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米拱棚姜种植技术
本篇知识会给农资人分析一下“6米拱棚姜种植技术”的内容进行具体详细,期望对网友们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由于生姜根系不发达,土壤分布浅,吸收肥水能力差,不耐旱涝,应选择地面平整,土层深,应大于60cm,有机质丰富,水肥、灌溉、土壤微酸性地块棚,4月下旬至5月上旬,可用发芽姜种植,姜直接进入土壤,覆盖一层薄土。
好文探索:大棚生姜高产栽培技术
姜原产于我国热带和东印度,性喜温暖、阴湿、凉爽,忌高温烈日,生长前期怕晒,中期怕渍,后期怕冻,新疆霍城地区未有种植历史。将新疆霍城农四师六十二团六连作为新品种引进大棚生姜,经小面积试种,产量达3.5吨/亩。2023~2023年进行扩种,平均单产达4.3吨/亩。
温室姜的试种成功,填补了霍城地区无生姜种植的空白。本文结合多年大棚生姜种植经验,总结出其高产栽培技术。
①选种,晒种。在播种期25~30天,选择块茎肥大、皮色明亮、肉质鲜嫩、顶芽饱满完整、无病虫害、无损伤的健康姜块作为姜种。
为了减少姜块水分,防止催芽过程中出现大量的水分发霉,催芽前1~2天要晒种,中午用木锹翻1~2次,中午用木锹翻1~2次,使其晾晒均匀。晒种后,用1∶1∶150波尔多液浸种20分钟,将姜片捞出晾晒。
②催芽处理。催芽是大棚姜高产的重要技术环节之一。
催芽的室内温度为22~25℃,当地需采用生火加热,催芽时间20~25天。其具体方法是:首先在室内的一个角落里搭1个高度50厘米左右的育苗床,根据需要来定,苗床上平铺塑料布,塑料布四边留出2~3米宽,然后在塑料布上平放10厘米左右厚的麦草,然后把选择好的姜种平铺在上面,再铺上塑料薄膜,塑料布四边留出2~3米宽,再放10厘米左右厚的麦草麦草,再铺上一层棉布,再铺上一层棉布,再铺一层棉布。
③培育壮苗。当姜种长出1厘米左右长的芽时,选芽定植,把细弱的芽苗和黑点去掉病芽,保留露白的肥壮芽,每块保留1~2个芽,种姜大小以50~100克为宜。
④选择土地,整地。姜是浅根作物,应选择土壤疏松、耕作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不宜连作。
地源要求选择靠近水源、高湿度、向阳、排水良好的地块。入冬前深翻土地,撒施优质鸡粪1000~1500千克。
春耕前要及时整地待机车入地,整地要平整、整齐,一般要求3月中旬完成。
当地大棚生姜以沟植为主,沟宽60厘米,沟宽12厘米,沟深25厘米。
姜沟挖好后,在沟内施足肥,每亩施三元复合肥50千克、腐熟油渣100千克,浅翻使土肥混匀,用小铲根据姜块大小在种植沟内挖沟,用小铲根据姜块大小在种植沟内,放入姜粒,并用小铲子将姜块打成块状,然后将其放入种植沟中,用小铲根据其大小在种植沟内进行深埋,然后将腐熟油渣和腐熟油渣混合,用小铲根据其大小在种植沟内进行深挖,用小铲根据其大小在种植沟内进行深埋处理,然后浅翻使其与行距为18~20厘米,行距60厘米,亩留苗5500~6000株。下种后立即浇水,需少量水分漫灌,浇透即可。
姜定植后不出苗前,用施田补等姜蒜专用除草剂喷施。
当地采用拱棚种植模式,即在栽植后新建拱棚,收割前拆除拱棚,这种方式投资少,便于生产操作,也有利于倒茬。
新建温室大棚还可以连续种植,但这种模式不利于倒茬轮作。种植前准备好钢架、铁丝、胶片,一般1亩大棚,每个棚需准备82根直径32毫米的钢管,0.002毫米厚的无滴棚膜70千克,12号铁丝1号。
要做到适期早播,栽后立即组织人员按栽植地宽、长大棚,确保姜苗正常生长。
姜害怕烈日直射,所以遮阳很重要。播种期结束后立即搭建塑料拱棚,育苗前不揭膜,起到保温作用。
