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
作物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是衡量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着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如何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是每个农业生产者和种植者都关心的问题。
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定义
种子发芽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数量的种子在一定时间内发芽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发芽率=(发芽种子数÷总种子数)×100%。
种子发芽势是指种子在一定条件下,发芽的速度和力度。发芽势越强,种子越容易破土而出,生长期越短,植株越健壮。
影响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因素
1.种子品种:不同品种的种子具有不同的发芽率和发芽势。
2.种子质量:种子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发芽率和发芽势,种子质量差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都会受到影响。
3.土壤条件:土壤温度、湿度、透气性、肥力等都会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
4.水分条件:种子在发芽前需要吸收足够的水分,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
5.光照条件:光照对种子的发芽和生长都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种类的种子对光照的要求也不同。
如何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
1.选择优质种子:选择质量好、品种纯、无病虫害的种子,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
2.制定科学的播种方案:按照作物的生长特点、土壤和气候条件,制定合理的播种方案,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
3.控制土壤水分:种子发芽前需要吸收足够的水分,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因此需要控制土壤水分。
4.控制土壤温度:不同作物对土壤温度的要求不同,控制好土壤温度有助于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
5.施用合适的肥料:合理施用肥料,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用户关心的问题
问题一:怎样才能判断种子的质量好坏?
答:可以通过观察种子的外观、大小、颜色、重量等特征来判断种子的质量好坏。同时,也可以通过种子的萌发率、萌发势、纯度、杂质含量等指标来评估种子的质量。
问题二:什么样的土壤适合种子发芽?
答:土壤温度、湿度、透气性、肥力等都会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一般来说,土壤温度在15℃-25℃之间、土壤湿度适中、透气性好、肥力适当的土壤适合种子发芽。
问题三:如何控制土壤水分?
答:可以通过浇水、覆盖物、排水等方式来控制土壤水分。浇水需要注意适量,不要过多或过少;覆盖物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排水可以避免土壤水分过多。
作物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相关名词解释
种子纯度:种子纯度是指种子中纯种种子的百分比。
杂质含量:杂质含量是指种子中杂质的百分比,包括杂草种子、其他作物种子、土壤颗粒等。
肥力:肥力是指土壤中营养物质的含量和作物对这些营养物质的利用能力。
萌发率:萌发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种子在一定时间内发芽的比例。
萌发势:萌发势是指种子在一定条件下,发芽的速度和力度。
农药:农药是指用于防治农业害虫、病害、杂草等的化学药剂。
化学肥料:化学肥料是指用于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的化学合成品。
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指来源于动植物、微生物等有机物质,经过微生物分解后形成的肥料。
生物肥料:生物肥料是指利用生物技术制备的肥料,如微生物菌肥、生物有机肥料等。
绿肥:绿肥是指用于改善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物,如燕麦、豌豆等。
有机栽培:有机栽培是指不使用化学肥料、农药等化学合成品的栽培方式。
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指以生态平衡为基础,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安全的农业生产方式。
精准农业:精准农业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农业生产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肥料、农药等化学合成品,同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质量要求的农产品。
有机食品:有机食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肥料、农药等化学合成品,同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质量要求的农产品。
绿色种业:绿色种业是指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以提高种子质量和生产效率为目标,开展的种子生产和种子质量检验工作。
有机种业:有机种业是指在种子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肥料、农药等化学合成品,同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质量要求的种子生产。
参考来源
1.《种子学》
2.《农业生产技术大全》
3.《现代农业技术指南》
4.《农业科技文献综述》
释义拓展:发芽势
发芽势是指在发芽过程中日发芽种子数达到最高峰时,发芽的种子数占供测样品种子数的百分率,一般以发芽试验规定期限的最初1/3期间内的种子发芽数占供验种子数的百分比为标准。
问答拓展:种子发芽势与种子发芽率慨念上的区别与相互关系?
一、区别
1、意义不一样
发芽势,在发芽率相同时,发芽势高的种子,说明种子生命力强,在场地的播种发芽率较高,播种后幼苗出土正常。所以,发芽势是计算播种量的因子之一。
发芽率,农作物种子,发芽率高、发芽势强,预示着出苗快而整齐,苗壮;若发芽率高、发芽势弱,预示着出苗不齐、弱苗多。
2、测定天数不一样
发芽率测定为7天,发芽势测定为3天。
二、相互关系:发芽势和发芽率是反映种子质量优劣的主要指标之一。
扩展资料:
影响发芽率的一些外部因素:
水分:水分是种子发芽的关键性因素,种子必须吸取足够的陵锋水分才能萌发,但是水分过多会增加种子霉烂和病菌感染的几率。工作中一般根据作物种类和种子大小首先选择发芽床,然后按照不同发芽床对水分的要求来添加适宜的水分。
温度: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种子发芽的温度控制有恒温和变温两种。无论采取哪种控温模式,发芽过程中温度过低都会使种子生理作用延缓,温度过高又会因其生理活动受到抑制而产生畸形苗。
氧气:氧气也是影响种子发芽的重要因子,一般来说,发芽床上水分多、氧罩山气少,则长芽;尺闷晌反之,水分少氧气多则宜于长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发芽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发芽势
问答拓展:怎样检测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
发芽率和发芽势表示种子能够正常发芽的数量、发芽的速度及发芽的整齐度。常规测定方法为:随机取样3~4份,每份种子50~100粒,按卜派照不同蔬菜种子所需的浸种时间浸过种子后,放入铺放了消毒滤纸的培养皿中,均匀分布后注入适量的清水,大粒种子最好覆盖滤纸或纱布,以保持种皮的湿润,放入恒温箱,每天检查发芽情况,适当补充水分并渣清且进行通风换气,记录发芽数量。需光种子,白天应放在光下,种子发霉时,可用清水冲洗干净。发芽率和发芽势的计算公式如下:如弊前
发芽势=规定天数内种子发芽的粒数+供试种子数×100%
发芽率=全部发芽的种子粒数+供试种子数×100%
发芽率和发芽势以3~4次重复的平均数表示,重复间差异显著性应<5%。发芽率和发芽势计算时间见表22。
表22发芽率和发芽势计算时间表
问答拓展:水稻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各为多少天
发芽势是指种子发芽初期在规定绝磨时间内能正常发芽的种子粒数占供检种子粒数的百分率,是判断田间出苗率的指标。水稻发芽势的测定一般是从种子发芽初期,即破胸以后开始,水稻的发芽势的测定一般为7天以内。发芽率是指种子发芽终止,在规定时间内的全部正常发芽种子粒并世斗数占供返团检种子粒数的百分率,用以判断田间出苗率。水稻发芽率的测定从所供检种子发芽终止时开始测,一般要2周左右。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