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霉病是土壤缺少什么
很多的番茄茄子甜菜草莓黄瓜西葫芦主要是茄科和瓜果类的
如何防治灰霉病?防治葡萄灰霉病应采取以下措施:
(1)清洁果园:
病残体上越冬的菌核是主要的初侵染源,应结合其他病害的防治,彻底清园并搞好越冬休眠期的防治工作;春季发病后,应仔细摘除和销毁病花穗以减少再侵染菌源。
(2)加强果园管理:
控制速效氮肥的使用,防止枝梢徒长,抑制营养生长,对过旺的枝蔓进行适当的修剪,或喷施生长抑制剂,搞好果园的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等,有较好的预防灰霉病的效果。
(3)及时防治害虫:
防治害虫可减少果粒伤口,使灰霉病不易侵染果粒。
(4)药剂防治:
第一,土壤消毒,培育健苗。
选地势较高、易排水的地块作高畦育苗,苗床湿度不宜过大。旧苗床必须用药剂进行床土表面灭菌,可用6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0%福·异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表面喷洒。育苗期间及番茄定植前喷撒5%百菌清粉尘每667米221千克,确保无病苗进棚。
第二,棚室消毒。
收获后和种植前彻底清除棚室内的病残体,并对棚室进行消毒处理。生产棚室定植前每667米2用6.5%甲霜灵粉尘21千克,或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福·异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对棚膜、地面、架材和墙面进行表面灭菌。
第三,物理防治。
在药剂蘸花或涂抹后的7~15天,上午或中午气温较高、空气湿度相对较低时,摘除幼果上残留的开败的花瓣,带出保护地销毁。发病后及时摘除病果、病叶和侧枝,集中烧毁或深埋,同时进行喷药保护。
第四,农业防治。
加强通风换气,调节温、湿度,避免结露。下午棚温保持在25~20℃,棚温降至20℃关闭通风口以减缓夜间棚温下降,夜间棚温保持在15~17℃;阴天要注意保温,但也要适当打开通风门换气。浇水宜在上午进行,避免在阴天浇水。
第五,药剂防治。
在配好的蘸花药液里加入0.2%~0.3%的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或50%福·异菌可湿性粉剂,或65%甲硫·霉威可湿性粉剂后进行蘸花或喷花。在花期和果实膨大期每667米2用65%甲硫·霉威可湿性粉剂21千克喷粉防治,7~10天1次,共3~4次。也可采用一些生物农药,如木霉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武夷菌素水剂150倍液等。斜纹夜蛾是一种食性很杂的暴食性害虫,在茄果类蔬菜中主要危害番茄。刚孵化的斜纹夜蛾幼虫常常群集于卵块的附近啃食叶肉,将叶背上的叶肉啃食成纱网状,仅留下表皮和叶脉;2龄以后开始分散为害,而5~6龄期为暴食期,每头幼虫可为害7~10个果实,占幼虫总食量的96%。被为害后的番茄不能食用,故严重影响产量。
斜纹夜蛾在华南地区可终年繁殖,无越冬问题;长江流域的虫源极有可能是从南方迁移而来。在浙江省,斜纹夜蛾一年可发生5~8代,并于7~9月间盛发。斜纹夜蛾发育最快的温度为29~30℃,8月下旬为害最为严重,故称为高温害虫。斜纹夜蛾成虫于夜间活动,有较强的飞翔能力,一次可飞数十米远,高达10米以上;成虫有趋光性,并对糖、醋、酒液及发酵的胡萝卜、麦芽、豆饼、牛粪等有趋性。卵多产于叶背面,每头雌成虫平均产卵3~5块,每块有卵100~200枚,在平均气温25℃时,卵期5~6天。幼虫共6龄,初孵化的幼虫群集食叶肉,并留下表皮和叶脉,在田间很容易观察到,4龄以后的幼虫进入暴食期,并多数于傍晚出来为害。
对斜纹夜蛾的防治主要采用以下3条措施:
(1)诱杀成虫。
诱杀的方法主要是采用黑光灯捕杀,或用糖醋液诱杀: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90%敌百虫1份调匀。近年来,利用性诱捕器诱杀斜纹夜蛾雄蛾技术已经普遍推广。
(2)采摘卵块和人工捕捉幼虫。
可利用成虫集中产卵的特点,采摘卵块;也可利用1~2龄幼虫群集为害的特点,摘除卵块;还可采用人工捕捉大龄幼虫的方法。将上述摘除的卵块或幼虫集中销毁。
(3)药剂防治。
可用10%安绿宝1500倍液,20%除虫脲悬浮剂1500~2000倍液,5%抑太保+5%卡死克乳油1000~1500倍液,5%锐劲特1500~2000倍液,10%除尽悬浮剂1000~1500倍液,52.25%农地乐乳油1000~1500倍液,0.5%蔬果尽乳油500倍液,25%搏杀特4000倍液,8010杀虫菌500~800倍液,25%杀虫双水剂500倍液+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48%乐斯本乳油800~1000倍液等。药剂防治的时间应掌握在1~2龄期,3龄以上的幼虫分散蛀入果内,防治效果大大下降。(1)加强栽培管理。实行轮作,栽种前进行土壤消毒,同时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将种苗浸泡10~12分钟然后再栽种。栽植时不宜过密,生长期间不要偏施氮肥。盆栽宜每年换一次新的培养土。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枝、芽和带病的花蕾,然后喷洒50%代森铵800~1000倍液。喷药重点除患部外,还有土壤表面。每隔15天左右喷一次,连续喷2~3次,即能取得良好防治效果。要提高对灰霉病的控制水平,除前边提到的摘除衰老及有病器官、调温控湿、合理浇水施肥、科学用药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①前茬拉秧后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及残体;②发病较重的棚室移栽前用10%速克灵烟剂每亩1~2千克熏闷12~24小时,还可用50%速克灵或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40%施佳乐悬浮剂600倍液仔细喷洒地面、墙壁、棚膜、立柱等进行表面灭菌;③有条件的可用自控臭氧消毒常温烟雾施药机释放臭氧对空棚进行全面消毒灭菌;④采用高垄地膜覆盖和搭架栽培,配合滴灌、管灌等节水措施;⑤移栽后和开花前5~7天,分别叶面喷洒0.136%碧护(赤霉酸、芸薹素内酯、吲哚乙酸的混配剂)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和~倍液,提高抗低温冻害及抗病能力。病重棚于春茬拉秧后进行太阳能土壤消毒(方法见根结线虫部分)也很有效。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