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农药注意事项
立秋后,茭白开始逐渐上市,这种看似小型竹笋的水嫩家伙,可是名副其实的绿色水生蔬菜,又名高瓜、菰笋、茭笋,高笋、茭瓜等,古人称茭白为”菰”,在唐代以前,茭白一直被当作粮食作物栽培,后来人们发现,有些菰不抽穗,且植株毫无病象,但茎部不断膨大,逐渐形成纺锤形的肉质茎,这就是现在我们食用的茭白,人们利用这一特性,把茭白培育出可以食用的蔬菜,如今世界上把茭白作为蔬菜栽培的,只有中国和越南,而且茭白在山东新泰白庄子被誉为三好之一。
茭白是我国原产蔬菜,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茭白作物生长在水田中,属多年水生宿根草本植物,茭白肉质鲜嫩,营养成分含量丰富,为食用与商品价值较高的蔬菜品种之一,但在种植的过程中,好多农户发现自家的茭白植株生长缓慢,部分叶片变宽,叶色深绿,叶片发黑,这种情况严重威胁着茭白的正常生长,也令农户一头雾水,其实这是茭白黑粉病症状,今天田园小哥就谈谈什么是茭白黑粉病,其发病条件、发病症状、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又如何,以供农户参考借鉴。
一、什么是茭白黑粉病
茭白黑粉病在一些地方又叫灰茭、灰心茭,是茭白生产中常发的主要病害之一,并且具有普遍性、传染性的特点,一旦种植的茭白受到这种病害的侵染,茭肉便失去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轻则病株达5%~20%,重则病株达30%以上,给菜农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做好茭白黑粉病的防治工作极为重要。
茭白黑粉病的病原主要为担子菌亚门黑粉病目的茭白黑粉菌,病原菌发作与温湿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外界气温在25℃~32℃,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条件下,有利病害的发生与蔓延,其实就生长在水里,湿度绝对100%,病害潜伏期15-40天,形成孢子囊的最适宜温13℃-18℃,在日均平均气温在15℃左右昼夜温差期间最易感病。
二、茭白黑粉病发病条件
1、气候原因:
气候对黑粉病发病速度和发病程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田间相对高温时,黑粉病病菌就会大量的繁殖传染。尤其在秋季高温多雨发病重,连作田块,分蘖过多,造成过密的郁闷高湿环境都有利于黑粉病的蔓延传染。
2、栽培管理原因:
带病种株、重茬连作、分蘖过多、肥料不足、不同生育期未合理调节灌水深浅度或灌水不当等,这些因素都给黑粉病病菌提供了有利条件,使茭白黑粉病病菌有机可乘。
3、侵染源:
茭白黑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毒,病菌以厚垣孢子团随种茭墩或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团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来年温湿度适宜后形成初侵染,冬孢子萌发产生厚垣孢子,再由厚垣孢子产生小孢子侵入茭白嫩茎,随着茭白的生长扩展到生长点,以后产生新厚垣孢子团,不断向健康叶片、叶鞘及邻近植株蔓延,进行再侵染,一般寄主生长期间,连续高温多雨,病害发生较重。
三、茭白黑粉病发病症状
茭白黑粉病病菌潜伏期较长,是一种系统性病害,最适感病生育期为分蘖期至成株期,染病后植株整体生长势减弱,症状主要表现在叶片、叶鞘和茭肉。
1、对叶片的危害:叶片受害,生长势明显减弱,叶肉内充满黑粉菌厚垣孢子,挤压叶片变宽,逐渐发展成深绿色泡状突起,有的表皮枯黄破裂,散发黑色粉状物。
2、对叶鞘的危害:叶鞘染病,初期叶鞘上病斑为深绿色小圆点,叶鞘颜色由绿变黑,发展成椭圆形瘤状突起,后期叶鞘充满黑粉孢子团,使得叶鞘发黑,由于叶鞘组织的破坏,不再开裂。
