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锈病夏孢子形态 竹锈病病原
竹锈病夏孢子形态图是农业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对象,其形态图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竹锈病的发生过程和防治方法。在这篇博客文章中,我将从竹锈病夏孢子的形态特征、竹锈病的危害以及竹锈病的防治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论证,为大家详细介绍竹锈病的相关知识。
竹锈病夏孢子的形态特征
竹锈病夏孢子是竹锈病病原菌在夏季生长繁殖的主要形态,其形态特征是夏孢子呈椭圆形或圆形,大小在10-15um之间,表面有细小的疣状突起。夏孢子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能够迅速生长繁殖,对竹林造成极大的危害。
竹锈病的危害
竹锈病是一种常见的竹林病害,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竹锈病会导致竹林生长受阻,影响竹林的生长发育;
2.竹锈病会破坏竹林的结构,使竹林失去原有的美观度;
3.竹锈病会影响竹子的质量,使竹子的市场价值降低;
4.竹锈病会导致竹林逐渐凋亡,最终导致竹林的灭亡。
竹锈病的防治方法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竹锈病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提高竹林的抗病能力;
2.定期对竹林进行检查,及时发现病害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3.加强竹林的管理,保持竹林的清洁卫生;
4.控制竹林的密度,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5.合理施肥,增强竹林的养分供应。
竹锈病夏孢子形态图相关问题:
问题一:竹锈病的病因是什么?
答:竹锈病的病因是竹锈病病原菌。竹锈病病原菌是一种真菌,主要寄生在竹林中,其繁殖主要靠竹锈病夏孢子。
问题二:竹锈病夏孢子的生命周期是多长时间?
答:竹锈病夏孢子的生命周期一般为1-2周,但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其生长速度会加快。
问题三:竹锈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答:竹锈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竹枝、竹叶等植物组织直接传播,另一种是通过昆虫、鸟类等动物传播。
问题四:竹锈病的防治方法中,哪种方法最为有效?
答:竹锈病的防治方法中,种植抗病品种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种植抗病品种可以提高竹林的抗病能力,减少竹锈病的发生。
问题五:竹锈病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答:竹锈病会破坏竹林的生态环境,影响生态平衡。竹锈病也会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关拓展:
问:小麦条锈病的病原物是怎样的?
病原物为条形柄锈菌(PucciniastriiformisWest.f.sp.triticiErik.),担子菌门柄锈菌属。
夏孢子球形或卵圆形,淡***,表面有微刺,芽孔排列不规则。冬孢子梭形或棒形,双胞,横隔处有缢缩,顶端平截或略圆,褐色,下端色浅,具短柄(图7-4,图7-5)。
图7-4夏孢子
图7-5冬孢子
条锈病菌耐寒力强,其发育与侵入所要求蚂孝梁的温度均较低。菌丝生长和夏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10~15℃,萌发最适温度10~12℃,最低0℃,最高32℃。病菌对高温的抵抗能力很弱,夏孢子在36℃下经2d即失去活力,且在高温条件下,空气湿度越大,死亡越快。高温下形成的夏孢子萌发率低,如25℃以上形成的夏孢子,在蒸馏水中需6~8h才萌发,且萌发率不超过30%,而在20℃以下形成的夏孢子,4h后即可萌发,萌发率高达80%以上。
