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白鲳的养殖模式及病害防治
淡水白鲳的养殖模式及病害防治
淡水白鲳是一种优质的淡水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在养殖过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养殖模式以及防治病害是非常重要的。
淡水白鲳的养殖模式
淡水白鲳的养殖模式主要有池塘养殖和笼网养殖两种。
池塘养殖
池塘养殖是目前淡水白鲳养殖的主要方式。池塘养殖需要选用适宜的池塘,通常要求水质清澈,水深适中,水流量稳定。池塘养殖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建设池塘时,要考虑到水源充足,排水方便。
- 养殖池塘需要进行消毒杀菌,避免病害的发生。
- 池塘内需要添加适量的饲料,保证淡水白鲳的生长。
- 定期更换水体,保持水体清洁。
笼网养殖
笼网养殖是一种比较新兴的养殖方式,主要适用于江河湖泊等水域。笼网养殖需要选用适宜的网箱,通常要求网箱结构牢固,网格尺寸适宜,网箱数量适当。笼网养殖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选用合适的网箱,避免淡水白鲳从网格缝隙中逃脱。
- 定期更换饲料,保证淡水白鲳的生长。
- 定期清洗网箱,避免病害的发生。
- 定期更换网箱,避免网箱老化。
淡水白鲳的病害防治
淡水白鲳养殖过程中容易发生病害,主要有白点病、细菌性**等。如何进行病害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白点病的防治
白点病是淡水白鲳常见的**之一,主要表现为鱼体上出现白色小点,严重时会导致鱼体溃烂。白点病的防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加强池塘消毒杀菌。
- 定期更换水体,保持水体清洁。
- 控制鱼塘密度,避免过度饲养。
细菌性**的防治
细菌性**是淡水白鲳常见的**之一,主要表现为鱼体出现溃烂、腹泻等症状。细菌性**的防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加强池塘消毒杀菌。
- 控制鱼塘密度,避免过度饲养。
- 及时发现病情,进行隔离治疗。
用户关心的问题
Q1:淡水白鲳的养殖周期是多久?
A1:淡水白鲳的养殖周期一般为6-8个月左右。
Q2:淡水白鲳的适宜水温是多少?
A2:淡水白鲳的适宜水温一般为20-28℃之间。
Q3:淡水白鲳的饲料应该如何选择?
A3:淡水白鲳的饲料应该选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饲料。
Q4:淡水白鲳的肉质如何判断是否新鲜?
A4:淡水白鲳的新鲜肉质应该色泽鲜艳,质地细嫩,无异味。
淡水白鲳百科知识
淡水白鲳,属于鲤科鱼类,俗名白鲳、白鲢。淡水白鲳生长迅速,适应性强,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淡水白鲳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的江河湖泊中,是我国淡水鱼类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水产养殖技术手册》
2.《淡水白鲳养殖技术指南》
3.《养殖水产学》
问答拓展:淡水白鲳养殖技术与管理要点淡水白鲳的养殖技术
淡水白鲳鱼种的放养
1.鱼种质量要求。放养鱼种要求旦梁规格整齐、体质健壮、鳍条齐全、无畸形、无伤病。