3、对茭肉的危害:茭肉受害,生长变慢,黑粉菌厚垣孢子充斥茭白组织,使得中间鼓胀突起,茭肉变短,体表多有纵沟,较粗糙,长到老也不开裂,发病严重势茭肉全被厚垣孢子充满,成为一包黑粉不能食用,横切茭肉可见黑色孢子堆。
四、茭白黑粉病的传播途径
黑粉病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附着在种茭(地下茎)上或或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团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在环境条件适宜时(25~32℃),新芽萌发,病菌即由母茎侵染入芽内,并与芽生长同步向上发展,病菌新陈代谢产生一种称为吲哚乙酸的激素物质,刺激茭白嫩茎基部膨大为纺锤形,病菌在膨大地下茎(茭笋)组织纵横蔓延,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阶段便形成冬孢子堆,此时茭白嫩茎有许多黑色短条状斑,冬孢子堆发育成熟即散出大量黑粉,茭白抽薹后,严重时茭白被厚垣孢子所充满。
这种病菌只要沾染茭白,就可危害茭白植株,该菌常通过雨水或田水传播,气流或株间接触传播,从嫩茎、叶鞘及叶片伤口、气孔或表皮进形循环侵染,肥力不足,植株生长弱,灌水不当等均会加重病害的发生。
五、茭白黑粉病的防治方法1、品种选择:
选择无病田地留种,坚持选用健壮不带菌的优良茭种育苗和栽种,如原产地浙江省杭州市的梭子茭(双季茭)、原产地江苏省无锡的中介茭(双季茭)。
2、农业防治:
①种苗处理:春季要将种苗老墩地上部割除,尽量压低茭墩,从而降低分蘖节位,若引进外来种苗,需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1)600倍液浸蔸消毒处理,消灭种苗带菌。
②实行轮作:为了减少田间土壤中的病害含菌量,发生过茭白黑粉病的田块应与旱地作物实行隔年轮作,能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栽植时合理密植,确保田间通风透光,减少病原菌累积。
③施肥:施足有机底肥,氮、磷、钾配合施用,并适当增施三元复合肥,以提高茭白对元素的需求,适时追肥,避免植株脱肥早衰,增强植株抗病能力,避免偏施氮肥,以防植株徒长,施肥务必为腐熟的有机肥,以免肥料带菌,加重其他病害的发生。
④浇水:坚持科学灌水,按不同生育阶段管好水层,避免长期深灌,即根据促进茭白分蘖期、抑制后期无效分蘖期和促孕茭期的的三个时期的需要,做到分蘖前期灌浅水,促分蘖生长,高温期灌深水,以抑制后期无效分蘖,孕茭期保持茭田湿润即可。
⑤疏除过密分蘖:在茭白老墩萌芽初期,疏除过密分蘖,使养分集中,萌芽分蘖整齐一致,便于田间水层管理,减少发病机率。
⑥及时清除病株及病株残体:茭白生育期间夏、秋季结合中耕追肥等农事操作及时摘除黄叶,改善植株之间的通透性,冬前割茬时做好田园清洁工作,并且当即把黄叶或残茬物及时拿出田园外,整体深埋或集中烧毁,减少老叶残留量。
3、化学防治:
在茭白生长期间,要加强田间巡查,一旦发现病情,就要及时使用药物进行防治,在返青孕茭初期开始选用治疗剂喷药,每隔7~10天喷洒1次,连续喷洒1~2次即可,注意使用农药在茭白作物上的残留量和安全间隔期,在每批茭白采收与销售之前的10~12天必须停止用药,以便于保证或食用品质的安全性。
可参考使用的药物:3%多氧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1)600倍液交替喷雾,每隔7天喷雾1次,连续防治3~4次,若在多雨季节喷药防治,注意雨后及时补喷。
综上,茭白黑粉病的在种植茭白的园区发生非常普遍,感染此病的茭白无法食用和失去商品价值,如果防治不及时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农户们要提前做好科学防治措施,才能有效的降低减产损失,在实际生产上可采用精选品种、农业防治以及化学防治等手段预防,并要在管理上下足功夫,才会取得茭白的优质高产。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