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二化螟防治方法(水稻二化螟危害症状)
二化螟:俗称钻心虫、蛀秆虫,属磷翅目,螟蛾科。
是我国水稻主要害虫之一。从分布情况上看,从南到北都有分布。以往以江南稻区较为严重,但现已波及到东北,而近几年就有加重的趋势。二化螟除了危害水稻外,还危害玉米、小麦等作物。
一、症状识别
水稻二化螟主要以幼虫钻蛀稻株,取食叶鞘、穗苞和茎秆等。在不同生育期受害后形成不同的危害症状。较为典型就是“枯心”和“白穗”,对水稻的产量影响比较大。由于二化螟属于钻蛀性害虫,叶鞘受到侵害后形成鞘叶枯萎,幼苗期和分蘖期受到侵害后会造成枯心,在孕穗期受到侵害后会造成枯孕穗,抽穗期受到侵害后会造成自穗,而到黄熟期则会造成虫伤株。
进贤文港农户5月12日拍摄,水稻枯心泛黄
二、特征识别
二化螟的一生可以分为成虫、卵、幼虫以及蛹这四个主要阶段,其中只有在螟虫处于幼虫阶段时才会对稻茎造成危害。其形态特征是一种多足型幼虫。
1,成虫雌蛾体长12-.15毫米,翅展25~31毫米,头和胸部为黄褐色,前翅黄褐色,后翅白色,有绢丝状反光,翅面有较少小黑点。雄蛾体长10-12毫米,翅展20~25毫米。头和胸的背面为淡黄色。前翅为黄褐色或是灰褐色,前翅接近长方形,后翅为白色,翅外缘有约7个左右小黑点,但翅面上却是一些不规则的褐色小点。
2,卵卵粒扁平,呈椭圆形,卵块排列如鱼鳞状,上面覆盖一层透明的胶质物。卵块初始为乳白色,之后逐渐变成黄色、黑褐色,接近孵化时变为黑色。
3,幼虫体为淡褐色,背面有5条紫褐色纵线。幼虫一般为6龄。
4,蛹为圆筒形,额中间呈圆形突起状。化蛹初期为淡黄色,背上有5条棕色纵纹,后转为棕色至绛紫色,纵纹逐渐消失。
进贤文港,虫害基数爆发
三、发生规律
1,生活史在我国,二化螟一年发生1-5代。不过,发生代数却因不同地区的温度差异而有所不同。例如,华南地区一年约发生4~5代,华中地区一年约发生3代,东北地区一年约发生1~2代,其中黑龙江为每年一代。其特性主要是以幼虫在寄主根茬或茎秆中越冬,待到第二年春季,温度和湿度相宜时,越冬幼虫从根茬或茎秆中钻出转到地面根茬或杂草上,寻找到适宜的场所进行蛹。我省南部地区羽化出成虫的时间大约为7月中旬,雌成虫产卵期一般从7月下旬开始,卵期为1周左右。雌成虫在水稻上产卵,当孵化出幼虫后,也就是2龄幼虫时,开始蛀人稻株内实施危害,并一直持续到水稻成熟及收割。
2,生活习性成虫一般为昼伏夜出,大多在下午和傍晚羽化,并在晚间与次夜交尾,交尾后2天产卵。雌成虫一般选择在叶色浓绿、植株高大、长势繁茂的稻株上产卵。每头雌成虫通常可产卵150~200粒,每50粒左右为一卵块。成虫白天基本潜伏于稻丛或杂草中,夜晚出来活动。成虫趋光性较强,一般灯光下就会诱到许多成虫,其中雌成虫居多。幼虫经过孵化后,通常会沿着稻叶向下爬行或是吐丝下垂。初孵的幼虫有群集特性,大多集中在叶鞘内实施危害,因而造成枯鞘。待幼虫达到2龄时,开始蛀入稻株内实施危害,造成分蘖期枯心,抽穗期白穗。
分蘖期稻株枯心
四、发生条件
1,气候气候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发生时期、发生数量以及危害程度。一般温度较低的丘陵和山地以及温暖湿润的平原地带,发病较重,而且时间提前,反之则发病率偏低,危害也轻。高温与低温天气都会影响到卵的孵化和蛹的羽化,干旱也是一样,当稻田持续高温在35℃以上时,会造成80%左右的幼虫死亡。
2,品种水稻品种也会影响到二化螟的生长发育及危害程度。取食杂交水稻的幼虫在发育上要比取食常规水稻快4~5天。一般情况下,杂交水稻重于常规稻,籼稻重于粳稻,高大茂盛的水稻重于叶片窄短、秆矮、分蘖中等的水稻。
3,栽培栽培制度同样会影响到二化螟的发生与危害。在播种、移栽较晚的地区,因利于越冬幼虫的化蛹和羽化,虫量较多,故而发病较重。一些地区由于施肥不当,氮肥过量,导致植株生长过旺,也是虫害严重的原因之一。
4,天敌二化螟有很多天敌,其数量的多少也影响着二化螟的危害程度。其主要天敌包括有寄生蜂、寄生蝇、寄生菌和线虫等,这当中最重要的要属寄生蜂。所以,保护和利用天敌也是防治二化螟的重要措施之一。
南昌县病虫情报,二化螟重于常年
五、防治技术
1,消除虫源在秋后或是早春及时将水稻根茬、茎秆进行集中清理焚毁,同时通过土壤翻耕来降低虫源数量。
2,深水灭蛹由于二化螟大多在离水面不高的叶鞘和茎秆中化蛹,因而可在幼虫老熟和蛹期,现行排水落干,以降低在稻株中化蛹的部位后,再进行15~20厘米的深水灌溉,以此可消灭一部分虫蛹,减少羽化成虫的数量,从而降低幼虫的危害。
3,及时拔除被害病株要随时检查虫情,一旦发现被害病株马上拔除,并及时处理。此法不仅能够减少虫源数量,而且还能有效防止幼虫转株危害。
4,药剂防治对于此类害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钻蛀前进行防治。防治方法一般应全田喷药。针对具体情况,可以每亩选用: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25-35克,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15毫升,或729克/升丙溴磷乳油60-90毫升,或480克/升毒死蜱乳油100-150毫升,或10%阿维*甲虫肼悬浮剂80-100毫升。但是一旦病害发生情况较重,那么可以每亩选择使用浓度为1.8%的阿维菌素或是浓度为2.0%的阿维菌素。在十天之后继续喷施,效果较好。
“局部抗性”,“局部爆发”成为近年来病虫草害的防治痛点,江苏安徽地区的稻瘟病连续2年泛滥成灾,湖南湖北江西地区的钻心虫成了老百姓心中说不出的痛,辛辛苦苦的血汗钱欢欢喜喜的去买药,结果换来的却是一般一般再一般的效果,于是找零售店老板,找批发商,找厂家,找来找去结果就是“抗性”!!!
如何解决抗性问题,如何解决目前市场上普遍用药防治钻心虫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云众地将不断努力,整合优势资源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透露点小秘密:
云众地特别推出钻心虫特效药剂
——“特思螟”,爆品强势来袭!特效钻心虫防治药剂,乳油,效果比10%阿维菌素水分散粒剂好,期待示范推广,详情加咨询: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