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锈病什么时候防治 杨树锈病什么时候防治好
杨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种,但是在生长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病害问题,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杨树锈病。杨树锈病是由锈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危害杨树叶片、茎干、花序等部位,导致叶片变黄、落叶、干枯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杨树的生长和产量。所以,对于杨树锈病的防治非常重要。
杨树锈病的发生规律
杨树锈病的发生与生长季节、气候环境、杨树品种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杨树锈病多发生在春季和秋季,特别是在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环境下,病害发生的几率更大。不同品种的杨树对锈菌的抗性也不同,一些品种容易感染杨树锈病,需要更加注意防治。
杨树锈病的防治方法
1.杨树锈病的防治需要综合使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手段,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2.物理防治:及时清除杨树枯叶、枯枝等病害部位,减少锈菌的繁殖和传播。
3.化学防治:可以使用杀菌剂进行喷洒,杀灭锈菌,防止病害的扩散。
4.生物防治:可以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制剂进行防治,达到绿色环保的效果。
5.合理施肥、浇水、修剪等措施,提高杨树的抗病能力,预防病害的发生。
杨树锈病的防治时间
杨树锈病的防治时间应根据病害的发生规律和杨树生长的特点来确定。一般来说,春季和秋季是杨树锈病发生的高峰期,需要在这个时候加强防治工作。同时,在杨树生长的不同阶段,也需要进行相应的防治措施。例如,在杨树萌芽期和花期,需要注意防治病害的发生。
杨树锈病防治的重要性
杨树锈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会对杨树的生长和产量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杨树死亡。加强杨树锈病的防治工作,对于保障杨树的健康生长和提高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可以减少农业生产中的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拓展问题:
1.杨树锈病的病因是什么?
杨树锈病的病因是杨树锈菌。杨树锈菌是一种真菌,主要寄生在杨树的叶片、茎干、花序等部位,引起杨树锈病的发生。
2.如何识别杨树锈病?
杨树锈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杨树叶片变黄、落叶、干枯等现象,严重时会导致杨树死亡。同时,在杨树叶片、茎干等部位可以看到红色或橙色的锈病斑。
3.如何选择合适的杀菌剂进行防治?
选择合适的杀菌剂进行防治需要根据杨树锈病的病害程度、杨树品种、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同时,需要遵循科学的防治原则,不滥用农药,防止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4.杨树锈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杨树锈病的预防措施包括合理施肥、浇水、修剪等措施,提高杨树的抗病能力,预防病害的发生。同时,加强杨树的管理,及时清除病害部位,防止病害的扩散。
5.杨树锈病的防治对环境有何影响?
杨树锈病的防治需要使用杀菌剂等化学药品,如果使用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应该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综合使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手段,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相关拓展:
问:杨树锈病怎么办
防治方法:
①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宏键喷雾;
②65%代森锌500倍液;
③敌诱钠200倍液喷洒,每隔15天喷1次;
④发病时喷洒1∶1∶125~170波尔多液1次,以后用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防治。
杨树锈病是侵害杨树幼树和苗木的主要病害之一,杨叶锈病又名黄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叶柄、嫩梢和冬芽。