出苗后,白天在棚内温度超过30℃时掀开膜边通风降温,吹膜量以遮光60%~70%为宜,使姜苗处于花阴状态,降低棚温和光照强度。晚上盖好棚膜,保持棚温18~20℃。
②浇水。通常要5~7天浇一次水,封垄期10~15天浇一次水,在收获前半个月停止浇水。
因为姜既怕旱又怕涝,所以生产中常采用沟灌。苗期要及时排水,中后期干旱时灌水,使土壤湿度保持在80%左右。
③中耕栽培。在生长期与培土联合进行中耕2~3次,中耕前宜深一些,到中后期植株较大,且地下部已开始膨大,应实行浅中耕。
并结合3次追肥培土,将原来种植沟逐步改为垄行,使土壤滤水透气,这样有利于姜块生长,提高了生姜的产量和品质。
温室大棚生姜生长过程需肥量大,除增施基肥外,还应根据不同生长期的需肥特点,合理追肥。通常情况下,在整个生育期进行3次追肥,第一次是幼苗期,当姜苗有1~2个分枝,苗高30厘米左右,亩用磷酸二铵20千克,硫酸钾10公斤。第二次是在立秋节前,此期植株生长加快,对肥水需求增加,是生姜生长的转折时期,也叫“催苗肥”,亩用磷酸二铵20千克、硫酸钾10公斤。第二次是在立秋节前,此期植株生长加快,对肥水需求增加,是生姜生长的转折时期,称为“大追肥”或“催苗肥”。
①姜腐病(又称姜瘟病)。农业防治常采用姜种消毒、高畦栽培、增施钾肥、每次追肥不宜过量等措施。
一旦发现病株,应立即铲除根茎带土,深埋地下,将穴土翻晒,在病穴内撒上石灰消毒。在发病早期可以用70%代森锰锌1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进行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药3~4次。
②地虎。用2.5%溴氰菊酯3000倍液或50%辛硫磷800倍液喷雾防治,还可以用2.5%敌百虫粉1~2千克加细沙50千克,并对其进行毒害。
精选问答:
1、麦茬姜的种植方法?
一、选择良种麦种要选一些高秆、抗倒伏且穗头整齐的小麦(如鲁麦21号或鲁麦23号等),这样既有利于收割麦穗又能保持麦秆的适当高度,达到遮阴的效果。姜种要选姜块**头饱满发亮没有病虫害的姜块。
二、整地施肥夏季作物收获后及时耕翻,整细整平地面,保持无明暗坷垃。施肥量要比单一种植小麦用量增加,亩施土杂肥3000公斤左右,鸡粪1000公斤左右,豆饼100公斤左右,过磷酸钾50公斤。
三、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小麦(药剂拌种)要求在10月5日至10月20日播种,也可延迟到11月15日。麦要东西方向收沟种植,其行距为50厘米,沟深2~4厘米,亩播量为8公斤左右。小麦播种结束后,沟制成平面。5月中旬左右整理小麦地种植黄姜,开沟施肥,每亩施优质土杂肥500公斤左右,复合肥15公斤,硼砂和硫酸钾各1~2公斤,充分混合后平均施到沟中。开沟时,沟距南面麦垄10厘米,沟深为3~5厘米。宽度为15厘米。种植之前,姜种用800倍的多菌灵或适量的高锰酸钾浸泡10分钟左右,捞出晾白皮即可种植。按15~20厘米的株距排放姜种,姜芽在里面,姜块后根稍翘起,按实姜块,保持亩株数为6500株左右。覆土3~4厘米(千万不要盖土过厚或过簿),覆土后浇透水。小麦成熟后及时把麦穗头割掉留麦秆做影草,注意不要损坏姜棵。待立秋后除掉影草。
四、加强田间管理小麦收割前及时锄地,收获后按每亩4公斤的土壤消毒杀菌剂拌成毒土,均匀撒于姜苗两旁,然后培土,这样可以预防姜瘟的发玻对已发病的姜田,要拔除病株,消除病穴菌土。可用100倍液的地菌净对病株四周各5米的姜苗逐棵灌,每株用药水0.5公斤,同时,用地菌净250倍液对整块姜地进行叶面喷洒,在培土时再施复合肥和饼肥各40公斤。
为提高黄姜的产量,在寒露后,霜降前加扣塑料薄膜大拱棚,这个时期,昼夜温差较大,最适于生姜地下茎的膨大,但在立冬后,一定要收获完毕,每亩地增产300~500公斤
2、反季节生姜套袋种植技术?