2.淡水白鲳鱼种放养。淡水白鲳鱼种放养规格为10尾/千克,放养密度为1000尾/亩左右,放养时间在5月上旬。
3.鲫、草、鲢、鳙鱼夏花放养。鲫鱼夏花的放养规格为600~700尾/千克,放养密度为8000尾/亩左右;草鱼夏花的放养规格为200~300尾/千克,放养密度为4000尾/亩左右;鲢、鳙鱼夏花的放养规格为1000尾/千克,放养密度为8000尾/亩。放养时间在7月上旬慎中。
投喂管理
为便于观察鱼的摄食情况,减少饲料浪费,养殖池塘内需搭建投饵台,设置4米×6米食场,使用投饵机投喂。饵料选用通威牌鳊鱼颗粒饲料,粗蛋白含量为30%,日投喂量为池鱼总体重的10%左右,前期日投喂2次,上、下午各投喂1次,中、后期日投喂4次,上、下午各投喂2次,以下午投喂为主,占日投喂量的60%。饲料投喂应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并根据水温、天气、鱼的摄食和生长情况灵活掌控。
淡水白鲳病害防治
一是用生石灰清塘;二是用食盐或高锰酸钾溶液药浴消毒鱼种,以防带病原入池中;三是每7天用漂白粉对食场及周边消毒处理1次,以防细菌大量滋生;四是在鱼病流行季节,每15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池水消毒1次,以防病毒性或细菌性鱼病的发生;五是定期投喂用中草药、光合细菌、免疫多糖、复合维生素、大蒜素等制成的药饵,增强鱼体免疫力,减少鱼病的发生。
淡水白鲳的起捕**
8月淡水白鲳即可达到商品规格,全部起捕上市。因淡水白鲳喜欢群居和群游,且又生活在下层水域,一般第一网就可捕获70%左右,通常拉3网就可捕出90%~95%。值得注意的是,在捕捞时可在围网中间加上长15米左右的大眼网(三到四指),以免鲫、模孝运草、鲢、鳙鱼受伤,并力求将淡水白鲳捕尽。
问答拓展:淡水白鲳高效养殖技术,淡水白鲳养殖效益分析
淡水白鲳为食用及观赏鱼。其肉质鲜美、食性杂、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氧、易捕捞,可单养也可混养。
一、生活习性
淡水的鲳栖息在中、下水层,具集群性,能耐每升0.48毫克低氧,适宜ph值6.2~7.5。生长温度为21摄氏度~32摄氏度,最适生长温度是28摄氏度~30摄氏度。不耐低温,夏花鱼种饲养水温必须在17摄氏度以上,杂食性。
二、人工繁殖
长江流域一般10月中下旬进行亲鱼培育,选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有余热水处建亲鱼培育池,室外池1000~1500平方米为宜,水深1.5~2米,水温保册察胡持在20摄氏度以上,放养量每1000平方米180~370千克。室内保温池面积50~200平方米,水深1~1.5米,水温保持在20摄氏度~26摄氏度。静水池放养密度以每立方米2~3千克为宜,有温流水条件可增加到5~7千克。
池中放养水葫芦、绿萍等,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州拦能低于25%,日投喂量为鱼体重1%~3%,饲料投喂在食台上。淡水白鲳最适催产水温为25摄氏度~28摄氏度,长江流域一般5月份进行加温催产。根据性腺发育情况,选择成熟亲鱼注射催产剂。注射一般晚上进行。注射催产剂后亲鱼体色由银白转为浅黑、雌雄鱼"咕、咕……"叫,互相追逐,此时可自然**或人工授精。受精卵放于孵化桶内孵化,孵出鱼苗经约1个多月培育成夏花鱼种。
三、养殖技术
商品鱼养殖一般采用池塘单养、池塘混养和在鱼种池中套养三种方式,其中单养管理方便、经济效益较显著。
淡水白鲳高效养殖技术