条锈病菌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全世界已鉴定并命名了近100个条锈病菌的生理小种。由于各国生产上所使用主栽品种不同,且不断更换,因而国外的鉴别寄主及国际统一鉴别寄主并不适用于我国。我国经过多年研究,选定了一套适合于我国实际情况的鉴别品种,包括Trigo、Ewreka、Fulhenb、保春128、南大2419、阿勃、早洋、阿夫、丹麦1号、尤皮Ⅱ号、丰13号、洛夫林13、抗引655、水源11、中四、洛夫林10、牛朱特等17个品种,已鉴定出32个生理小种。其中条中31和条中32为最新发现的生理小种,已经慎腊成为许多地区的优势闷运生理小种。
条锈病菌主要寄生于小麦上,有些小种还可侵染大麦和黑麦的某些品种。已发现病菌还有节节麦、山羊草属、鹅观草属、雀麦属、碱草属等14属74种杂草寄主。这些杂草寄主在小麦条锈病流行中的作用尚待进一步证实。另外,迄今未发现条锈病菌的转主寄主。
问:锈病的症状有几种类型?锈病是由担子菌纲锈菌目中的锈菌引起的花卉病害的总称,是一类特征明显的病害。各类明源锈菌的多数孢子能形成红褐色或黄褐色、颜色深浅不同的铁锈状孢子堆而得名。
锈病是许多花卉都能发生的一种真菌病害,它既为害草本花卉,也为害木本花卉,如牡丹、月季、杜鹃、玫瑰、蔷薇、杏、金银花、八仙花、菊花、唐菖蒲、芍药、石竹、萱草、万寿菊、翠菊、蜀葵、鸢尾、香石竹等都能发病。
锈病能为害花卉的叶片、叶柄和芽,有些也为害花和果实。产生大量的锈色、***、橙色,甚至白色的斑点,当表皮破裂后露出铁锈色孢子堆,有的锈病还能引起***。通常症状有以下3种类型:开始在叶片及花茎上产生泡状斑点(病菌和夏孢子堆)。
开始被表皮覆盖,后来表皮破裂,散出黄褐色粉状的夏孢子。有时很多孢子堆合并成一片,表皮翻卷,叶面上有一层黄褐色粉状夏孢子。在夏孢子堆周围失绿而呈淡***,严重时整个叶片变黄,甚至造成全株叶片枯死,花梗变成红褐色,花蕾干瘪或凋谢脱落,如大花萱草锈病。
开始在叶上产生淡***小斑点,后变成褐色,隆起呈小脓疱状,破裂后散出黄褐色激伍态粉末。后期在叶片和叶柄及茎上,长出深褐色或黑褐色椭圆形肿斑,破裂后露出栗褐色粉状物。严重时可造成全株叶橘尘片枯死,在菊花等花卉上发生较重。
在叶面上出现橙***夏孢子堆,后产生黑褐色冬孢子堆,严重时叶片全部受害,叶背布满一层黄粉,叶片焦枯,提早脱落,严重影响生长和发育,多发生在玫瑰、蔷薇等花卉上。
问:卵菌与真菌的详细区别?谢谢
卵菌纲Oomycetes
鞭毛菌亚门的1纲。因本纲真菌有性生殖产生卵孢子得名。营养体多为发达的菌丝体,少数菌丝体不发达或缺如。无性繁殖多由孢子囊或游动孢子囊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具等长的双鞭毛,游动时茸鞭向前,尾鞭向后。有的孢子囊萌发以芽管代替游动孢子,然后由芽管发育成菌丝体。有性生殖时产生高度分化的异形配子囊:雌配子囊分化为球形或近球形的藏卵器,内含一至多个卵球;雄配子囊分化为棍棒形、亚球形或短柱形的雄器,与藏卵器接触交配后,受精的卵球发育成卵孢子。***的形态建成非常复杂,可能受多种基因或分泌物控制,例如绵霉属在有性生殖期产生雄配子囊的菌丝,能分泌性激素A(又称成雄素),诱导雄性菌体形成雄器,并在雄器中产生雄配子。性激素A已由J.D.毕洛克(1976)鉴定是一种甾体。雄性开始发育时又分泌一种性激素B(又称成雌素),诱导雌菌体产生藏卵器。这说明绵霉的有性生殖是受到严格控制的。
根据菌体的形态、卵球的数目和游动孢子的类型等,卵菌纲下分4目:水霉目、水节霉目、链壶菌目和霜霉目共74属、580种。从水生到陆生、腐生到寄生、简单到复杂的一般生物进化规律,在卵菌中都得到体现。长期以来,人们常用这类真菌作为研究生物演化的重要材料。在无性繁殖中,卵菌由水生走向陆生,游动孢子游动的时间和次数逐渐缩减,直至高等卵菌的孢子囊不易或不再形成游动孢子,而产生能脱落、靠风传播的孢子囊,其作用如同分生孢子。在有性生殖中,卵球数目的逐渐减少和卵周质的出现都是演化线上的明显标志。
