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吲哚乙酸溶液保存时间 吲哚乙酸溶液保存时间多长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1188 次
吲哚乙酸溶液保存时间 吲哚乙酸溶液保存时间多长

吲哚乙酸溶液保存时间

核心观点:吲哚乙酸溶液的保存时间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应该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储存,以保证其稳定性和有效性。

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acid,IAA)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生长素,广泛应用于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研究中。在实验中,吲哚乙酸溶液的制备和保存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吲哚乙酸的化学性质很不稳定,容易被氧化、分解和失活。所以,吲哚乙酸溶液的保存时间成为制约其应用的一个主要因素。

一、影响吲哚乙酸溶液保存时间的因素

1.pH值:吲哚乙酸在酸性环境中更加稳定,而在碱性环境中易分解。

2.温度:温度较高时,吲哚乙酸更容易分解,因此应该在低温下保存。

3.光照:吲哚乙酸易被光照破坏,因此应该在避光条件下保存。

4.溶液浓度:浓度越高,吲哚乙酸的稳定性越高。

5.溶剂种类:不同的溶剂对吲哚乙酸的影响不同,一般来说,酒精和水的混合溶液较为稳定。

二、吲哚乙酸溶液的保存方法

为了保证吲哚乙酸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我们应该采取以下保存方法:

1.将吲哚乙酸溶液储存在干燥、避光、低温(2-8℃)的环境中。

2.使用pH值在5.5-6.5之间的缓冲液来稀释吲哚乙酸溶液。

3.在使用前要检查吲哚乙酸溶液的颜色和气味,如果出现变化则应该重新制备。

三、吲哚乙酸溶液保存时间的参考值

吲哚乙酸溶液的保存时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保存时间。一般来说,如果按照上述保存方法储存,吲哚乙酸溶液可以保存3-6个月。

四、相关问题拓展


问题一:吲哚乙酸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是什么?

吲哚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生长素,它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调节植物器官的形态和大小,影响植物的开花和果实的发育等。在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研究中,吲哚乙酸被广泛应用。

问题二:吲哚乙酸溶液制备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在制备吲哚乙酸溶液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无菌的试剂和仪器。

2.使用纯净的水和溶剂。

3.在制备过程中避免光照和高温。

4.制备后应该立即使用或储存。

问题三:如何检测吲哚乙酸溶液的浓度?

常用的检测吲哚乙酸浓度的方法有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性更高,可以检测非常低浓度的吲哚乙酸。

问题四:吲哚乙酸溶液保存不当可能会导致什么结果?

如果吲哚乙酸溶液保存不当,可能会导致其失活或分解,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吲哚乙酸分解产生的气体也可能会对实验人员造成危害。

问题五:吲哚乙酸溶液储存时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储存吲哚乙酸溶液时,应该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1.避免吸入吲哚乙酸溶液的气体。

2.避免吲哚乙酸溶液的皮肤接触。

3.储存吲哚乙酸溶液的容器应该密闭。

4.储存吲哚乙酸溶液的地方应该远离火源和热源。

问题六:在实验中如何避免吲哚乙酸的失活?

在实验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来避免吲哚乙酸的失活:

1.使用新鲜制备的吲哚乙酸溶液。

2.避免吲哚乙酸溶液的光照和高温。

3.在实验前检查吲哚乙酸溶液的颜色和气味,如果出现变化应该重新制备。

问题七:吲哚乙酸在实际应用中有哪些局限性?

吲哚乙酸虽然在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研究中应用广泛,但是其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吲哚乙酸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作用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植物对吲哚乙酸的反应也不尽相同。

问题八:吲哚乙酸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吲哚乙酸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它可以通过调节植物细胞壁的松弛度、细胞分裂和伸长、气孔开闭、光合作用等多种途径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相关拓展:

问:扦插育苗时怎样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1)需要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悄宽的花木。一些花木直接扦插很难生根,如米兰、桂花、山茶花、玉兰类、雪松、龙柏、银杏、紫薇、蜡梅、杜鹃花、海桐等。这些花木扦插时应当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以促进生根。但许多草本花卉在扦插时很容易生根,扦插前不必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插穗,如菊花、一串红、美女樱、长寿花、景天、丛生福禄考、宿根福禄考、石竹、绿萝等。一些木本花卉也不用处理,如天竺葵、栀子花、六月雪、夹竹桃、倒挂金钟等扦插都很容易生根。

(2)植物生长调节剂溶液的配制。萘乙酸、吲哚乙酸、吲哚丁酸等都不溶于水而溶于乙醇(酒精)。配制时先把它们溶于80~100倍的95%的酒精里,使用前再加水稀释到需要的浓度。如果加水后出现片状结晶说明酒精用量不够。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酒精溶液稳定,在密闭和避光的情况下可保存茄运困1年以上。

