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腐烂病用什么药(白菜腐烂病用什么药治)
用少量生石灰撒到土壤里面大白菜腐烂主要是因为得了萎蔫病和软腐病。
1、萎蔫病:发病初期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0%的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的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2、软腐病:一是及时防治蚜虫、菜青虫、小菜蛾及地下害虫。二是发病初期用72%的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叶面喷施,喷药以病株及周围植株为重点,并注意喷洒接近地面的叶柄及茎基部,发病严重时可用敌克松700倍液灌根。白菜烂根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引起此病的原因有很多种,有生理性病害引起的沤根,也有病理性的如软腐病引起的烂根。这与雨水过多、土壤湿度大、气温忽高忽低都有很大关系。白菜属于喜冷凉蔬菜,生长适宜的温度为10℃~22℃,不耐热,气温超过32℃时,光合作用很弱而呼吸作用增强,生长十分衰弱。白菜属于喜湿蔬菜,整个生长期要求湿润的土壤条件,尤其是大白菜在莲座期和包心期不能缺水。白菜也不耐涝,长期渍水也会沤根死亡。因为在高温季节,如遇连续阴雨,土壤充满水分,缺乏氧气,白菜的根部无氧呼吸,会导致根部细胞死亡。幼苗发病时,茎基部水浸状,烂根,倒伏,星猝倒状。成株发病时,多先是外叶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继而渐由外叶开始枯死。根部变褐腐烂,根部中间缢缩,下部消失,只留上半部。防治要点:⑴选择地势高或平坦地种植。⑵避免十字花科蔬菜连作。⑶发病地最好改直播为育苗移栽。⑷严防大水浸灌和灌水后及雨后田间积水。⑸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剂防治,可用72%72%霜脲.锰锌1000倍液,或15%恶霉灵400倍液,灌根或喷淋植株茎基部及周围土壤。恶霉灵和氟菌
霜霉威都能有效防治白菜烂根病白菜唻干的话就应该很少浇一些水。通过。平时的光合作用一定会让白菜茁壮成长的。白菜烂根有多种原因:
(1)播种过早,采用平畦播种,管理粗放,前期干旱,后期大水漫灌,或遇伏雨后未把畦内积水排去,造成大白菜沤根。
(2)施肥不均及肥料未充分腐熟。
(3)长期在一块土地种植大白菜,土地在冬天未深翻,土地得不到冻化、休养,土壤里积存着软腐病菌。
(4)逢多日阴雨,天气突然放晴,地面蒸熥,也是造成大白菜烂根的原因之一。
发现白菜烂根时,要及时清除病株,如当地有“生石灰”,可撒在病株周围。如少数大白菜烂根要及时防治,以防蔓延。常用乾农“根尚雅”灌根就行,用法请产品说明书操作。白菜烂根发病初期喷药,常用药剂有百分之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至4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液,百分之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百分之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至750倍液。每隔7至10天喷1次,连续喷2至3次。
白菜烂根大多是浇水过多,要减少浇水,施用碧卡菌肥加根聪聪生根剂。
白菜腐烂打什么药大白菜内部黑斑点,主要是病毒引起的病毒病,一般到后期病状明显且严重,目前没有较好的控制药物;这些黑斑点也可能是感染了灰星病,这可以用代森锰锌等药剂防治。这两种病由于发生在大白菜内部,比较难防治。大白菜由外向内干瘪腐烂,这有几种形式,一种是生理性的,另一种是病理性的。生理性的又可分几种情况,一种是因土壤干燥大气湿度低、冻害,大棚内的还因土壤返盐等引起的,这需要浇水防冻,大棚还需要淋水降盐;另一种是土壤中缺少某种微量元素如钙、锰等,这会造成大白菜内部叶片外缘枯瘪腐烂,这叫大白菜干烧心病,可从莲座期开始用每7至10天向心叶喷洒0.7%氯化钙和适当比例的萘乙酸混合液,共喷3~5次补钙;或在苗期、莲座期、结球包心期各喷一次0.7%硫酸锰补锰,每亩喷50升。病理性的主要是由软腐病菌在根基部侵染后先危害外部叶片的基部造成干瘪腐烂,也可在大白菜内部先侵染危害造成内部腐烂,此病一般有一股难闻的臭味,可在莲座期查看发病情况,在发病初期每隔一星期喷施一次,连喷2——3次,药剂可用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或用72.2%普力克800——1000倍液,或用77%可杀得400倍液。这些药液也可浇灌病株和周围的健株,每株0.25–0.5公斤。进入10月份以来,大白菜的生长已进入到结球盛期,现阶段是大白菜丰产丰收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软腐病大面积发生的时期。常见的病症有三种:茎基腐烂、烂葫芦和叶片腐烂。
1.茎基腐烂:最初发生在大白菜的叶柄基部,发病初期呈水浸状,出现椭圆形斑后逐渐扩大变软,呈暗灰色,最后叶片完全烂掉,发出臭味(这是区别于黑腐病的典型特点)。当白菜大部分叶片被侵染发病后整个植株折倒而死亡。这种腐烂由于叶柄干缩不产生霉状物。
2.烂葫芦:软腐病菌从幼苗的根部直接侵入。除部分幼苗枯死外,大部分被害幼苗仅叶色发深,使整株生长迟缓,到包心期遇大水漫灌或连阴雨天气使根部出现缺氧时,大白菜的短缩茎(俗称:疙瘩或葫芦)髓组织腐烂发出臭味。发病初期,晴天中午叶片萎蔫,早晚恢复,持续几天后,植株外叶平贴地面,心叶或叶球外露而死亡。
3.叶片腐烂:病菌由叶柄或叶片边缘或叶球顶部的伤口侵入向下蔓延。多数是大白菜叶球叶片被害虫危害以后,被害软叶呈黏滑软腐状,破裂并露出心叶,最后整个叶球腐烂。
软腐病发病条件:软腐病病菌主要来源于土壤,通过雨水、灌溉水从植株的伤口侵入。这些伤口包括人为的田间作业(折断叶片)、虫伤及白菜本身的自然裂口,在生长期久旱遇雨,蹲苗过度,深耕伤根,浇水过量造成地面积水土壤缺氧,都给病菌侵入提供了有利条件。据试验,白菜在不同生育期伤口愈合速度不同:苗期伤口24小时愈合;而莲座期后72小时伤口才能愈合,所以这时期发病重。
在防治上,广大菜农首先不要大水漫灌,减少地表积水时间,追肥适量,顺水施肥。浇水前及时将发病植株拔除,带离出菜田深埋。将病原处用生石灰或杀菌药剂农抗751等灌入后踏实,减少再次顺水蔓延侵害其它植株。
其次是用药剂防治:第一,可选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000倍液或新植霉素20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喷药时可配入磷酸二氢钾每亩200克。软腐病菌喜偏碱环境,在防治时可加入食醋每亩500~800毫升,有利于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第二,用菜丰灵每亩100~150克加水50公斤,喷洒1~2次或用农抗751每亩2.5~5升随水滴入菜田。第三,可用白菜防腐包心剂每15克对水15~20公斤,在白菜生长期及包心期各喷洒一次,能增强其抗寒、抗旱、抗病能力,同时对白菜的软腐病、黑腐病、霜霉病、病毒病等病害有显着的预防作用。第四,用菌毒毙1500倍液叶面喷施,间隔8~10天喷1次,连喷2次。
为降低软腐病的发病率,来年再种大白菜时,广大菜农还应注意选用抗病品种,一般长筒型白菜较包头菜抗软腐病;轮作倒茬,适当晚播;半高垄种植,减少田间作业次数及人为的创伤和机械损伤。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