卵菌细胞的细微结构,如线粒体的形状和排列方式,细胞壁含有纤维素,赖氨酸的生物合成通过二氨基庚二酸途径(DAP),核循环仅在雌雄配子囊中发生短暂的单倍体阶段,而在整个生活史中是以二倍体阶段为主等,都与其他真菌截然不同,很象高等植物。G.F.利达勒(1974)、L.马古利斯(1974)、R.L.谢弗(1975)等人都主张把卵菌排除在真菌界之外。C.J.亚历克索普洛斯和C.W.米姆斯(1979)等多数真菌学家持保留态度。R.H.惠特克(1969)则认为卵菌起源于与金藻有关的无色素鞭毛生物。
真菌
从结构上说,真菌有菌丝和孢子的结构,当然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中的放线菌也有菌丝和孢子的结构,但真菌的菌丝分有隔菌丝和无隔菌丝,放线菌大多是无隔菌丝,真菌的孢子有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之分,所以真菌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繁殖方式,而放线菌只有无性孢子,进行无性繁殖.
从细胞结构上看,真菌大多是多细胞的,细菌,放线菌是单细胞的微生物,真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几丁质,少量纤维素,细菌主要是肽聚糖,另外真菌细胞内具有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比较高级的细胞器,而细菌,放线菌没有.
真菌在自然界里的分布很广,数量很多,大约有10万多种,包括霉菌,酵母菌,以及大型真菌.以前有很多人把真菌当作是一种植物,相信在座的部分同学在没学过微生物之前可能也会有这样错误的认识,比如问你蘑菇,香菇属于哪种生物,有些人就会说是植物.如果你要这么说的话,蘑菇,香菇就要不高兴了,它会说,植物都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我又没有叶绿素,还有植物都有根,茎,叶的分化,而蘑菇,香菇也没有,成熟的蘑菇,香菇个体,我们吃的那个伞状物专业上称之为子实体.所以说这些生物其实是属于微生物中的大型真菌,大型真菌中除了我们平时可以吃的这些食用菌外,还有一些药用菌,比如我在绪论中提到过的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在西藏,四川,青海这些高原地区,有一种名叫虫草菌的真菌,它的子囊孢子成熟后,随风飘扬,散落土中.高原地区又有一种名叫蝙蝠蛾的昆虫,它的幼虫在土壤中蛰居过冬.虫草菌的孢子遇到蝙蝠蛾的幼虫,便钻入体中,萌发成菌丝体,吸收幼虫体内的营养,把它的"五脏六腑"消耗得一干二净,菌丝体也就充满整个虫体.表面看来,蝙蝠蛾幼虫仍然是一条虫的样子,实际上只是一个僵死***的空壳.到了夏季,冰冻的表层土壤消融,土壤温度升高,菌丝体穿通虫壳,破土而出,长成一条真菌的子座,看起来有些象草.冬虫夏草有补肺益肾,增强免疫力和抗***作用.还有多孔菌科,灵芝半圆形或肾形,赤褐色,提神,强筋骨,主治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慢性支气管炎,神疲乏力等.另外还有茯苓,马勃,猴头等等都是名贵的中药材.
我们平常生活中常见的霉菌,食物,衣服发霉了,长得毛绒绒的,也是这个霉菌也是属于真菌.
所以说真菌的适应性很强,几乎到处都有分布,在自然界里的分布很广,与人类的关系也很密切.
真菌的分类和其它生物一样,如果按照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方法,真菌属于菌物界,真菌门,然后有真菌门有五个亚门,包括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无性阶段是知道的,但有性繁殖还不是很明确,所以叫半知菌亚门,引起人类疾病的真菌主要就是这一亚门的真菌).
问:[单选]玉米南方锈病夏孢子在新鲜叶片上的存活时间为()天。
C
问:玉米南方锈病夏孢子在新鲜叶片上的存活时间为()天。
C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