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锈病的主要症状
小麦锈病症状及其防治
小麦锈病是小麦上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常常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不良影响。其主要症状包括:
1.叶面出现***或橙色小斑点
这些小斑点通常呈现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为1-2毫米,边缘清晰。在叶片的上表皮上,这些小斑点通常是***的;在下表皮上,它们通常是橙色的。
2.斑点扩大并融合
叶面上的小斑点会逐渐扩大,相邻的小斑点会融合成大的斑块。这些斑块通常呈现不规则形状,边缘模糊。
3.叶片变黄、卷曲、变脆
随着病害的进一步发展,叶片会变黄,卷曲,变脆。如果不及时防治,叶片最终会枯死。
那么,如何防治小麦锈病呢?
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
选择抗小麦锈病的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地减少病害的发生。当前市场上已经有不少抗病品种可供选择,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2.进行药剂防治
如果小麦锈病已经发生,可以使用药剂进行防治。当前市场上有不少有效的药剂可供选择,但是在使用药剂时,农民需要注意药剂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加强管理
加强小麦的管理,包括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保持田间通风,减少病害的传播。及时发现病害发生的迹象,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防治。
小麦锈病是一种常见的小麦病害,农民需要加强对其的防治。以下是一些与小麦锈病相关的问题,供大家参考:
问题拓展
答案:小麦锈病的发生与气象条件有一定的关系。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病害易于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农民需要更加注意病害的防治。
答案:小麦锈病的防治可以使用化学药剂,但是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
答案:小麦锈病对小麦的产量有较大的影响。病害的发生会导致小麦叶片受损,光合作用能力下降,从而影响小麦的生长和发育,导致产量减少。
答案:小麦锈病的发生与土壤有一定的关系。土壤中的病原菌和病害的发生密切相关。在农民进行小麦种植时,需要注意土壤的处理和管理,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答案:小麦锈病的防治需要注意农药的剩余期限。过期的农药使用效果不佳,甚至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使用农药时,农民需要注意农药的剩余期限,及时更换。
答案:小麦锈病的发生与小麦品种有关。不同品种对小麦锈病的抗性不同,一些抗病品种可以有效地减少病害的发生。在进行小麦种植时,需要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
答案:小麦锈病的发生会导致小麦流失。病害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和发育,导致小麦产量减少,从而使农民的收益降低。
答案:小麦锈病的防治需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在使用药剂防治时,需要注意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关拓展:
问:请问老师,小麦锈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小麦条锈病发病部位主要是叶片,叶鞘、茎秆和穗部也可发病。初期在病部出现褪绿斑点,以后形成鲜***的粉疱,即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长椭圆形,与叶脉平行排列成条状。后期长出黑色、狭长形、埋伏于表皮下的条状疱斑,即冬孢子堆 。小麦叶锈病发病初期出现褪绿斑,以后出现红褐色粉疱。夏孢子堆较小,橙褐色,在叶片上不规则散生。后期在叶背面和茎秆上长出黑色阔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埋于表皮下的友州冬孢子堆,蠢桥其有依麦秆纵向排列的趋向。
小麦秆锈病为害部位以茎秆和叶鞘为主,也为害叶片和穗部。夏孢子堆较大,长椭圆形至狭长形,红褐色,不规则散生,常全成大斑,孢子椎周围表皮撒裂翻起,夏孢子可带告猛穿透叶片。后期病部长出黑色椭圆形至狭长形、散生、突破表皮、呈粉疱状的冬孢子堆。
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小麦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抗病品种合理布局。
常用药剂有三唑酮、烯唑醇、丙环唑等,如果喷打一遍过后,如不理想,隔5-7天,继续喷施,严重的地块喷施3遍或以上即可
谢谢好评!
问:小麦锈病有什么特点?怎样防治?
