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稻飞虱防治时间 稻飞虱防治特效药

2024-07-13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516 次
稻飞虱防治时间 稻飞虱防治特效药

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常见害虫,它会吸食水稻的汁液,导致水稻生长受阻,产量降低。为了防止稻飞虱的危害,我们需要掌握稻飞虱的防治时间。

稻飞虱的生命周期

稻飞虱的生命周期大约为20天左右。它们的卵孵化需要5-7天,幼虫期为5-7天,成虫期为7-10天。在成虫期,稻飞虱会交配产卵,一只成虫可以产卵50-100颗。

稻飞虱的防治时间

稻飞虱的防治时间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防治初期

稻飞虱的卵孵化期为5-7天,幼虫期为5-7天,这个阶段是稻飞虱的易感期,也是防治的最佳时期。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采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使用杀虫剂和天敌等方式进行防治。

防治后期

稻飞虱的成虫期为7-10天,这个阶段是稻飞虱的繁殖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采取措施防止稻飞虱的繁殖,可以使用灯光诱捕、黄板诱捕等方式,将稻飞虱捕捉并杀死。

防治注意事项

在进行稻飞虱的防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选择适当的防治方法,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 避免过度使用杀虫剂,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 注意安全,使用杀虫剂时要戴好口罩和手套等防护用品。
  • 定期巡查田间,及时发现虫害情况并采取措施。

总结

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常见害虫,对水稻生长和产量造成很大的影响。为了防止稻飞虱的危害,我们需要掌握稻飞虱的生命周期和防治时间,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

相关拓展:

问:稻飞虱的发生时期及防治措施是什么?

稻飞虱的燃薯种类较多,对水稻危害严重的主要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三种。稻飞虱属于迁飞性、偶发性害虫,每年7月上旬至8月上旬由南方稻区迁人辽宁稻区,对水稻生长造成危害。2024年在吉林盐碱地稻区和吉林南部稻区都有一定发生,而且有一定扩大趋势。由于皮顷者稻飞虱来源于外地,只有密切监视田乎游间虫量,才能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一般是当田间虫量达每穴10头以上时进行防治。常用的药剂有50%杀螟硫磷乳油、50%巴丹可湿性粉剂、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杀虫双颗粒剂,8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和45%马拉硫磷乳油等。

问:水稻病虫害防治时间

1.苗床期最常见的三种病害是棉花腐烂病、立枯病和青枯病。水稻在低温下易发生棉花腐烂。棉腐水稻会大量消耗胚乳中的营养物质,不可能长成壮苗。防止棉花腐烂的窍门是在播种后浇水前,用氢氧化铜和三乙基磷酸铝防止棉花腐烂。
2.在返青的分蘖期,水稻会吸收大量的氮素,这也是最需要氮肥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植物的各个器官都很脆弱,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其中最主要的害虫是稻飞虱,最主要的睁悉病害是纹枯病。
3.稻飞虱主要发生在南方。这种害虫会破坏水稻的细胞组织,吸收养分,使稻穗难以生长。稻飞虱一旦爆发并持续销誉较长时间亏早段,就容易导致大面积减产。稻飞虱防治成熟,吡蚜酮、呋虫胺等新烟碱类杀虫剂对稻飞虱的杀虫效果较好。
4.在拔节期,中国南方最常见的害虫是二化螟和水稻螟虫。这两种虫害会导致水稻空瘪,稻穗变白,严重影响产量。这个时期的病害是稻瘟病,防治稻瘟病的最佳时间是稻穗断穗期前5-7天。使用传统农药稻瘟灵和吡嘧磺隆会有很好的效果。

问:防治稻飞虱用哪些农药好


生物防治

(1)保护利用自然天敌,调整用药时间,改进施药方法,减少施药次数,用药量要合理,以减少对天敌的伤害,达到保护天敌的目的。可采用草把助迁蜘蛛等措施,对防治飞虱有较好效果。

(2)放鸭啄食。[2][1][3]

油类防治

分蘖期的稻田,每667㎡用轻柴油或废机油0.5-1kg,拌潮沙30-40kg,均匀撒入田中,待油扩散后,用小棍或扫帚等震动稻株,将飞虱震落于水面,触油而死;乳熟期后,采用油水泼浇,即待油扩散后,用木勺舀田中油水,反复泼浇稻株基部,杀死飞虱。油类防治应注意在滴油前要保持田水3-5cm深,隔日后换清水。[2][1][3]

药剂防治

应用药剂防治要采取“突出重点、压前控后”的防治策略。防治适期是2龄若虫盛发期。常用药机有:扑虱灵(噻嗪酮),在低龄若虫盛期喷雾,药效长达1个月,且对天敌安全,是防治稻飞虱的特效药。异丙威(叶蝉散)、速灭威、混灭威等。水稻生长后期,植株高大,要采用分行泼浇的办法,提高药效。施药时,田间保持浅水层,以提高防治效果。[1][2][3]

