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止小麦条锈病越过沙河 预防小麦条锈病
阻止小麦条锈病越过沙河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危害小麦生产的严重病害,如果不加以防治,将会对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而沙河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小麦种植区之一,如何防止小麦条锈病越过沙河,成为了摆在农业专家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小麦条锈病的病原及危害
小麦条锈病是由条锈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其主要危害表现为小麦叶片上出现***条状病斑,严重时会导致小麦叶片凋萎、叶枯、影响光合作用,进而影响小麦的生长和产量。
二、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措施
针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农业专家提出了以下建议:
1.选用抗病品种
通过选用抗小麦条锈病品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害的危害。同时,抗病品种的选育也是防治小麦条锈病的长久之计。
2.加强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包括及时清除病叶、杂草、保持田间通风透气等,可以减少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和传播。
3.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可以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减轻小麦条锈病的危害。其中,适量施用磷、钾等元素,有利于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
三、防止小麦条锈病越过沙河的措施
针对沙河地区的小麦条锈病防治,农业专家提出了以下建议:
1.提高防病意识
提高农民对小麦条锈病的认识,加强防治意识,是防止小麦条锈病越过沙河的重要保障。
2.加强病情监测
加强病情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病情,有利于采取及时的防治措施,防止病害扩散。
3.加强科技支持
加强科技支持,包括加强小麦条锈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和防治技术研究,提高防治水平。
四、相关问题拓展
1.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气候有关吗?
答: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气候有一定关系。在气温和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小麦条锈病易于发生和传播。
2.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答: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科学施肥等。
3.小麦条锈病的病原是什么?
答:小麦条锈病的病原是条锈菌。
4.小麦条锈病的危害有哪些?
答:小麦条锈病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小麦叶片上出现***条状病斑,严重时会导致小麦叶片凋萎、叶枯、影响光合作用,进而影响小麦的生长和产量。
5.小麦条锈病的防治需要注意什么?
答:小麦条锈病的防治需要注意及时发现和报告病情,加强防治意识,加强病情监测等。
相关拓展:
问:小麦的锈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该如何有效的防治?
锈病是小麦常见的病症之一,今年锈病在我国各大麦区大爆发,是近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需要特别注意。
据全国农技中心2024年全国小麦病虫害发生趋势网络会商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小麦条锈病目前已在江汉、江淮、黄淮南部和西南麦区11个省(市)375个县(市、区)见病,发生面积1327万亩,同比增加3.2倍,比近10年最重的2024年同期增加44.8%,比一周前增加29.1%,目前已北扩至沙河以北,较常年提早1个月。
小麦作为我国的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自也是仅次于玉米和水稻,主要集中在东北平原的冬小麦产区以及华北平原的春小麦产区,锈病主要危害的是冬小麦产区。
小麦锈病
小麦条锈病俗称“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发病初期对小麦影响并不大,但碰芹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导致小麦减产,甚至最终颗粒无收。
小麦锈病分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3种。条锈病主要危害小麦;叶锈病一般只侵染小麦;秆锈病小麦变种除侵染小麦外,还侵染大麦和一些禾本科杂草。“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成个大红斑。”这句话形象地区分了三种锈病的区别,目前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最为普遍和严重,所以我们接下来重点讨论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以及传播方式
小麦的条锈病主要是由病毒孢子(主要为夏孢子)侵染扩散产生的,当病毒(夏孢子)落在小麦叶片纯档上,在适合的温度(条锈1.4-l7℃)和有水的条件下,夏孢子开始产生菌丝、吸收叶片养分、萌发繁殖,最后形成夏孢子堆,也就是我们看到的黄斑,从而为害麦苗。
小麦条锈病是典型的远程气传病害,这些夏孢子可随风传播,甚至可通过强大气流带到1599米~4300米的高空,吹送到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而不失活性进行再侵染。
小麦条锈病主要在春夏季节危害冬小麦,病菌为害完麦苗以后,随气流在西北和西南高海拔地区越夏;在秋季冬小麦播种以后再次随气流来到广大小麦产区,附着在冬小麦幼苗上越冬,第二年再次危害麦苗。
小麦条锈病的危害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持续性危害病症,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时间越长危害越严重。
叶片或叶鞘上覆盖很多夏孢子堆时,会破坏叶笑裤毕片上的叶绿素,影响光合作用,小麦如果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生长必然受到影响。
病毒繁殖需要吸收小麦细胞的养分,会破坏小麦植株细胞,使植株的生长受到抑制。
小麦植株内的水分和养分消耗快,生长到灌浆期时,导致灌浆受阻,一方面会影响降低小麦的品质,另外一方面,光合作用下降导致千粒重下降,出现减产。
小麦锈病传播速度快,一旦发病后,轻则造成10%左右的减产,重则可能会达到一半以上。
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
1、最基础的防治方法就是因地制宜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地减少病症的发生;
2、对于去年有锈病发生的麦田,在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
3、合理灌溉,雨后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农药防治:
药物防治主要选用三唑酮、烯唑醇、丙环唑、戊唑醇、已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或醚菌酯、吡唑醚菌酯等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1、拌种:对秋苗常年发病较重的地块,用种子质量回0.2%的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种子质量0.1%~0.15%的2%戊唑醇湿拌种剂拌种。
2、喷药:对于已有病害发生的地块,可以在发病初期选用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之后视病情严重程度,最高使用以上药量的2-4倍浓度喷雾。
:小麦锈病是一种危害较强的病症,但是发病周期较长,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病害造成的损失。
问:22个省,16亿元小麦“一喷三防”补助将下发,哪些人能领?