1、生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生姜喜温不耐霜,幼芽在16-17℃即开始发芽,但发芽很慢,幼芽的生长以22-25℃最好,高于28℃姜芽生长虽快,但徒长瘦弱。姜的茎叶生长时期以保持25-28℃为宜,根茎生长盛期需要大量的有机养分,要求较低的夜温,一般白天22-25℃,夜间18左右℃。
姜的发芽需要黑暗,幼苗期要求中等的光照强度而不耐强光,在花荫状态下生长良好。
姜吸收水肥能力较弱,不耐干旱,苗期需水量不多,生长盛期需水量大大增加。
姜全生育期吸收钾最多、其次是氮,再次是磷。2、春季加温塑料大棚早姜栽培
采用常规栽培方式种植生姜,嫩姜一般在8月份陆续采收上市,采用地膜覆盖加小拱棚、大棚等设施栽培技术种姜,能使嫩姜提早收获,上市时间可提前到四月份。如采用升温大棚,嫩姜上市时间可提前到二月份。
(1)品种选择:选择无病的本地大白姜。
(2)种姜处理:
①、种姜定植期:11月中、下旬定植。
②、种姜处理:选用无病、无损伤的姜块,晒白口后用40%**100倍液浸6小时,密闭6小时后,用草木灰蘸姜口。凡肉质变色、有水渍状、表皮易脱落的姜块易感病,不能作种姜使用。
(3)土壤选择:生姜适合在土层深厚、土质松软、有机质丰富、通气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土壤PH值5-7的砂壤土为最适宜。姜的病害较严重,因此必须轮作。
(4)肥水管理:每667平方米(亩)施TBS肥80公斤或施石灰50公斤,有机肥5000公斤,草木灰200公斤,磷肥50公斤,锌肥5公斤。
(5)栽培定植:
①加温设施建造:搭建塑料大棚和热水循环系统(包括锅炉、水泵和水管)。地下用直径20毫米的塑料管在棚内按30厘米平行排列,深度20厘米,地上用相应大小的白铁水管与地下管道和水泵、锅炉连接。
②栽培定植:10月份施入肥料,深耕、使肥料与土壤混匀。11月中、下旬,按1.5米开厢,(可与埋设地下管道施工同时进行)管道上覆土1厘米,其上摆放姜种,芽斜向,施粪水,覆土15~20厘米,然后覆盖地膜,用泥土压紧地膜。为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应尽量加大栽植密度,每亩用种量为10~12吨。
(6)田间管理:栽播完毕后用热水循环增温,白天地温保持在25℃左右,夜间保持在18℃以上。在姜芽出土前厢面可喷除草剂一次抑制杂草。姜苗出土后地膜覆盖改为小拱棚。每15天喷施一次叶面肥。干旱时浇水灌溉。
(7)采收:姜的收获可分为收老姜、收嫩姜、收种姜。大棚加温生产生姜是收嫩姜,实际上是从姜芽长出到15-20厘米是开始采收作为商品菜**,陆续采收到“春节”前后。3月份收获完后还可再种植一茬生姜。
(8)病虫害防治:
姜的主要病害是姜腐烂病,俗称姜瘟病。防治措施:选无病种姜、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发现中心病株要及时铲出,病株窝内撒石灰消毒,以防病害蔓延。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