药剂指导

抽穗期

在水稻孕穗期或抽穗期,2~3龄若虫高峰期,可用下列药剂:

58%吡虫·杀虫单可湿性粉剂52~86g/亩;

44%吡虫·井·杀单可湿性粉剂100~120g/亩;

20%吡虫·三唑磷乳油100—120ml/亩;

10%噻嗪·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50g/亩;

25%吡虫·辛硫磷乳油80~100ml/亩;

52%噻嗪·杀虫单可湿性粉剂80~100g/亩;

26%敌畏·吡虫啉乳油60—80ml/亩;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20g/亩;

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5~35g/亩;

48%毒死蜱乳油60~80ml/亩;

5%丁烯氟虫腈悬浮剂30~50ml/亩,对水50kg均匀喷雾。

问:防治稻飞虱的配方


1、对口农药。

防治稻飞虱宜选用噻嗪酮(扑虱灵)、敌敌畏+叶蝉散(或毒死蜱)等,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菊酯类农药及其复配制剂。据研究表明,稻田使用菊酯类农药能引起稻飞虱再度猖獗:

一是菊酯类农药常规剂量不能有效杀死稻飞虱或者只能杀死部分或大部分稻飞虱,且药效期短,不能持续保持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

二是菊酯类农药能刺激稻飞虱的繁殖力,增加产卵量,使得用药区的稻飞虱种群数量超过非用药区;

三是菊酯类农药大量杀死稻田蜘蛛和黑肩绿盲蝽等稻飞虱的主要天敌,使药后余生的稻飞虱及其后代失去天敌的控制作用,稻飞虱种群数量持续上升。同时,鉴于褐飞虱对吡虫啉类农药抗性已达高抗水平,为确保防效,必须坚决停止使用,啶虫脒与吡虫啉有交互抗性,也不宜推荐使用。

目前我国各稻区重点推广噻嗪酮(扑虱灵)、吡蚜酮等药剂防治稻飞虱技术。经各地试验表明,噻嗪酮(扑虱灵)不仅对稻飞虱低龄若虫有较好的控制作用,还可有效减少下一代成虫的产卵量,可作为防治稻飞虱长效药剂推广使用。在具体防治稻飞虱时,可采取速效(速杀性好)药剂与长效(持效期长)药剂相结合的防治对策,选用以下农药混合配方并注意交替使用进行防治:①敌敌畏+噻嗪酮(扑虱灵),②毒死蜱+噻嗪酮(扑虱灵),③叶蝉散+噻嗪酮(扑虱灵),④杀虫双+噻嗪酮(扑虱灵),⑤敌敌畏+叶蝉散。

2、稻丛基部(因稻飞虱多集中在基部为害);三是喷洒要均匀;四是施药时田间要保持一定水层(以保持5厘米左右的浅水层为好);五是补施药的田块应轮换喷施药剂;六是高温天气期间应避免中午施药;七是无水田块可选用敌敌畏拌细砂撒施防治(亩用80%敌敌畏乳油150毫升加少量水稀释后,用喷雾器喷入干细土20千克左右,拌匀后带防毒手套撒施,要现拌现撒)或以速效药剂为主进行防治。

稻飞虱属迁飞性害虫,可以随风雨远距离迁飞繁殖为害,稻飞虱具有暴发性和突发性,是我国和许多亚洲国家水稻生产的重要害虫。稻飞虱喜欢荫蔽、潮湿的环境,成、若虫一般群集在稻丛下部活动,在稻株茎基部刺吸汁液,同时排出大量蜜露,使稻丛基部变黑,叶片发黄干枯。雌虫用产卵管刺裂稻茎的表皮组织,将卵产于组织内。稻株被刺伤处常呈褐色条斑,严重时稻株基部茎秆腐烂,植株枯死,形成一团一团的“黄塘”、“落窝”现象,常造成大片水稻枯黄倒伏,对产量影响极大,轻者减产20~30%,严重时可减产50%以上,甚至造成颗粒无收。

问:稻瘟灵能和阿维菌素混用吗

可以混用。消灭水稻病害,特别是防治纹枯病可选择戊唑醇、井冈霉素,防治稻瘟病可用稻瘟灵能和阿维菌素混合使用、三环唑等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与钻心虫推荐使用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杀虫双等,防治稻飞虱可选用吡蚜酮、氟啶虫胺腈等药剂的用药建议。由于稻飞虱主要群集在稻丛基部刺吸,喷施药剂时要注意尽量喷到水稻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