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玉米锈病孢子 显微镜下玉米锈病孢子
显微镜下玉米锈病孢子
作为一名农业方面的专家,我深知农作物病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其中,玉米锈病是一种常见的玉米病害,它会导致玉米减产、品质下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玉米死亡。针对玉米锈病,科学家们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显微镜下的玉米锈病孢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玉米锈病孢子的特征
玉米锈病孢子是一种有性孢子,通常呈现***或橙色。它们是玉米锈病病原体的主要传播手段,通过风力、雨滴等途径传播到健康的玉米植株上,引发新的感染。显微镜下观察玉米锈病孢子,可以看到它们呈现圆形或椭圆形,表面有很多小刺。
玉米锈病孢子的危害
玉米锈病孢子是玉米锈病的主要传播手段,它们能在玉米植株上生长并繁殖,导致玉米植株减产、品质下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玉米死亡。玉米锈病孢子也会通过风力等途径传播到其他健康的玉米植株上,引发新的感染,从而加剧病情的扩散。
如何防治玉米锈病
针对玉米锈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
一、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保持田间通风透气。
二、及时发现病情,进行及时防治。一旦发现玉米锈病病情,要及时进行喷药、除草等措施,避免病情扩散。
三、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选择抗病品种可以有效避免玉米锈病的发生。
有关玉米锈病孢子的问题
问题一:
答案:玉米锈病孢子的传播途径主要有风力、雨滴等途径。
问题二:
答案:玉米锈病孢子呈现圆形或椭圆形,表面有很多小刺。
问题三:
答案:可以采取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发现病情、选择抗病品种等措施进行防治。
问题四:
答案:玉米锈病孢子会导致玉米减产、品质下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玉米死亡。
问题五:
答案:是的,玉米锈病孢子是玉米锈病的主要传播手段。
问答拓展:夏玉米锈病危害症状,如何防治,防治方法
玉米病虫害是很多农资朋友们比较头疼的事,锈病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普遍存在,发生及其普遍,对玉米生长发育有较大危害。那么,什么是玉米锈病玉米锈病是一种真菌引发的玉米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在叶鞘、苞叶及雄穗上也有受害。
叶上散生大量病斑,轻的阻碍光合作用,加速水分蒸发,减轻子粒重,重则全叶提早枯黄,甚至全株叶片枯死。
玉米锈病危害症状玉米锈病发生于玉米植株上的各个部位,主要以浸染叶片为主,严重时也可浸染果穗和苞叶。
在受害部位,病斑颜色依次从乳白色—淡***—黄褐色过渡,最终成为红褐色后,表皮破裂散发出锈粉状夏孢子,并可进行重复浸染。
后期病斑上着生黑色近圆形突起,开裂后现出黑褐色冬孢子。
病斑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隆起,无规则散生或聚生。
斑斑相连后导致叶片功能丧失,提早枯死。
玉米锈病防治措施玉米锈病是一种气流传播的大区域发生和流行性病害慎磨枝,防治上应在扩大游闹种植抗病品种面积的基础上采取栽培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措施。
(1)农业防治。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提倡基施N、P、K复合肥和叶面宽敏喷洒磷酸二氢钾溶液,避免偏施氮肥,以提高玉米的抗浸染能力。
低洼积水地块要及时做好排水工作。
(2)化学防治。
应立足于“预防为主”的方针,当田间始发病时就立即用药。
亩选用15%三唑酮粉剂100~150克或25%三唑酮乳油100~120克和12.5%烯唑醇粉剂50~60克对水30公斤均匀喷雾。
重病地块连喷2次,间隔7天。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玉米锈病的相关信息,希望以上信息可以为大家带来帮助。
问答拓展:玉米南方锈病,南方锈病怎么防治
