦苗上越夏,秋季小麦播种出苗后再侵入并越冬,春季再为害。秆锈菌越夏场所与条锈菌相同。但越冬地区仅限于福建、广东等南方麦区,冬后随气流向北部麦区传播。

3种锈菌的适温范围很不一样。条锈菌为9~16℃,叶锈为15~22℃,秆锈18~25℃,所以条锈发病最早,秆锈发病最迟。锈菌侵染必须植株上有水珠或有水膜时,3~5月份温暖多雨、多雾和结露天气有利于锈病发生流行。地势低洼、土壤排水不良、氮肥施用过多、植株生长茂密,贪青晚熟麦田,均有利病菌侵入为害。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育抗病丰产良种,同时注意品种搭配和轮换种植,避免长期单一种植某一品种;麦收后及时耕翻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适期推迟播种,减少秋苗发病程度,降低越冬基数;避免群体过大,特别要防止偏多偏晚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料,发病后及时灌水。

(2)药剂防治。药剂拌种可选用种子重量的0.2%的15%粉锈宁(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20%乳油拌种,或种子重量的0.2%的15%羟锈宁可湿性粉剂拌种。当大田锈病病叶率达5%时,需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20%粉锈宁乳油每6677平方米30毫升或15%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10千克进行低容量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