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刺粉虱的特效药(茶叶黑刺粉虱特效药)
其它名称:极显
理化性质
氟吡呋喃酮纯品为白色至米黄色固体粉末,几乎无味,熔点72~74℃,不易燃,蒸气压为9.1×10-4MPa(20℃),比重1.43。20℃下,氟吡呋喃酮在水中溶解度为3.2g/L(pH值为4),3.0g/L(pH值为7);在甲苯中溶解度为3.7g/L;易溶于乙酸乙酯和甲醇。其最大紫外吸收波长为259nm。水中光解半衰期DT50(pH=7)为0.35d。
毒性
96.2%氟吡呋喃酮原药对大鼠口服急性毒性LD50为2000mg/kg,对雄性大鼠最大无作用剂量为80mg/L,对雌性大鼠最大无作用剂量为400mg/L,对兔眼睛和皮肤无刺激性、无致畸、无致癌、无生殖毒性、无致突变性,大鼠口服90d无神经毒性反应。氟吡呋喃酮对虹鳟鱼、蚯蚓、水蚤、海藻、大黄蜂、蜜蜂均为低毒,对鹌鹑为中等毒性。主要剂型:17%悬浮剂
作用机理
氟吡呋喃酮作用于靶标害虫的中枢神经系统,为昆虫烟碱乙酰胆碱受体(nAChR)激动剂。它的作用类似于天然神经传递素乙酰胆碱,其键合到受体蛋白,激活受体产生生物反应,诱导去极化离子流,使神经细胞处于激动状态。但与乙酰胆碱不同,氟吡呋喃酮不能被乙酰胆碱酯酶失活,从而导致突触后受体永久性开放;其持效作用导致昆虫神经系统失调,继而致其崩溃死亡。主要特点
氟吡呋喃酮具有优异的内吸传导性;触杀性好、胃毒作用强和强渗透作用;同时还具有速效、高效、持效,耐雨水冲刷、毒性低等特性。该产品能使害虫迅速停止取食,从而有效降低媒介害虫传播病毒病和细菌性病害。由于其具有强渗透作用,所以即便药剂只喷洒到叶片顶端,也可以成功防治在底部叶片取食的害虫。氟吡呋喃酮对环境友好,毒性低,对蜜蜂和绝大多数有益生物安全。其施药适期宽,对作物绝对安全,甚至可以在作物花期用药。
适用作物
氟吡呋喃酮广泛用于番茄、柑橘、棉花、咖啡、马铃薯、黄瓜、西瓜、果树、可可、大豆等作物。
防治对象
主要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粉虱、木虱、叶蝉、介壳虫、甲虫、潜叶蝇、粉蚧、软蚧、柑橘木虱、象甲和蓟马等,尤其对蚜虫、粉虱类特效。包括幼虫和成虫在内的所有生长时期皆有效。并有助于作物生长,提高作物品质。使用方法
(1)防治烟粉虱,在烟粉虱成虫发生初期,按每亩每次30~40毫升,对水45-60升,进行叶面均匀喷雾。第一次药后7-10天再施药一次。对烟粉虱、白粉虱成虫、若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效,持效期均在24d以上,防效和速效性优于对照药剂22.4%螺虫乙酯悬浮剂。病毒病发生率(包括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也明显降低。
(2)防治柑橘木虱,在木虱发生前或发生初期开始用药,按每亩每次30~40毫升,对水30-50升,进行叶面均匀喷雾。第一次药后7-10天再施药一次。对柑橘木虱有突出的防效,还可有效抑制柑橘黄龙病的发生。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