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马铃薯晚疫病的特效药(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方法)

2024-05-30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268 次
马铃薯晚疫病的特效药(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方法)

马铃薯晚疫病是危害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真菌性病害之一。近年来,我国马铃薯种植规模不断扩大,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对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都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给我国农户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预计,今年北方马铃薯晚疫病总体中等发生(3级),轻于上年。其中,甘肃东南部、内蒙古中东部、山西北部、黑龙江中西部等地局部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1300万亩;病害流行盛期,东北、华北地区大部为7月中旬至8月中旬,西北地区大部为7月下旬至9月上旬。

1.马铃薯晚疫病的危害症状

(1)马铃薯叶被害,初为不规则形黄褐色斑点,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大,边缘为水渍状,有—圈白色霉状物,叶背白霉更茂密明显,为本病特征。干燥时,病斑扩展慢或停止,病部变褐而脆,边缘无白霉,病叶由下部向上蔓延。叶斑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近圆形或不定形,沸水烫状,绿褐色,病斑边缘分界不明晰,湿度大时病斑近外缘出现一圈白霉,此即为本病病征(病菌孢囊梗与孢子囊),叶背斑面病征尤为明显。

(2)马铃薯茎部受害,雨水多的年份块茎染病严重,初为稍凹陷的黑色条斑,气候潮湿时表面也生少量白霉,表面现黑褐色大斑块,皮下薯肉亦呈褐色,逐渐扩大,终致烂掉,当侵染源在田外时,由外部飞散来的孢子侵入上部叶片发病。幼茎、叶柄、花便出现暗紫褐色病斑,时常在粗壮的嫩筋上形成20—30cm的病斑。病斑环绕茎一周,该部位即折断。

(3)马铃薯薯块受害,块茎表皮,特别是芽眼附近,出现边界不明显的微微凹陷的褐色或紫褐斑纹,斑纹下的肉质部变硬,呈褐色或红褐色,逐渐向周围和内部扩展。病斑在低温干燥的贮藏条件下干燥后,病部发硬,其发展迟缓,在多湿粘重的土壤内,常易引起杂菌感染而软腐。病薯有怪味,不能食用。窑藏期间,病害可继续发展,造成干腐或湿腐,如遇高温多雨状态,由于受再侵染,迅速腐烂。

2.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原因

(1)种薯带菌

马铃薯晚疫病病菌主要是以菌丝体的形式在薯块内越冬,其产生的孢子囊借助气流进行传播、侵染并蔓延扩大,形成了种薯的初侵染来源。带菌种薯在播种之后会导致不发芽、发芽后死去或出土后形成中心病株等情况。

(2)天气影响

马铃薯晚疫病发的主要原因是天气的影响,由于气温下降,但降雨量却增加,导致田间处于一种低温高湿的状态,而晚疫病病菌在这种环境下的活跃性非常强,从而感染到马铃薯,使马铃薯大面积的发病。

(3)管理不当

是由于人工对田间管理的力度不到位,田间的通透性太差以及没有及时的将水分排出田间,还有就是种植结构不合理、不合理轮作倒茬、除草不及时等都会造成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最后就是施肥不合理也是产生晚疫病的一个原因。

(4)只治不防

现在很多的种植户,没有预防意识,每次都是等到病发了才去想办法防治,往往得不偿失。

3.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规律

马铃薯晚疫病的病菌以菌丝体在薯块中越冬,播种带菌种薯会导致不出芽,或出芽后迅速死芽。出芽后成为中心病株,并产生孢子囊,借气流和雨水传播,形成发病中心。在日暖夜冷高湿条件下迅速发病,快速传播。多雨年份,空气潮湿,温暖多雾等条件影响发病严重。

4.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

①选用抗病品种

根据不同区域特点选择适合本区域的抗晚疫病品种。

②种薯选择和处理

块茎是传播晚疫病菌的主要途径,要选择种植脱毒马铃薯品种,最好选用当年调运的健康种薯种植。

在种植前对种薯进行种子处理,增强抗性,可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或50%锰锌·氟吗啉可湿性粉剂50g,加水2~3kg,均匀喷洒在150kg种薯块上,或用相同药剂加细土或细灰2~3kg混合均匀后拌在150kg种薯块上,拌种后的薯块用塑料布覆盖12~24h后再播种。

③田间管理

选择干燥沙性强、地势高燥、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马铃薯。轮作重病田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结合中耕培土,阻止病菌侵入块茎,降低薯块发病率。

栽种的时候注意栽种的密度,扩大行距,缩小株距。然后就是时不时的给马铃薯松土,增强通透性,还有就是及时的将水分排出田间,保持田间合适的湿度,最后就是合理配施氮、磷肥,增施钾肥,以增强植株抗病性。

(2)化学防治

①预防

在马铃薯幼苗期和地下块茎膨大期,必须每10—15天叶面喷洒一次1500倍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水溶液,或1000倍25%嘧菌酯悬浮剂水溶液,或700倍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水溶液,或800倍50%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水溶液进行预防,连续喷洒2—3次。

②防治

发现发病中心后,立即拔除中心病株就地深埋,或喷1%硫酸铜或45%代森铵(施纳宁)杀死中心病株。同时进行全田喷药防治,如果田间喷药及时,也可收到良好效果。

发病普遍时,可采用2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霉灵锰锌500~600倍液、40%乙磷铝300倍液、波尔多液1∶1∶200倍液、80%代森锰锌干悬浮剂(必得利)800倍液,用药液量900kg/hm2,间隔7~10天喷药1次,共喷2~3次。为减缓抗药性的产生,应注意轮换用药,喷药后4小时遇雨应及时补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