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荚螟
豆荚螟图片:如何科学防治豆荚螟?
豆荚螟是一种常见的豆类害虫,对豆类作物造成严重危害。科学防治豆荚螟,既可以提高豆类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也可以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环境。本文将从豆荚螟的生活习性、防治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介绍如何科学防治豆荚螟。
一、豆荚螟的生活习性
豆荚螟的寄主以豆科植物为主,包括大豆、绿豆、花生等。豆荚螟的危害主要在幼虫期,幼虫在豆荚内取食豆粒,造成豆荚变黄、变瘪、变形等症状。豆荚螟的成虫喜欢在黄昏或夜间活动,成虫寿命较短,一般不超过7天。
二、豆荚螟的防治方法
1.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对豆荚螟进行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有效的防治方法。常见的天敌有寄生蜂、捕食性昆虫等。其中,寄生蜂是豆荚螟的有效天敌,可以利用寄生蜂进行生物防治。
2.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指利用物理手段对豆荚螟进行防治。常见的物理防治方法包括:夹杀、拍打、吸虫器、贴黄板等。这些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是效果不太理想,适用于小面积、低密度的豆荚螟防治。
3.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目前防治豆荚螟的主要方法,常用的农药有敌敌畏、氯丹等。但化学防治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畜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在使用农药时,要遵循剂量正确、使用周期科学、安全操作等原则。
三、注意事项
1.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豆荚,对豆荚螟进行早期发现、早期处理,可以有效减少豆荚螟的危害。
2.采取综合措施
在防治豆荚螟时,应采取综合措施,比如结合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或者结合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以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3.注意安全
在使用农药时,要注意安全操作,遵循剂量正确、使用周期科学等原则。对于没有经验的农民,最好请专业人员指导使用。
用户关心的问题
1.豆荚螟的危害有哪些表现?
答:豆荚螟的危害主要在幼虫期,幼虫在豆荚内取食豆粒,造成豆荚变黄、变瘪、变形等症状。
2.如何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答:寄生蜂是豆荚螟的有效天敌,可以利用寄生蜂进行生物防治。
3.化学防治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吗?
答:化学防治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在使用农药时,要遵循剂量正确、使用周期科学、安全操作等原则。
豆荚螟图片:农药百科知识
敌敌畏
敌敌畏是一种有机磷农药,对多种害虫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但是对人畜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使用敌敌畏时,要注意剂量正确、使用周期科学、安全操作等原则,避免对环境和人畜造成污染和危害。
参考来源:
1.《农业植保手册》
2.《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手册》
相关问答拓展:
豆荚螟能吃吗?
不能吃,吃了容易感染寄生虫病,为了健康着想不建议吃,
豆荚螟危害有什么症状?豆荚螟幼虫蛀食嫩豆荚及荚内嫩豆粒和花,蛀孔外积有粪粒,常引起落荚落花,豆荚食味变苦,豆荚外形扭曲加上虫洞会大大降低豆角的商品性。有时还能卷叶危害,对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豆荚螟对温度适应范围广,7一31C均可发育,以温度28C,相对湿度80一85%为发育的最适条件。每年6-10月幼虫危害严重。豆荚螟最好的杀虫剂?苏云金杆菌适用于防治豆荚蛾的生物农药.短稳杆菌.龟子绿僵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高效氯氰菊酯.氯虫·高氯氟.甲维盐·茚虫威等。
豆荚螟克星?绒蜂、甲腹茧蜂和鸟类
豆夹螟:防治应从始花盛期开始,在幼虫卷叶前即采用“治花不治荚”的施药原则,于早上8点以前,太阳未出之时,集中喷在蕾、花、嫩芽和落地花上(上边和地面都应喷药),每7-10天防治一次,连续2-3次。 在选用农药防治时,首先应使用生物农药,可用灭幼或苏云金杆菌叶面喷施。生物农药能在防治豆荚螟的同时保护豆荚螟的天敌,豆荚螟的天敌有绒蜂、甲腹茧蜂和鸟类等,保护这些天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豆荚螟的危害程度。也可选用一些低毒低残农药,如:抑太保、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茚虫威、阿维菌素等,对防治豆荚螟都有较好的效果。
豇豆里面有小虫能吃吗?豇豆里的虫子是豆角螟。
豆荚螟是夏秋季豇豆种植过程中常发的害虫之一,除危害豇豆外,还为害四季豆、扁豆、刀豆等豆科类蔬菜。主要以幼虫蛀食豇豆花蕾、豆荚,豆荚幼嫩种粒被蛀食,荚内及蛀孔外堆积虫粪,豆荚味苦,不能食用,严重影响豇豆的产量和品质。
豆荚螟是鳞翅目螟蛾科害虫,俗称豆钻心虫,每年发生数代。豆荚螟的成虫昼伏夜出,傍晚活动最盛,有弱趋光性。成虫将虫卵散产于幼嫩的叶片、叶柄和嫩芽上,以叶背居多。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