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锈病是怎么回事 梨树锈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梨树锈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会对梨树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一定影响。梨树锈病的主要症状是在叶片、嫩枝和果实上出现黄褐色斑点,随后逐渐扩大形成锈色斑点,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凋萎、嫩枝萎缩、果实畸形等问题。梨树锈病的发生与气候、土壤、树龄、品种等因素有关。
一、气候因素梨树锈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梨树锈病易发生。秋季降雨多、气温下降较快也是梨树锈病的高发期。
二、土壤因素土壤的酸碱度、肥力、排水情况等都会影响梨树锈病的发生。土壤过于酸性或碱性都不利于梨树生长,易导致梨树锈病的发生。土壤肥力过低,梨树生长不良,也容易受到病害的侵袭。
三、树龄因素梨树的生长发育与树龄密切相关。年轻的梨树抗病能力较弱,容易受到病害的侵袭。而老龄梨树因为生长势弱,免疫力下降,同样容易发生梨树锈病。
四、品种因素不同品种的梨树对梨树锈病的抗性不同。一些品种对梨树锈病的抗性较强,而有些品种则容易受到病害的侵袭。在种植梨树时,应该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
梨树锈病的发生与气候、土壤、树龄、品种等因素有关。为了预防和控制梨树锈病,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包括加强梨树的管理、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合理施肥、定期喷洒农药等。
相关问题:梨树锈病的主要症状是在叶片、嫩枝和果实上出现黄褐色斑点,随后逐渐扩大形成锈色斑点,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凋萎、嫩枝萎缩、果实畸形等问题。
梨树锈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加强梨树的管理、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合理施肥、定期喷洒农药等。
梨树锈病的发生与气候、土壤、树龄、品种等因素有关。
在选择梨树品种时,可以向当地农业技术人员咨询,了解该品种的抗病能力。同时,也可以参考相关的梨树品种介绍,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
是的,梨树锈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梨树锈病易发生。秋季降雨多、气温下降较快也是梨树锈病的高发期。
问答拓展:梨树叶片上出现“羊胡子”,这是果树锈病,如何来防治?
从题主提供的照片来看,确定是梨锈病,也叫梨赤星病,我们这边果农也称之为“羊胡子病”。之所以会发生梨锈病,亏蠢是梨园周围存在锈病的中间寄主柏科磨衡类树种,因为只有中间寄主与梨树同时存在时,才能危害梨树。要防治梨锈病,最有效的方式是梨树周围不要栽种柏树;如果是邻居栽种的,也要和邻居一起合作用药才能有效防治。
一、梨树锈病的表现症状及传播方式
梨树锈病主要危害梨树的叶片、叶柄、新梢及幼果。
1、梨树锈病的表现症状
叶片染病:叶片染病后,初期会在叶片上产生黄红色的病斑,随着病情的扩散,逐渐扩大成为4~8公分的橙红色病斑,病斑出有凸出感,在病斑中央部分产生黑色凸起的小点,这些小点为病原菌的***器。
随着病情加重,病斑组织向下凹陷,而叶片背面逐渐突起并长出黄褐色毛绒状物,为春孢子腔,长度大概有4~5公分左右,在同一个病斑上能够产生十余个黄褐色的春孢子腔,孢子腔破裂后露出褐色粉状物,为春孢子。
春孢子腔在后期变为黑色并枯死,严重时会在一个叶片上产生多个病斑,致使叶片的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果实染病:果实染病和叶片染病有相同的表现症状。
2、梨锈病的传播方式
春孢子不会再感染梨树而转向危害柏树,柏树在患病初期,初期在叶片或小枝上产生褐色锥状物,高大约5厘米,在雨水天气锥状物膨胀破裂成一团胶质赤褐色黏状物,为冬孢子堆,以后产生小孢子。小孢子不再危害柏树,接着风力、雨水等传播至梨树,危害梨树幼嫩叶片,再度在梨树上产生***腔,而后再次在梨树上形成春孢子腔。如此往复循环。
二、梨锈病的防治
从前面我们讲的梨树发病特点来看,要想销游陪彻底的不让梨锈病发生,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梨园的3公里之内不存在龙柏等柏属植物。
如果不能做到周围清除柏属植物,也要做到同时防治。在冬孢子的形成期(一般在3月份上中旬)或7月份上旬左右,在柏属植物上叶面喷施戊唑醇,可以有效控制梨锈病的发生。
另外在多雨季节,当降雨量达到5毫米以上时,从降雨之日算起,向后推一周的时间在柏属植物上用药。药剂可选用苯甲丙环唑、已唑醇、苯醚甲环唑、代森锰锌等任选其中1~2种。同时,可在梨树上喷施烯唑醇进行兼防。在喷药时,叶片的正面和背面都要喷到。
另外,均衡养分供应,提高梨树的抗逆能力也是防止梨树发生梨锈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梨锈病的防治,核心是在梨园周围清除柏属类植物,这是防止梨锈病发生的根本因素所在。如果做不到,在防病时,就要在柏属植物和梨树上同时用药,这样,才能有效预防梨锈病的发生。
问答拓展:梨树梨锈病的病原是什么?