(3)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浓度和处理时间。一般情况下使用吲哚乙酸、吲哚丁酸、萘颤念乙酸时,对容易生根的花木使用浓度20~50毫克/千克,浸泡12~24小时;对难生根的使用浓度100~200毫克/千克,浸泡6小时。处理难于生根的花木使用ABT生根粉1、2号时,一般用50~100毫克/千克药液。用嫩枝扦插的使用浓度应低,硬枝扦插的使用浓度应高;浸泡时间长的使用浓度应低,浸泡时间短的使用浓度应高。如用600~毫克/千克高浓度溶液,浸蘸3~5秒钟,就能较好地促进生根,如月季用600毫克/千克、海桐和米兰用1000毫克/千克、杜鹃花和罗汉松用3000毫克/千克、南洋杉用5000毫克/千克、龙柏用毫克/千克药液处理,速蘸5秒钟。

或将插穗基部浸入0.1%~0.5%高锰酸钾水溶液中,浸泡12~14小时,取出后立即扦插。或用白糖水溶液处理插穗,草本花卉使用浓度2%~5%,木本花卉5%~10%。将插穗基部2厘米浸入上述溶液中约24小时取出,用清水将插穗沾着的糖液冲洗干净后扦插。

一般将插穗下部2~3厘米浸泡在药液里。

(4)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注意事项。浸泡时空气湿度宜大,使插穗缓慢而稳定地吸收药液,如果空气干燥,药液被吸收进入到木质部影响芽的生长与发育。萘乙酸对人畜低毒,但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作用,施药后要洗手洗脸,防止对皮肤损伤。用生长激素必须审慎使用,如果用量不准或处理不当,会对插穗产生抑制作用,反而不能生根。市售各种生长激素,都有说明书,应按规定使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后,光照和水分的管理要跟上,否则不容易达到促进生根的目的。

问:吲哚乙酸对黄瓜的作用以及使用技术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1)功能与用途: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生根和茎叶生长,增产。

(2)作用原理:吲哚乙酸属吲哚类化合物。经由植物的叶、茎、根吸收,然后传导到起作用的部位,产生多种生理作用。如促进细胞分裂、伸长、扩大,诱导组织分化,促进RNA合成,提高膜透性,促使细胞壁松弛,加快原生质的流动。低浓度时与赤霉素、激动素协同促进植物生长发育,高浓度时则诱导植物内源乙烯的生成,抑制生长、促进成熟衰老,甚至使植物死亡。

(3)主要产品:0.11%吲哚乙酸水剂。

(4)关键使用技术①施药时期:黄瓜播种前浸种或黄瓜营养生长期和开花初期对水喷雾。

②施药剂量:浸种处理:每千克种子用0.11%吲哚乙酸水剂0.75~1毫升;茎叶喷雾:用0.11%吲哚乙酸水剂6~12毫升/公顷。

③施药方法:浸种或对水均匀茎叶喷雾处理。

(5)注意事项①吲哚乙酸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盲目增加用量时,轻者黄瓜减产、畸形,重者导致黄瓜植株死亡。不可随意增加喷郑如药浓度。

②保护地栽培黄瓜应氏或选择棚内温度较低的早晨和傍晚施药,避免中午温度高时喷施,以免发生药害。

③施药后降雨会影响药效,应保证施药后24小时无雨,否则应补喷。

④吲哚乙酸见光分解加快,产品必须用黑色包装物保存于阴凉干燥处。

⑤碱性药物降低吲哚乙酸歼丛伍活性,混配及存放时应注意。

⑥吲哚乙酸常与赤霉酸、芸苔素内酯混配成制剂,使用前应详细阅读使用说明。

⑦使用本品两次间隔时间1周以上。

问:吲哚乙酸使用在大豆上有什么用途和注意事项?

(1)功能与用途:促进生长。

(2)主要原理:吲哚乙酸在茎的顶端分生组织、生长着的叶、发芽的种子中合成,属植物生长促进剂。它的作用机理是促进细胞的分裂、伸长、扩大,诱发组织的分化,促进RNA合成,提高细胞膜透性,使细胞壁松弛,加快原生质的流动。有维持植物顶端优势、诱导同化物质向库(产品)中运输、促进坐果、促进植物插条生根、促进种子萌发、促进果实成熟及形成无籽果实等作用,还具有促进嫁接接口愈合的作用。能有效促进和调控作物的营养与生殖生长,达到高产、优质、抗逆(抗旱、抗寒、减轻病虫害、耐瘠薄等)。

(3)主要产品:0.11%吲哚乙酸水剂。

(4)关键使用技术:①施药时期:大豆苗期、开花期。

②施药剂量:0.11%吲哚乙酸水剂0.67~1毫升/亩。

③施药方法:对水均匀喷雾施药。

(5)注意事项:①吲哚乙酸见光分解,产品须用黑色包装物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配制成溶液后遇光或加热易分解,应注意避光保存。

②吲哚乙酸进入到植物体内易被吲哚乙酸氧化酶分解,尽量不要单独使用。

③碱性药物可使吲哚乙酸的效果下降。

问:生长素的在酸性还是碱性溶液中保存更稳定?

生长素即吲哚乙酸,在光照和空气中易分解,其钾盐和钠盐比其本身稳定,因此在碱性溶液中保存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