初期被害叶片上出现橙***粉状斑点,黄粉(夏孢子)日益增多,成为再侵染的病原中心。夏孢子借风传播,再侵染新叶。5、6月间最为严重,叶片病斑相连成片,常造成焦叶、落叶。
冬芽受害后不能展叶或绉缩加伍歼厚,向叶背卷缩。叶柄、嫩梢被害形成条状病斑。雨季发病较轻,8~9月又进入第二次发病盛期。苗圃地易感此病。
黑斑病
症状特点:病斑先出现在叶背面,后正面叶产生。初生针刺状凹陷小点,两天后变黑达1mm。5~6天后,病斑中央产生灰白色突起小点,后多数病斑汇合为多角斑或大圆斑,病重时全叶变黑枯死。一般5~7月靠雨水传播发病,7~8月为发病盛期。高温多雨、重茬地、苗木生长不良、低洼地和苗木过密湿度大的情况蔽橘巧下,病害发生重。
防治方法:每10~15天喷洒1∶1∶125~170波尔多液1次进行预防;喷65%可湿性代森锌、福美铁250倍液;喷25%多菌灵200倍液,雨季喷药加0.3%的胶(或豆粉、豆汁等)增加粘着性,防冲刷;喷托布津500~1000倍液防治。
问:杨树病虫害图谱与用药
杨树常见的病害有黑斑余绝病、锈病、灰斑病等,常见的虫害有天牛、红蜘蛛、小地老虎等。以杨树黑斑病为例:防治时,在病害初侵染前,最迟于雨季来临之前,可向苗木和低矮的幼树喷200倍波尔多液,或70%代森锰锌600倍液,或50%多菌灵7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等,连喷2-3次,控制病害发生蔓延。雨季喷药时,因在药水中加入0.3%明胶(或豆粉汁、豆浆),避免被水冲洗掉。
一、杨树黑斑病
1、病原
杨树黑斑病属真菌性病害,病原主要是杨生盘二孢菌,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盘二孢属。在高温多雨、重茬地、苗木生长不良、低洼地和苗木过密湿度大的情况下,病害发生重。
2、症状
杨树黑斑病一般发生在叶片及嫩梢上,以危害叶片为主。发病初期首先在叶背面出现针状凹陷发亮的小点,后病斑扩大到1毫米左右,黑色,略隆起,叶正面也随之出现褐色斑点。5-6天后,病斑中央产生灰白色突起小点,后多数病斑汇合为多角斑或大圆斑,病重时全叶变黑枯死。
3、防治方法
(1)化学防治:在病害初侵染前,最迟于雨季来临之前,向苗木和低矮的幼树喷200倍波尔多液,正毁衫或70%代森锰锌600倍液,或50%多菌灵7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等,连喷2-3次,控制病害发生蔓延。雨季喷药时,药水中应加入0.3%明胶(或豆粉汁、豆浆),防止被水冲洗掉。
(2)物理防治:增施有机肥、土杂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势,提高树木的抗病性;雨后要及时排除林地积水;随时清扫处理病叶、落叶,消灭病原菌;育苗(造林)密度不可过大。
二、杨树锈病
1、病原
杨树锈病的病原属担子菌门、锈菌纲、松杨栅锈菌,属转主寄生菌。苗圃地易感此病。
2、症状
杨树锈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柄、嫩梢和冬芽。初期被害叶片上出现橙***粉状斑点,黄粉(夏孢子)日益增多,成为再侵染的病原中心。夏孢子借风传播,再侵染新叶。5、6月间最为严重,叶片病斑相连成片,常造成焦叶、落叶。冬芽受害后不能展叶或绉缩加厚,向叶背卷缩。叶柄、嫩梢被害形成条状病斑。
3、防治方法
(1)化学防治: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喷雾;65%代森锌500倍液;敌诱钠200倍液喷洒,每隔15天喷1次;发病时喷洒1:1:125-170波尔多液1次,之后用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防治。
(2)物理防治:摘除病芽要早且彻底,并随摘随装入塑料袋中,以防夏孢子扬散;育苗区应尽可能远离发病菌的大苗区。
三、杨树灰斑病
1、病原
杨树灰斑病的病原有杨灰星叶点霉和杨棒盘孢,有性世代为东北球腔菌病菌以分生孢子在落叶上越冬。次年春季分生孢子萌发,借风雨和气流传播,从气孔或直接侵入。此病在东北三省发病率较高。
2、症状
杨树灰斑病主要发生在杨树的叶片和嫩梢上。病斑常连成大块黑斑,叶背面无明显界限。嫩梢受侵染后出现黑色梭形斑,其后变黑萎缩***。杨树苗顶梢受侵染后,易出现多头梢。
3、防治方法
(1)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施10%杀菌优水剂600倍液,或50%速克灵1000倍液,或40%杜邦福星乳油8000倍液防治。
(2)物理防治:种植抗病品种;片林种植不要过密,以利于通风降湿;及时拔除大树下的萌条。
四、天牛
1、症状表现
天牛为杨树主要蛀干害虫。幼虫于枝干内向下蛀食,隔一定距离向外蛀1通气排粪屑孔,排出大量粪屑,成虫羽化后咬蛀羽化孔爬出树干。受害严重时,全株死亡。
2、防治要点
(1)人工防治:于成虫发生期组织人工及时捕捉;选用抗虫树种造林,多树种合理配置造林,更新改造不合理的林带结构;严格检疫,防止蔓延扩散等。
(2)化学防治:早期伐除零星被害木、虫源树,喷施或在树干基部注射内吸性化学农药或生物制剂毒杀卵、幼虫、成虫;于幼虫活动期,寻找有新鲜排泄物的虫孔,由上而下插入磷化铝或举腔磷化锌的毒签或毒丸,用黄泥封口。