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根据发病部位和病斑形状又分为条锈、叶锈和秆锈三种。小麦锈病在全国主要麦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轻者麦粒不饱满,重者植株枯死,不能抽穗,历史上曾给小麦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一般发病越早损失越重。
(1)症状历历识别
“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短褐斑”,这是区别三种锈病的口诀。条锈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鞘、茎秆和穗部也可发病,初期在病部出现褪绿斑点含烂让,以后形成***粉疱,即夏孢子堆,呈长椭圆形,与叶脉平行排列成条状;后期长出黑色、狭长形、埋伏于表皮下的条状疱斑,即冬孢子堆。叶锈病初期出现褪绿斑,后出现红褐色粉疱(夏孢子堆),在叶片上不规则散生,后期在叶背面和茎秆上长出黑色椭圆形、埋于表皮下的冬孢子堆。秆锈为害部位以茎秆和叶鞘为主,也可为害叶片及穗部。夏孢子堆较大,长椭圆形至狭长形,红褐色,不规则散生,常合成大斑;后期病部长出黑色、长椭圆形至狭长形、散生、突破表皮、呈粉疱状的冬孢子堆。
(2)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夏孢子和菌丝体)在小麦和禾本科杂草上越夏和越冬。越夏病菌可使秋苗发病。春季,越冬病菌直接侵害小麦或靠气流从远方传来病菌,使小麦发病;发病轻重与品种有密切关系,易感病的品种发病较重。春季气温偏高和多雨年份,植株密度较大,以及越冬病菌量或外来病菌较多时,易发生锈病流行。
(3)防治措施
一是选用抗(耐、避)病品种。二是药剂拌种。用粉锈宁按种子重量0.03%的有效成分拌种,或12.5%特谱唑按种子量0.12%的有效成分拌种。三是叶面喷药。发病初期每666.7米2用20%粉锈宁乳油30~50毫升,或12.5%特谱谈局唑15~30克,对水均匀喷雾防治。
问:小麦锈病的主要症状
1.农业防治
(1)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这是防治小麦锈病的基本措施。
(2)小麦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
(3)搞好大区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切断菌源传播路线。
2.药剂防治
(1)对秋苗常年发病较重的地块,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100克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每50公斤种子用要60克拌种。务必干拌,充分搅拌均匀,严格控制药量,浓度稍大影响出苗。
(2)大田防治,在秋季和早春,田间发现病中心,及时进行喷药控制。如果病叶率达到5%,严重度在10%以下,每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或20%粉锈宁乳油每亩40毫升,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亩30克,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每亩用药15~30克,对水50~70公斤喷雾,或对水10~15公斤进行低容量喷雾。在病害流行年如果病叶率在25%以上,严重度超过10%,就要加大用药量,视病情严重程度,用以上药量的2-4倍浓度喷雾。
问:小麦锈病的症状与诊断
(1)小麦条锈病发病部位主要是叶片,叶鞘、茎秆和穗部也可发病。初期在病部出现褪绿斑点,以后形成鲜***的粉疱,即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长椭圆形,与叶脉平行排列成条状。后期长出黑色、狭长形、埋伏于表皮下的条状疱斑,即冬孢子堆。
(2)小麦叶锈病发病初期出现褪绿斑,以后出现红褐色粉疱(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橙褐色,在叶片上不规则散生。后期在叶背面和茎秆上长出黑色阔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埋于表皮下的冬孢子堆,其有依麦秆纵向排列的趋向。(3)小麦秆锈病为害部位以茎秆和叶鞘为主,也为害叶片和穗部。夏孢子堆较大,长椭圆形至狭长形,红褐色,不规则散生,常全成大斑,孢子椎周围表皮撒裂翻起,夏孢子可穿透叶片。后期病部长出黑色椭圆形至狭长形、散生、突破表皮、呈粉疱状的冬孢子堆。
三种锈病症状可根据其夏孢子堆和各孢子堆的形状、大小、颜色着生部位和排列来区分。群众形象的区分3种锈病说:“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成个大红斑。”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