一般5月底6月初室外水温达到要求时才能放养,每1000平方米水没仿面可同时配放占总载鱼重量1/5的鲢鳙鱼,投喂量一般为鱼重的4%~6%。水温下降要及时起捕上巿。
江浙地区一般10月底后起捕或入温水保种。越冬鱼种规格大、放养成活率高、生长快,但由于越冬保种成本高,保种数量也受条件限制。成鱼塘中每100平方米可混养淡水白鲳150~300尾,在保证家鱼产量的前提下,可生产出75~150千克淡水白鲳商品鱼。
由于淡水白鲳对药物较为敏感,所以在投放淡水白鲳鱼种前约15天,用0.5×10-6~0.7×10-6浓度晶体敌百虫全池泼酒,防锚头鳋。如果投放淡水白鲳夏花,应事先在塘角拦-小块水塘强化培育,使其达到与塘中家鱼种相似规格后再放养。淡水白鲳上钓率高,所以也是一种较好的游钓鱼类,注意防治水霉病、锚头鳋病、白皮病。
问答拓展:淡水白鲳鱼养殖技术,淡水白鲳鱼怎么养
1.由于淡水白鲳食性杂,生长速度快,病害少,喜群聚生活,对某些有机磷类(如敌百虫、孔雀石绿等)药物特别敏感,所以从鱼病防治角度考虑应专池培育。2.另外,淡水白鲳无论鱼苗还是成鱼都较喜欢“沉底”,越捕时“钻”网底或池斗底,如有其它鱼类混养,要想分开各类鱼苗,往往淡水白鲳因其鳞细密,而容易受伤,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有利于鱼苗的生长发育,鱼苗阶段专塘培育实属利多弊少。
3.培育淡水白鲳鱼苗的池塘,一般面积1-2亩,水深80-100厘米。
4.要求:池塘在鱼苗下池前5-6天消毒好(毒塘方法和培育其它鱼苗一样,可用生石灰、茶麸、强氯精等),池水稳定、不渗漏。
5.由于淡水白鲳鱼花阶段个体较小,且耐低氧能力比其它鱼类强,投放密度可适当大些,掌握在每亩水面落20-30万尾健壮的鱼花。
6.淡水白鲳鱼苗落池后第二天开始投喂饲料。
7.由于鱼花嫩小,以吃池塘中浮游动物为主,但要投喂一定的高蛋白且细粒浆状饲料,如蛋黄或豆浆。
8.一般情况下,蛋黄(鸡、鸭都行)来源方便,且效果较好。
9.方法是:按每万尾鱼花开始每天1只(3-4天后2只)蛋计算,先将蛋煮熟,然后去掉壳和蛋白,剩下的熟蛋孝简黄,用密巧卖裤的过滤纱拌水(2-3公斤)捏成浆,分上下午全池均匀喷洒于池塘中。
10.另外,培育池应适当堆沤些易腐烂的金刚菊(大草)或臭草等,使池水的透明度保持20-25厘米,达到良好的水质标准。
11.淡水白鲳鱼花经6-7天的蛋黄投喂后,生长发育至4-5朝(约全长2厘米)。
12.此时可停喂蛋黄,开始投喂细粉状,且含蛋白较高的混合饲料。
13.目前,混合饲料大多数都由黄豆、花生麸、麦皮等组成,比例分别为40%、30%、30%。
14.日投喂量从开始时每万尾鱼苗喂0.5公斤至后来5公斤。
15.逐渐增加,灵活掌握。
16.投喂方法:先称取已粉碎好的混合饲料,然后用水冲成浆状,分上下午全池均匀泼洒。
17.淡水白鲳虽比家鱼少发生病害,但一旦染病,来势猛,死亡率高。
18.为了鱼苗健康和减少损失,很有必要做好预防工作。
19.第一,鱼苗配镇培育阶段(尤其幼苗6-7朝以前)谨防鱼苗严重浮头,如闷热天气的清早或暴风雨来临之前,应勤巡塘,及时捞出塘中的草渣。
20.一旦发现塘鱼有异常现象,马上注入新水或采取其它增氧措施。
21.第二,淡水白鲳鱼容易发生寄生虫类(如小瓜虫、指环虫、车轮虫等)引起的鱼病。
22.症状一般较明显:开始时,鱼群成团,驱逐不散;然后(约过半天)就有较弱的鱼苗尾鳍被咬,开始逐渐死亡。
23.此时还不治疗,感染了病的鱼死亡率达80%以上,甚至全池覆没。
24.淡水白鲳鱼花经20-25天的饲养培育后,身上磷片已长齐,侧线完整体表已有颜色出现。
25.体长体重都增长了4-5倍。
26.如不及时分池或**,密度过大,饲料不足,成活率将受严重影响。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