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小麦行情就涨破历史新高,达到了1.4-1.5元大关。本以为这已是小麦行情的极限,谁知从2月下旬开始,麦价又开始了新一轮走高,价格更是逼近1.7元大关。
尽管4月份小麦曾一度跌至1.4-1.5元,可因基层余粮不是太多,再加上小麦临储拍卖量不高,使得麦价迎来了一波上涨。
最重要的是,新小麦生长不利,更是让人们对新小麦行情看涨,因而使得21年小麦价格始终居高不下,再次进入1.6元时代。
对于农民而言,小麦行情从往年的1.25-1.3元涨至1.6-1.7元之间,大家自然是非常高兴。
可眼看着新小麦即将上市,小麦品质不尽人意,预计产量也将受影响,大家很难高兴起来。
不过,对于农民的焦虑,国家早就看在眼里,并推出了16亿元农业救灾补贴,难道小麦行情将大范围走弱了?新麦开秤价如何波动?
01、16亿救灾补贴
因去亮亩野年秋汛,使得小麦主产区5个省份均受到影响,冬小麦晚播带来的后果比较多。
早在今年年后,多地就反馈麦苗长势偏弱,苗情不尽人意,这让农民很是担忧,只能加大农肥施用,弥补苗情偏弱的现状。
近期官方一则通报中指出,在黄淮、江淮、长江中下游一带,条锈病开始扩散开来。
而黄淮、江淮一带,蚜虫也开耐袜始滋生。敬喊
更重要的是,对小麦危害极大的赤霉病,也因南北冬麦区小麦陆续抽穗扬花而即将进入流行期。
官方研究分析,此次小麦抽穗期将有5.9亿亩次出现病虫害,这意味着小麦生长成熟将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小麦生长压力也开始加大。
随着新小麦即将进入上市期,一旦农业防治措施不到位,那对新小麦的产量将影响极大。
而考虑农民防治成本比较大,近日财政部、农业农村部下达了16亿元农业生产救灾补贴,也就是“一喷三防”补助政策,补贴对象是河北、山东、江苏、河南、安徽等22个省,对小麦喷施杀虫剂、杀菌剂、生长调节剂、叶面肥混合剂等“一喷三防”提供补助,以避免小麦受病虫害、热干风、早衰等的侵扰,保证其稳定增产。
所谓的“一喷三防”也就是喷施的药剂可起到防虫、防病、促生长的作用,可以很好的规避小麦成熟前遭受的病虫害、干热风、早衰等风险。
如今除了化肥成本增加,农药成本也在大涨,农民防治成本提高,这将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
国家为了怕有些农民省下“一喷三防”费用,因而这才推出了16亿元补助,保证每一片麦田都可得到防护,从而使得小麦增产保收。
02、麦价将大范围走弱?
今年的小麦行情可谓是十分疯狂,很多没提前出售小麦的农民也庆幸自己沉得住气,卖得晚。
那些贸易商更是趁机大赚一笔,毕竟他们去年1.2元左右收购,以1.6-1.7元高价出售。
天津一麦农表示,家里的小麦卖出1.7元高价,比起去年多卖出5毛/斤,这是意想不到的高价。
目前主产区小麦价格基本在1.6元以上,相比去年同期涨30%,最高价时甚至突破1.7元。
不过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其价格还是有所回落。
那么,有人好奇,往年1.25-1.3元的小麦,凭啥能涨至1.6元大关?
1、国际局势走高
早在2024年开始,国际粮价就开始了一波疯涨,其中小麦长势最猛,特别是2月份俄乌局势升级开始,国际麦价继续走高,涨至近10年来新高。
毕竟俄乌两国均是小麦出口大国,因特殊原因小麦无法顺利出口国外,结果长期依赖俄乌的国家进口受阻,小麦价格大涨。
尽管我国小麦供应充足,但仍然受到国际麦价走高的影响。
2、化肥成本走高
前面已说过,今年小麦苗情不尽人意,农民也加大了施肥量,但化肥价格迎来了全面走高,这使得小麦种植成本增加,人们对新小麦上涨看好,进而也使得陈小麦价格走高。
受小麦走高所致,市场面粉价格明显上涨,平常80元一袋的50斤装面粉已涨至105-110元左右,进而导致多种面食价格有所走高,可见小麦大涨对民生影响很大。
不过自16亿农业救灾补贴下达后,麦价开始了大范围回落。
如从今天报价来看,金沙河沙河、南和跌了60元,报价为3300元/吨;华龙农庄、赵罗面粉跌了40元,报价为3300-3400元/吨;陕西金沙河跌了40元,报价为3160元/吨。
预计接下来小麦市场会陆续降温,持续回落至1.5元大关。
至于新小麦开秤价,笔者认为不会太低,或将达到1.4元的高价,大家咋看呢?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