(3)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啄木鸟等天敌。
五、红蜘蛛
1、症状表现
当年生幼树上,刚开始在叶、芽、嫩茎上发现灰***斑点,之后逐渐扩大,变为褐色或红褐色斑块,或叶面卷曲,严重时造成叶片脱落,嫩茎畸形。
2、防治要点
(1)人工防治:春季发芽前,红蜘蛛以雌成螨在枝干翘皮缝隙中越冬,因此刮掉翘皮并集中烧可消灭大量的雌成螨,对防治红蜘蛛有较好的效果。
(2)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可选用1.8%虫螨克乳油4000-5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2000倍液,或21%灭杀毙乳油2500倍液,或5%卡死克乳油2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8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2000-2500倍液,进行喷雾。
(3)生物防治:束管食螨瓢虫、深点食螨瓢虫、肉食蓟马、小花蝽、草蛉、粉蛉和捕食螨等天敌能在中后期抑制叶螨的繁殖量。
六、小地老虎
1、症状表现
小地老虎主要以幼虫危害幼苗,低龄幼虫常聚集于叶或叶茎间,3龄以后分散并潜伏在土里,夜晚出来将幼苗嫩茎咬断,并拖入土中取食;也会爬到苗木上部咬食幼嫩茎叶,影响幼苗生长。
2、防治要点
(1)人工防治:结合黏虫用糖、醋、酒诱杀液或甘薯、胡萝卜等发酵液诱杀成虫;对高龄幼虫可在清晨到田间检查,如果发现有断苗,拨开附近的土块,进行捕杀。
(2)化学防治:在小地老虎1-3龄幼虫期,可采用48%地蛆灵乳油15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或48%天达毒死蜱2000倍液、2.5%劲彪乳油2000倍液、10%高效灭百可乳油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1500倍液等地表喷雾。在成虫发生期,可以配制糖醋液诱杀。
问:豌豆锈病怎么防治?
蔷薇科的苹果、海棠、贴梗海棠、玫瑰、月季等;桧柏、松树等;杨树等均为感病植物。病原是担子菌亚门的多种锈菌。植物种类不同,感病菌可能不同。(1)症状
叶片为主要受害部位,叶片受侵染后,叶片上下有橙***锈层(冬孢子堆主要分布在叶背,颜色偏黑)。严重时造成早落叶,果实畸形,生长势极其衰弱。芽子、茎部也可感染。导致叶片褪绿、卷曲,早期脱落。桧、柏等受侵染后,出现大小不一的瘤状物,即冬孢子角(菌瘿),菌瘿吸水后涨发成橘***胶状物,如“开花”状。病原以菌丝体或冬孢子堆在病株上越冬。当气温17~22℃,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时有利于发病;光照不足、土壤板结、土质贫瘠、氮肥施用过量均可促使发病。北方地区3~4月、9~10月发病严重。其中苹桧锈病可侵染龙柏、刺柏、沙地柏、圆柏等。
(2)防治方法
①改良土壤,合理施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②选择好圃地,避免海棠等仁果类阔叶树与桧、柏等针叶数混植;考虑寄主植物的方位,把针叶树种在下风口。
③减少侵染源,休眠季节及时清除枯枝败叶,喷洒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生长季及时摘除病枝病叶。
④通风透光,降低空气湿度,控制发病条件。
⑤药剂防治: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或200~300倍敌锈钠;每隔7~10天喷洒一次。
问:白术锈病怎样防治,?
蔷薇科的苹果、海棠、贴梗海棠、玫瑰、月季等;桧柏、松树等;杨树等均为感病植物。病原是担子菌亚门的多种锈菌。植物种类不同,感病菌可能不同。(1)症状
叶片为主要受害部位,叶片受侵染后,叶片上下有橙***锈层(冬孢子堆主要分布在叶背,颜色偏黑)。严重时造成早落叶,果实畸形,生长势极其衰弱。芽子、茎部也可感染。导致叶片褪绿、卷曲,早期脱落。桧、柏等受侵染后,出现大小不一的瘤状物,即冬孢子角(菌瘿),菌瘿吸水后涨发成橘***胶状物,如“开花”状。病原以菌丝体或冬孢子堆在病株上越冬。当气温17~22℃,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时有利于发病;光照不足、土壤板结、土质贫瘠、氮肥施用过量均可促使发病。北方地区3~4月、9~10月发病严重。其中苹桧锈病可侵染龙柏、刺柏、沙地柏、圆柏等。
(2)防治方法
①改良土壤,合理施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②选择好圃地,避免海棠等仁果类阔叶树与桧、柏等针叶数混植;考虑寄主植物的方位,把针叶树种在下风口。
③减少侵染源,休眠季节及时清除枯枝败叶,喷洒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生长季及时摘除病枝病叶。
④通风透光,降低空气湿度,控制发病条件。
⑤药剂防治: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或200~300倍敌锈钠;每隔7~10天喷洒一次。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