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茶园管理技术,茶园管理技术培训方案?

2024-06-30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597 次
茶园管理技术,茶园管理技术培训方案?

茶园管理技术是保证茶叶生产质量和产量的重要环节。在茶叶种植过程中,茶园管理技术的科学运用可以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同时也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达到绿色环保的效果。

茶园管理技术的应用

茶园管理技术是指在茶叶生产过程中,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调整茶树生长环境和茶园生态系统,提高茶树的生长质量和产量。茶园管理技术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土地准备和茶树选种:选择适宜的土壤和茶树品种,为茶叶生产提供优质的物质基础。
  • 茶树修剪和整形:通过精细的修剪和整形,控制茶树生长方向和分支数量,使得茶树的生长更加健康。
  • 施肥和灌溉:科学合理的施肥和灌溉可以提高茶树的养分吸收和利用效率,从而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保证茶叶的绿色环保。
茶园管理技术培训方案

茶园管理技术的运用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实践经验,对于广大的农民来说,茶园管理技术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茶园管理技术培训方案的建议:

  • 课程设置:包括茶树种植技术、茶树修剪和整形技术、施肥和灌溉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根据不同的学员需求进行个性化课程设置。
  • 培训形式: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既可以通过网络视频课程进行学习,也可以组织实地观摩和实践操作。
  • 培训师资:培训师资需要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可以邀请行业内专业人士和茶园管理技术高级工程师进行授课。

提高茶叶产量需要科学的茶园管理技术,包括土地准备和茶树选种、茶树修剪和整形、施肥和灌溉等方面,同时还需要对茶树的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

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需要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同时还需要科学的施肥和灌溉,提高茶树的养分吸收和利用效率,增强茶树的抗病性。

茶园管理技术的科学应用可以提高茶叶的品质,包括茶叶的香气、滋味、色泽等方面。茶叶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茶叶的市场竞争力和价值。

茶叶生产中常用的农药

茶叶生产中常用的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其中,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茶树的害虫,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茶树的病害,除草剂主要用于清除茶园中的杂草。

农药的百科知识

农药是一种用于防治农业害虫、病害和杂草的化学物质。农药的使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但同时也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使用,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作物的安全和绿色生产。

参考来源:
  • 《茶园管理技术手册》
  • 《农药使用手册》
  • 《茶叶生产技术指南》

问答拓展:茶园管理技术,茶园管理技术

良种新茶园建立以后,要使茶树茁壮成长,根深叶茂,达到速生高产,持续增产的目的,关键在于全面落实茶园管理技术措施,每年进行经常性的管理エ作。
根据茶树各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外界环境条件的不同要求,采取适当措施,不断改造茶园土壤和环境条件以及茶树本身,使茶树内因和外因互相适应,发展其速生高产郑禅兆作用。
-、保护全苗
1、耕锄培土
新植茶园于当年1011月间,在苗距三寸范围内,用手拨草,以免锄草伤根,影响成活,三寸以外的地方,浅耕12寸,在1尺以外的行间深耕45寸,并以茶行为中心理成1尺宽,12寸高的畦。
茶园管理技术
2、遮荫护苗
在茶行的空处间种满园花、苕子或高杆绿肥,能起冬季防霜防风保水的作用。
3、引水灌溉
有水源条件的地区,在干旱严重的24月间,引水灌溉12次。
4、防止牲畜踩踏
发展新茶园的地方,要利用空地集中放牧,同时要固定专人管理等,严防牲畜践踏。
5、防治地下害虫
幼龄茶园12年生的茶苗,易遭蛴螬咬根喊租、大蟋蟀及地老虎咬苗,发现有虫危害,及时用杀虫剂进行防治。
6、补植缺株缺行
对新植茶园进行检查,缺株断行严重的每亩不足800株的茶园,次年67月,进行补植。
茶园管理技术
ニ、茶园土壤管理
土壤是茶树生长的基础,是***茶树必要的水分和养分的基地。
茶树生长发育好坏直接取决袭首于土壤的性状。
为了要获得茶叶速生丰产,就必须处理好茶树与土壤的相互关系,处理好用地和养地的关系。

