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感非新病毒 猪流感非新病毒有哪些
猪流感非新病毒
猪流感非新病毒(SwineInfluenzaVirus,SIV),是一种会感染猪的病毒,属于正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下的A型流感病毒。这种病毒会引起猪群中的呼吸道**,通常表现为咳嗽、打喷嚏、鼻涕、发烧等症状。
猪流感非新病毒并非新发现
猪流感非新病毒对人类的危害
如何预防猪流感非新病毒感染
预防猪流感非新病毒感染的最好方法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 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动物、垃圾、厕所等之后;
- 避免与患有流感症状的人接触;
- 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 避免接触、屠宰或食用病死猪或猪肉制品;
- 注意饮食卫生,尽量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食品。
拓展百科知识
正病毒科
正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是一类负链RNA病毒,包括A型、B型、C型流感病毒等。正病毒科病毒具有很强的变异性,因此疫苗的研制和应用非常困难。流感病毒的变异性意味着疫苗需要每年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病毒株。
参考来源:
- 陈海燕.浅谈猪流感并非新病毒的危害.中国畜牧兽医,2024,46(04):16-17.
- 黄卫民,夏帆,董洪伟,等.猪流感非新病毒的溯源及其对人类的危害.中国畜牧兽医,2024,37(06):35-37.
- 杨志勇,邓艳,张瑜,等.浅谈猪流感非新病毒的发展与应对.中国畜牧兽医,2024,46(08):19-20.
相关问答拓展:
1、猪流感和H1N1流感有什么区别?拜托了各位谢谢?
1-从医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的角度上讲,甲型H1N1流感和猪流感是不一样的.但由于本次H1N1流感首先被证明与猪有关并引起猪死亡,同时传染给人而得病,所以被误传为"猪流感".
2-其实传统上的"猪流感"并不是H1N1,而俗称"猪瘟",即就是"猪链球菌病",并不是病毒,而是细菌.
3-H1N1其实就是流感病毒,根据流感病毒的"包裹体"(H),与"核心体"(N),各有多个亚型,即H1,H2,H3...,以及N1,N2,N3.....,可以进行组合分型,其中H1N1就是H的第一个亚型与N的第一亚型组合的病毒,又如H5N1(禽流感病毒)就是H的第五个亚型与N的第一亚型组合的病毒.
4-之所以这次流感病毒被冠以"猪流感",同时也受之前的"禽流感"命名的影响,在这次流感中,猪是无辜的,因为这次病毒实际上是"人的流感",在被证实之前,由于大量的猪感染了些病毒引起大量死亡,开始之时就被认为是"猪流感",所以误传沿用.
2、面对猪流感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预防?
您好!发财马来解答这个问题。
一场秋雨一场凉,眼下已进入寒露节气。随着天气的逐渐转凉及昼夜温差变大,多数猪场猪群抵抗力下降,应激频繁。诸如胃肠炎、猪流感等**便找上门来。让我们一起再来认识猪流感。
一.流感的认识。其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染多发是主要特征。
二.流感的症状。
1.怀孕母猪的症状表现:患病怀孕母猪往往容易出现**或**,更严重的继发感染后会出现产仔死胎情况。
2.保育猪的症状表现:咳嗽、高烧不退、食欲不振及呼吸困难;患病猪出现**潮红、鼻腔、眼部分泌粘液变多,往往还会出现行动缓慢、粪干**黄等。如治疗不当或出现继发感染其它**的可能,严重的有死亡现象。
三.流感的防治。
1.注意防寒保暖,适时有效通风,预防热冷应激。天气转凉合理通风并注意适时防寒保暖、让猪群充分休息等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手段。
2.环境应激是百病之源。预防猪只流感等**应保持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圈舍粪污、杜绝其阴暗潮湿;合理圈舍卫生消毒,一般用生石灰、氢氧化钠、碘酊及戊二醛等,防止打破猪群免疫平衡。
3.精细饲料喂养,提供充足适宜的干净饮水,让猪群吃好喝好,整体健康。饲料中适时适量添加大青叶、板蓝根及金银花等晒干研沫中草药或直接添加板青颗粒;饮水中添加Vc、多维素或阿莫西林等。
4.合理规划饲养密度,方便散热通风。圈舍设施条件好的可放宽到0.8-1㎡/头,一般的可1.0-1.2㎡/头。
5.患病猪吃食的情况下,用板青颗粒、氟苯尼考、多西环素或多西环素、泰妙菌素、卡巴匹林钙等正常量拌料饲喂3-5天。
6.针对食欲不振的,肌注解热镇痛药:双抗联合头孢,或肌注双氯芬酸钠、头孢喹肟;配合饮水Vc、葡萄糖等。
:猪流感是秋季常发病,应做好提早预防防范未然。重点是搞好圈舍环境卫生及合理卫生消毒、适宜的温湿度调控、精细猪喂养及免疫保健等工作配合,让猪群吃好喝好保持健康出栏是我们不懈的目标。
2024-10-08
3、猪流感为什么叫H1N1?