病原为担子菌门梨胶锈菌[GymnosporangiumasiaticumMiyabeexYanmada]。病菌需在两类不同的寄主上完成其生活史,具有专性寄生和转主寄生特点。在整个生活史中可产生4种类型的孢子,性孢子及锈孢子阶段发生在梨、山楂、木瓜等寄主上,冬孢子及担孢子阶段发生在桧柏、龙柏及欧洲刺柏等柏类转主寄主上。性子器扁烧瓶形,埋生于梨叶正面病部组织的表皮下,孔口外露,大小为120~170微米10~120微米,内生有许多无色单胞纺锤形或椭圆形的性孢子,大小为8~12微米1~3.5微米。锈子器丛生于梨叶病斑的背面或嫩梢、幼果和果梗的肿大病斑上,细圆筒形,长5~6毫米,直径0.2~0.5毫米。组成锈子器壁的护膜细胞长圆形或梭形,大小42~87微米13~42微米。外壁有长刺状突起,锈子器内生有很多的锈孢子。锈孢子球形或近球形,大小为18~20微米19~24微米,膜厚2~3微米。橙***,表面有瘤状细点。冬孢子角红褐色或咖啡色,圆锥形;初短小,后渐伸长,长2~5毫米,顶部宽0.5~2毫米,基部宽1~3毫米。冬孢子通常需要25天才能发育成熟。冬孢子纺锤形或长椭圆形,双胞,黄褐色,大小为33~61微米14~28微米,在每细胞的分隔处各有2个姿搜发芽孔,柄细长,其外表被有胶质,遇水胶化。冬孢子萌发时长出担子,4胞,每个细胞长一个小梗,每小梗顶端产生一个担孢子。担孢子卵形,淡黄褐色,单胞,大小为10~早弊15微米1~9微米。
冬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5~30℃,最适温度为17~20℃。担孢子发芽适宜温度15~23℃。锈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7℃。
梨胶锈菌除危害梨树外,还能危害木瓜、山楂和贴梗海棠等,但不能侵害苹果。梨锈病菌的转主寄主除桧柏外,还有欧洲刺柏、南欧柏、高塔柏、圆柏、龙柏、柱柏、翠柏、金羽柏和球陆册族桧等,其中,以桧柏、欧洲刺柏和龙柏最易感病,球桧和翠柏次之,柱柏和金羽柏较抗病。
问答拓展:引发梨树梨锈病的因素有什么?
(1)气候条件
病菌一般只侵染幼嫩的组织,当梨萌芽、幼叶初展时若天气多雨,同时温度对冬孢子萌发适宜,就会产生大量的担孢子,担孢子随风飘散,导致发病严重。如果春季手派气温高,冬孢子成熟早,而此时梨树尚未发芽,产生的担孢子没有侵染梨树幼嫩组织的机会,发病就轻。若梨树发芽前天气干燥,冬孢子也不能萌发辩薯纳,而在梨树展叶后气温高、雨水多,冬孢子大量萌发,则梨锈病发生重。春季适温多雨是造成梨锈病流行的重要因素。冬孢子发芽最盛期一般在4月中旬,常与梨盛花期相一致。2~3月的气温高低,3月下旬至4月下旬的雨水多少,是影响梨锈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在冬孢子萌发后,风力的强弱和风向都可影响孢子与梨树的接触,对发病也有影响。
(2)转主寄主梨锈病发生的轻重与梨园周围桧柏等柏科植物携没的数量和距离远近有关,尤其与1.5~3.5千米范围内的桧柏等柏科植物的数量关系最大。在担孢子传播的有效距离内一般是桧柏等转主寄主越多,病害发生越重;反之病害发生越轻。
(3)品种抗病性梨品种间抗病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感病品种有鸭梨、慈梨、严洲雪梨、二宫白、明月及今春秋等。中国梨或日本梨系统的品种比较感病,西洋梨或西洋杂交品种表现抗病。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