问答拓展:种植茶叶与管理

一、新茶园建设
  1,园地规划:我镇是典型的山区农业镇,新茶园规划要因地制宜,一般选择海拔高度1200—1800米之间、土地集中连片、土层深厚、肥沃,周围植被良好,气候温和,坡度适中,交通便得的地方作为新茶园。
  2、园地开垦:沿等高线开挖水平台地,台面宽2米,台距1.5米左右,道路、排灌系工程、绿化带、场部(茶厂)要合理布局,园间有一定的植被。
  3、茶树良种繁育技术:一般采用短穗扦插和茶籽起直播两种方法,短穗扦插法采用半木千质化的一年生枝条作插穗,穗长5厘米,带一叶一腋芽,苗床采用黄壤卫生土,苗床保持湿润、遮阴,于6—11月份扦插,一龄茶苗出圃定植;茶籽直播法即采用完成成熟的茶籽鲜果直播。
  4,茶树种植技术:挖种植沟深80厘米,宽60厘米,施足底肥,一般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或100公斤复合肥,采用单株定植方法,株距40厘米,亩植2000株左右,定植时间在6—8。
  二、茶园管理
  1、幼龄茶园管理:常耕锄培土,防止牲畜踩踏,防治病虫害,补植缺株缺塘,保证全苗,进行定型修剪,培养理想的茶蓬。
  2、投产茶园的管理:冬季深翻,一般深翻15厘米左右,施足底肥,亩施农家肥1500公斤或复合肥50公斤;进行整型修剪,使好洞茶树保持一定的树型高度和茁状的发芽面,巧施追肥,每结束一次采摘,及时进行叶面喷施,常用磷酸二氢钾或其他叶面肥。加强病虫草害防治,我县采摘期发生虫害较重的是小绿叶蝉,一般先用高效无毒茶叶专用农药(如安纳A0—18等),禁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如六六六、DDT、甲胺磷、敌敌畏、乐果等),冬季喷施波尔多液进行封园,保持茶园丰产稳产。
  3、采摘技术:采摘方法有留一叶采摘法、留二叶采摘法、留鱼叶采摘法三种,鲜叶标准分为五级,即一级:多为一芽一叶及少数一芽二叶组成,芽叶整齐,鲜嫩度好;二级:主要由70%的一芽二叶和30%左右的一芽三叶组成;***:由一芽二叶和一芽三叶各占一半;四级:由较粗的一芽三叶和细嫩单片对夹叶各占一半;五级:主要由粗老单片,对夹叶,芽叶比重极少,鲜叶贮运中要做到采下的鲜叶及时松散地放入茶萝中,防止发热变红。
  三、低产茶园的改造技术
  低产茶园是批单位面积产量低的茶园,在我县单产低于30公斤的茶园属于低产茶园,应作为改造提高对象,造成低产的主要原因是:
  ①老茶园树势衰老,新茶园栽种质量差,幼期失管;
  ②生态条件不适宜;
  ③开垦质量差,肥培管理差;
  ④病虫草害发生严重等。
  四、改造技术要点为:
  1、改土:冬季深耕15—20㎝,进行客土培园,重施底肥,一般亩施1000—1500公斤农家肥或复合肥40—50公斤,套种绿肥。
  2、改树:包括树冠改造和根系改良,树冠改造一般采用深修剪、重修剪或台刈,深修剪剪去树冠表层的三分之一,重修剪剪去植株高度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台刈高度距地面15㎝左右,即根颈处;根系改良,以深耕方式断梁袜轮伤部分衰老的茶树根系,促其再发新根群,于根系旺盛生长前的9—10月间进行,或在树冠改造的同时,结合增施有机肥或茶树专用肥进行。
  3、改园:重新补植缺株橡信断行部分,改换劣质品种,整修梯坎,套种绿化树种,恢复成密植丰产园。
  4、加强常规管理,提倡病虫草害防治采用物理、生物、农艺等方面的措施,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如六六六、DDT、草甘磷、甲胺磷、敌敌畏、乐果等)逐年向无公害茶园转化。
  五、无公害茶生产技术
  无公害茶是指不含污染物质或即使含有少量污染物质,但低于规定的允许标准,对消费者没有公害的茶叶的总称,它包含低残留茶、绿色食品茶(***和A***)、有机茶三类茶叶,这三种茶虽属无公害茶,但三者的生产依据、标准不一样,它们之间仍有较大的区别。
  1、生产和加工的依据不同,绿色食品(茶)是根据我国绿色食品生产、加工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的,低残留茶则是根据当前欧盟提出的农药残留标准而进行生产的;而有机茶的生产和加工标准是根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的基本准则而制定的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
  2、生产和加工的标准不同,绿色食品(茶)***和低残留茶的生产过程中允许使用高效低毒化学农药,也允许使用化学肥料,但产品中的残留必须符合我国农药残留标准,而有机茶和绿色食品(A***)的生产过程中则禁止使用一切人工合成的农药、化肥和生长调节剂,而只能使用有机肥或生物农药,产品中不得含任何数量的农药和化肥残留。3、管理方法不同,绿色食品的颁证是由我国农业部和各省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对生产基地环境检测和质量认证,证书有效期为三年,低残留茶目前尚无管理系统和颁证制度;有机茶的颁证是由IFOAM认定的单位才有资格进行。我国有机食品的最高管理部门是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有机茶的审批和检测由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及其批准的有要开发分中心(杭州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根据IFOAM规定,有机食品茶A***和有机茶证书有效期为一年,第二年必须重新进行检查颁证。
  无公害茶生产关键技术要点为:选择生态环境好、空气清新、水源清洁、土壤未受污染,周围无污染源的地方作为无公害茶生产与加工基地,茶园常规管理采用生物、物理、农艺等方面的措施,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