猪流感病毒被称为H1N1,是因为它在研究和分类时被赋予了这个名称。“H”代表病毒表面的血凝素(Hemagglutinin)蛋白质,而“N”代表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蛋白质。
这两个蛋白质是病毒在人体内感染和扩散的关键因素,而H1N1表明这个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类型。
具体来说,H1代表血凝素型号1,N1代表神经氨酸酶型号1,这意味着这种病毒在其表面具有一种H1型血凝素和一种N1型神经氨酸酶。H1N1是这个病毒的字母和数字组合的名称。
拓展好文:新型猪流感病毒来了?防疫专家:并非新病毒
杨汉春:人和一些动物的流感是常态性、季节性**,易变异是流感病毒的特性之一,但大多数病毒对人和动物的致病性不强,传播能力弱,不会引起所谓的“大流行”。
就目前而言,猪流感对我国生猪养殖影响不大,大多猪群呈现一过性感染,不会造成明显的经济损失。
文章主要采用的是2024年前的监测和研究数据,其用意主要在于预警,并无直接证据显示提到的病毒可“猪传人”或“人传人”,更无直接证据显示可对人造成严重**,因此“可能引发大流行”的说法实际上是国内外相关媒体对文章的过度解读和夸大。如今,两年过去了,文章提到的病毒并没有出现“流行”或“大流行”情况;流感病毒是一种不断变异的病毒,文章提到的病毒可能已消亡或物似人非。监测人和动物流感病毒的变异情况与流行趋势是卫生与兽医部门很重要的一项工作,这有助于对可能引发的疫情进行风险评估、早期预警和处置。
杨汉春:2024年8月初,非洲猪瘟传入我国并流行,对生猪产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也影响了广大养殖场(户)生猪生产的积极性。农业农村部对发生的非洲猪瘟疫情采取了严格的控制措施,有效遏制了疫情的传播和流行。在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与疫情监测、诊断技术与防控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并积极推进非洲猪瘟疫苗的科技攻关。同时,大力推进生猪养殖的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我国的大型生猪养殖企业通过不断完善和强化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措施,积极扩大生猪生产规模与产能提升,生猪产业呈现转型升级的向好势头。
杨汉春:未来一段时间或很长一段时间,非洲猪瘟的防控是重中之重的任务。随着各项防控措施的进一步落实和强化,环境污染的逐渐降低和消除,养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非洲猪瘟疫情将渐趋平稳,这也为进一步实施非洲猪瘟的根除创造了有利条件和环境。目前,生物安全措施以及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在非洲猪瘟防控中的重要性已成为兽医行业和生猪产业的共识,养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不仅有助于非洲猪瘟的防控,也将有助于大大降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猪蓝耳病)、猪流行性腹泻、猪伪狂犬病等对生猪养殖危害较大疫病的流行与传播,更有助于推进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疫病的净化工作。有理由相信,非洲猪瘟等重要猪病对生猪产业的影响和危害程度将逐渐减轻,有效控制这些疫病将助推我国生猪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