病叶上会产生夏孢子堆,常见于叶片正面,叶背面极少,稠密着生,金***到橙色,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玉米南方锈病夏孢子堆颜色为橘黄,病原菌侵染后,在叶片上初生褪绿小斑点,很快发展成为黄褐色突起的疱斑。南方锈病是一个在热带和亚热带玉米种植地区最常见的病害,流行速度快影响产量严重,比普通玉米锈病更危险。
一、玉米南方锈病
1、病叶上一般会产生夏孢子堆,在叶片正面比较多,叶背面极少,稠密着生,颜色从金***到橙色,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发病初期是***状隆起,表皮破裂后就会散出金***到橙色粉状即夏孢子。严重时,叶片上会布满孢子堆,导致大量叶片干枯,李枝植株早衰,甚至全株干枯。
2、玉米南方锈病夏孢子堆的颜色为橘黄,病原菌侵染后,会在叶片上初生褪绿小斑点,而且还会很快发展为黄褐色突起的疱斑,即病原菌夏孢子堆。南方锈病和普通锈病不同的症状是它的夏孢子堆生于叶片正面,数量多,分布密集,很少生于叶片背面。即使叶背会出现少量夏孢子堆,但仅分布于中脉及其附近。
3、玉米南方锈病是一个在热带和亚热带玉米种植地区比较常见的病害,它的流行速度快而且对产量的影响很严重,比普通玉米锈病更危险。这个病害的病原菌一般会在南方沿海地区冬季种植玉米的地区进行越冬,在一个生长季节长距离随暖湿气流从南向北由夏孢子传播。
二、南方锈病怎么防治
1、一定要科学合理安排鲜食玉米的播期,避开或推迟南方锈病的高发期,这样就能减轻南方锈病发病程度及危害。根据调查,春枣卖播鲜食玉米基本上不发南方锈病或者发哪岩敏病很轻,可以不防治。夏播玉米如果在7月25日以前播种,就会导致南方锈病发生重,在7月底到8月上旬播种,南方锈病的发生就会比较轻。
2、一定要加强栽培管理,创造有利于玉米生长但不利于南方锈病发生的生态环境。种植鲜食玉米是一定要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方便,地势较高的地块,沟行布局必须要合理,易通风、采光。
3、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在植株发病初期可以喷施20%三唑酮EC1500倍稀释液,或43%戊唑醇SC2000倍稀释液,或10%苯醚甲环唑WG2000倍稀释液防治,每隔10天左右喷施1次,交替施用,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防效。
问答拓展:玉米锈病的危害症状,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1、玉米锈病主要危害叶片,也会危害叶鞘、茎秆和苞叶。2、植株在染病初期,叶片两面会生出淡黄白色小斑,随升衫后形成突起的疱斑,里面便是病菌的夏孢子堆。孢子堆破裂后,会散出铁锈状夏孢子。3、发病较为严重的病株上,整片叶片上都可形成锈褐色的病斑,从而导致叶片枯黄和笑袜,对苞叶、果穗和雄花造成危害。
一、玉米锈病的危害症状
1、玉米锈病主要侵害玉米叶片,还可以够侵染叶鞘、茎秆和苞叶。
2、在玉米锈病侵染初期,叶片的两面会生出淡黄白色小斑,且四周有***晕圈,后有突起形成黄褐色乃至红褐色疱斑,散生或聚生圆形或长圆形,这些便是病菌的夏孢子堆。等到病菌的孢子堆表皮破裂后,会散出一些铁锈状夏孢子。
3、锈病后期,病斑或其附近还会出现黑色的疱斑,着便是病菌的冬孢子堆。它们呈长椭圆形,疱斑破裂时,会散出黑褐色粉状物。
4、在玉米锈病较为严重时,整张叶片都可能会布满锈褐色病斑,还会造成叶片枯黄,危害苞叶、果穗和雄花。
二、玉米锈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1、黄淮海地区玉米锈病为南方锈病,一般为气传病害。这一类锈病的孢子一般由台风传播带来,其菌源主要来自菲律宾和我国台湾。
2、近菌源地的南方玉米区在发病后,菌源会跟着北上的台风向其它区域传播。通常会在8月份天气转凉后发生,在平均温度为26℃-28℃且湿度高时,锈病发病较为迅速。
3、玉米柄锈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发病温度范围15-35℃,其中最适宜的发病环境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95%以上。
4、玉米最适感病生育期为开花结穗到采收中后期,高湿、叶面结露的气候,适宜夏孢子形成和侵入。
5、中国上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玉米锈病多在5-10月发生,在夏秋高温、多湿及多连阴雨的年份发病较重。
6、玉米锈病在田块连作地、排水不良的田块中发唤激病较重。
7、玉米锈病在种植过早熟品种、密度过高、通风透光差、偏施氮肥的田块中,发病较重。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