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纹枯病和稻曲病是一样防治吗

2024-06-28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468 次
纹枯病和稻曲病是一样防治吗

近日,受陕西西大华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和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委托,需要安排3-5亩晚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田块做药剂防治试验。次日,到南城县云众地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查看,几天没到自己的基地看,实验田里好几个品种都发生了细菌性条斑病,野香优航1573、桂野丰表现明显发病症状。据这两年观察,野香优莉丝、野香优航1573等野香优系列品种易感细菌性条斑病,徽两优、Y两优、隆两优等优质杂交稻中也有不少易感品种。该病近些年在江西、江苏、安徽等地发生逐年加重,发生面积扩大,存在一定的菌源,看来今年秋粮保丰收,细菌性条斑病要重点防治了。

一、辨识细菌性条斑病

细菌性条斑病又称红叶病,是一种检疫性病害,发病严重时叶片红黄色卷曲,造成叶枯,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水稻籽粒灌浆受阻,结实率下降,对水稻产量、品质影响较大,轻则减产一两成,重则减产一半。该病主要为害叶片,主要识别特征:水稻叶片上产生红褐色带状病斑;早晨有露水时叶片上有黏稠的菌脓,用手摸比较黏手;对着光看病叶较透光,高温日晒后叶片表面出现凝固的黄色菌脓颗粒。有条件的或到植保部门用显微镜观察,能看到喷菌现象,叶脉内会有菌脓液喷出,即可确诊。

二、细菌性条斑病发生特点

1、发病隐蔽,容易忽视。发病初期出现水渍状小斑小点,不仔细看很难辨识,少量出现红(黄)褐色条斑也难注意到,在我们的试验田若不是因这次药剂防治试验,也可能忽视了该病。农户除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会注重防治外,常忽视该病的防治。2、爆发快,难控制。病菌可从气孔或伤口侵入,借风、雨、露等传播,属于气候性病害。南方水稻区降雨量偏多,8-9月份容易发生台风暴雨,田间湿度大,容易出现细菌性条斑病流行。当前防治细菌性病害药剂的防效多在70%左右,若施药不当难控住病害。

3、中、晚稻在孕穗、抽穗期易发病。从近两年的观察看,早稻很少该病发生少,中、晚稻优质杂交稻在孕穗、抽穗期容易发生,可能与8-9月份气候、田间菌源较多、品种感病等因素有关。

三、防治方法

近期各地都反映水稻出现细菌性条斑病,考虑到该病的发生特点,农民朋友们切不可忽视该病,需早查看早防治。

1、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可每亩用27%戊唑醇·噻霉酮悬浮剂(商品名:勇护)500-750倍液喷雾,也可选用1.5%噻霉酮、20%噻菌铜、20%噻唑锌、47%春雷·王铜、27%噻呋酰胺.噻霉酮、23%嘧菌酯?噻霉酮等药防治,轮换用药,注意铜制剂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遇雨细菌性条斑病发生重,若打药方法不对,可能打不住,甚至会越打越多,有的农户累到直接放弃。建议配药、施药一定要到位,加有机硅,细喷雾,人工打药先打发病外围的末发病区,再向发病中心向内走进行喷药防治,若是无人机施药,正常打即可。连续防治两次,不发展就行了。根据病害发生轻重程度,每隔5-7天用药一次,连续喷药2-3次。科学灌溉,防止串灌和深水灌溉。施药防治病害的同时,可加入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多元素微肥等,补充养分,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促进水稻灌浆结实,提高稻株抗逆能力。

2、稻种处理

种子处理是预防水稻白叶枯病、细条病等细菌性病害的重要措施,可用强氯精(三氯异氰尿酸)300-600倍液浸种6-8小时,用清水洗净后催芽播种,也可用噻唑锌浸种拌种。

3、健身栽培

合理配比氮磷钾肥料,增施云众地硅锌肥,适时晒田,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四、晚稻细菌性条斑病药剂防治试验

本次细菌性条斑病药剂防治实验,是在江西农业大学蒋军喜教授、熊件妹高级实验师指导下进行。采取了8个配方处理方案(1.5%噻霉酮500倍液、33.5%喹啉铜500倍液、“勇护”27%戊唑醇·噻霉酮500倍液、“勇护”27%戊唑醇·噻霉酮750倍液、27%噻呋酰胺·噻霉酮750倍液、27%噻呋酰胺·噻霉酮750倍液1000倍液、20%噻菌铜500倍液、75%肟菌酯·戊唑醇500倍液),4次重复实验对比的田间药效实验。整个过程,严谨高效。

试验田病叶采集

病叶分级

试验田配方处理方案

人工喷雾施药

试验田药剂西大华特“勇护”27%戊唑醇·噻霉酮

关于本次细菌性条斑病药剂试验效果,静观后续试验动态。陕西西大华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计划在江西开展现场示范观摩会,用对比试验和实际效果,向广大农户和经销商展示陕西西大华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专利杀菌剂噻霉酮系列产品的特性。南城县徐家镇植保站汪小华站长到现场指导野香优航1573细菌性条斑病病叶基数调查,并查看了基地其它水稻新品种的细条病抗逆性表现情况。对南城县云众地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引种的15个新品种实验示范工作进行了肯定。希望将今年实验过程中收集的土壤肥料利用率实验,高产品种用肥方案以及亩产数据,共享给当地种植大户,提高种植户技术水平,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