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水稻条纹枯病发病原因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427 次
水稻条纹枯病发病原因

鉴于对去年细菌性条斑病害的影响,今年务必将防治细条病害纳入日程。近期,多数水稻产区水稻生长进入分蘖盛期–拔节孕穗期阶段,受强对流天气影响,高温高湿,暴雨大风天气频发,加上田间密度大,氮肥偏施,透风透光性差,给水稻细菌性条斑的发生提供了绝佳的浸染条件。水稻细菌性条斑原系东南亚稻作区一种主要水稻病害,这一病害一般在我国南方稻区发生普遍,北方稻区很少发生。

一、大田症状:

1、在水稻幼苗期发病就可以看到症状,叶片上初呈暗褐色水渍状透明的小斑点,后沿叶脉扩展形成暗绿色至黄褐色细条斑,其上生有许多露珠状蜜黄色菌脓。

2、病斑可在全生育期任何部位发生,严重时,许多条斑可以连接或合并起来,成为大块枯死斑块,外形与百叶枯病有些相似,但仔细观察仍可见典型的条斑症状。3、在干燥的条件下,病斑上可见较多的蜜黄色菌脓,菌脓色深量多,不易脱落。

4、病斑边缘不呈波纹状弯曲,对光观察,有许多透明的小条斑。

二、发病规律:

1、发病时期:移栽期、分蘖末期到抽穗前期、台风暴雨后。一般在7、8、9三个月,台风暴雨频发,高温高湿,是该病害的高发时期。

2、病菌来源:主要通过田间病株残体传播。3、浸染途径:病斑上菌脓借助风、雨、露水由气孔、伤口或机动细胞处侵入。

4、栽培诱发条件:病害的严重程度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磷钾肥的增加而减轻,田间植株密度越大发病越重。

三、防治意见与办法:

1、整治排灌体系,防止洪水淹没稻田。

2、实行稻种药剂浸种消毒,药剂可用85%三氯异氰尿酸300-400倍液浸种。增强秧田治理,防止串灌,避免淹苗。

3、台风暴雨过后,应立刻排水打药防治,抑制病害的盛行扩大。

4、栽培管理上,培育壮秧,注意合理施肥,控氮增磷钾,合理密植,分蘖末期适当晒田,晒田复水第二天施钾肥8-10公斤每亩。

5、药剂防治,已发病田块及时防治,要禁止串灌、漫灌和使用循环水,防止病害扩展蔓延,首次防治后5-7天再防治一次,确保防效。防治该病的适用药有噻霉酮、噻唑锌、碱式硫酸铜、噻森铜、噻菌铜、中生菌素、三氯异氰尿酸、氯溴异氰尿酸等。发病后期用药防治效果会下降,应在用药防治的同时配合施肥促进水稻恢复。

6、病田冬季灌水耙沤30天以上可消灭田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