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蔬菜滞销 蔬菜滞销的解决办法

2024-04-14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6343 次
蔬菜滞销 蔬菜滞销的解决办法

蔬菜滞销:原因与解决方案

原因分析

**过剩

蔬菜滞销的主要原因是**过剩。一方面,生产者为了获取更好的收益,会增加种植面积和种植量,导致同一时期市场供应量过多,价格下跌;另一方面,农产品由于天气、运输等原因,容易过期腐烂,进一步加剧了蔬菜滞销的问题。

**渠道不畅通

**渠道不畅通也是蔬菜滞销的重要原因。传统的蔬菜**渠道主要是**市场、超市、菜市场和农贸市场等,这些渠道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导致**量下降。同时,线上**渠道的兴起也对传统**渠道产生了冲击,农民的**渠道选择也变得更加复杂。

解决方案

推进农业产业化

推进农业产业化是解决蔬菜滞销问题的重要手段。农业产业化可以通过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种植、品牌化营销等方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价值,从而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降低**风险。

建立现代**渠道

建立现代**渠道也是解决蔬菜滞销问题的重要手段。现代**渠道包括电商平台、社区团购、农村电商等,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和物流配送网络,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渠道,同时也可以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提升**量。

加强市场监管

加强市场监管也是解决蔬菜滞销问题的重要手段。市场监管可以通过加强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及时预警市场风险,减少农民的投资风险;同时,加强对**渠道的监管,打击不合法的**行为,保护农民的利益。

拓展百科知识

**过剩

**过剩是指市场供应量超过市场需求量的现象。产生**过剩的原因有:生产成本降低、技术进步、市场需求下降、市场竞争激烈等。**过剩会导致产品价格下跌,生产者的收益降低,从而影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指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将农业生产与产业链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化链条。农业产业化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价值,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市场监管

市场监管是指国家或地方**对市场经济活动的监督和管理。市场监管可以通过监测市场价格、收集市场信息、实施市场干预等方式,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参考来源:

1.《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4》;

2.《2024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

3.《农业产业化发展报告2024》。

相关问答拓展:

1、农产品滞销原因及对策?

最主要的是农产品总体过剩!对策:生产优质,安全,无公害的农产品,通过精耕细作提高产品质量,不求数量!占领市场!

其次是村里的人习惯跟风种植,看别人种植谋类农产品挣钱了,来年都种植此类农产品!对策:再次加工,提高农产品的多元化。还可以打造爆品,基于家乡,基于区域打造能代表家乡的农产品!

拓展好文:纾困河南万吨滞销蔬菜:来不了的大客户与断裂的供应链

  近日,河南多地出现农户蔬菜滞销现象。据河南本地媒体报道,汝州市纸坊镇蔬菜种植面积2万多亩,350万公斤小葱、93万公斤菠菜、万公斤白菜等多种蔬菜遭遇滞销,当地只能消化蔬菜产量的10%,剩下90%的蔬菜往常会发往省内其它地区和省外,但当下,大量蔬菜被滞留在地里。

  河南农地蔬菜滞销

  2024年,河南省以7612.4万吨的蔬菜**位列全国地区**第2位,占全国**总量的10.16%,蔬菜外销链条辐射周边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等地。

  作为一个蔬菜大国,中国蔬菜年产量从2024年的6.92亿吨增长至2024年的7.67亿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6%。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4年我国蔬菜产量可增至7.91亿吨。

  11月19日,河南出台蔬菜促销10项举措,严禁层层加码,多举措对接省内外客商采购。

  一张由多家媒体发起的“助力河南农户卖菜”表单在网上公布,仅河南当地,农户在其中写下了石榴、梨子、鱼、芹菜等200多条农产品滞销求售信息。而另一边,多家果蔬供应链相关企业开始助力河南农户蔬菜**。

  百家媒体帮河南农户卖菜信息登记表截图

  来不了的大客户

  “往年来收菜的大客户不来了。”这是菜农对今年蔬菜滞销的描述,一位蔬菜收购公司负责人说:“农民平时只负责种,不负责卖,**渠道是农户所缺乏的,特别是个体农户。”

  河南中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较早开始助销河南蔬菜,侯彦军接受界面新闻采访称,公司之前不卖蔬菜这样的初级农产品,他先找了几家卖新疆苹果的经销商做试点,把滞销蔬菜引进店里**。作为援疆企业,公司在省内有多家消费扶贫馆。

  “这次就是纯做公益,从合作社或农户手里收萝卜2毛一斤,我们只会把运费加上,并且跟经销商说店里卖也不加一分钱,能便宜一些就多销一些。”

  据河南省相关数据统计,省内50个种植大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蔬菜滞销情况。

  河南本地的供应链服务平台万邦云仓也加入助力蔬菜**的队伍。公司柴旭阳接受界面新闻采访说:“我们把公司的核心供应链信息都共享出来,对接农户与便利店、团购平台、线下商超等渠道,这些渠道的选品选择达标的果蔬拉到线上线下去**。”

  “目前对接的餐饮连锁协会销量非常差,因为居家的人多,消费受影响”柴旭阳说:“不能及时转化的菜,我们会对接一些食品加工厂。”

  广东农批市场经销商郑先生也建议农户把滞销蔬菜引进食品加工厂,“有一个河南农户联系我想出3吨干辣椒和30亩地白菜,我跟他说广东这边收菜价格很低,运费不划算,把菜卖去食品加工企业也是个办法。”

  “我们只是对接菜农和商家两端,至于商家真的采购了多少,这个统计还要费很大劲儿。”柴旭阳说。

  供应链断了

  大部分企业能提供**通路,但怎么从农户手上拿菜却是个难题。一家果蔬经销商对界面新闻说:“农户能提供什么样的货,我们就能帮他对接什么样的商户,但需要农户自己运到郑州来,农户本身没有配送能力,郑州大型超市或企业有物流车又因为一些限制去不了。

  一位河南超市老板在网上发布了一段视频讲述自己拿不到菜的经历,“一共想去8个滞销地拿菜,前一天给每一个高速路口打确认,有需要村里开证明的,有需要村里和镇上同时开证明的,有开了证明告诉不让下的”。

  在杜辉飙看来还有运力问题,他在新疆哈密开了13家超市,疫情前每天能消化上百吨蔬菜量,跟河南农户对接上之后他说:“我自己付运费拉来也不行,蔬菜可以走绿色通道,关键是运力不足,司机被封在家里或是路上。”杜辉飙的超市平时从哈密本地果蔬**市场和成都市场拿货,最近从成都拉菜也并不顺畅。

  一位菜商向运输蔬菜的司机询价,从河南西华县到郑州市160多公里的运费是1000-1200元,平时的价格是700-800元。

  11月19日,河南出台蔬菜促销10项举措,严禁层层加码,要求优先核发蔬菜运输车辆通行证,启用通行证地区可实行一车一证一线路,有效期内车辆可多次往返。

  “最近一个多月我们从农户这里销出去的菜有十几万斤,”团长刘明伯说:“车进不去村里,我们提前跟农户联系好把菜拉到路边装车,再拉回郑州卖。番茄在超市里卖到3.98元一斤,我们从农户那里拿番茄加上运费不到2元,再在我们的团购小程序上卖2.3元一斤,销得很快。”

  地里与市里菜价倒挂

  “随行就市”,万邦云仓柴旭阳跟农户对接滞销蔬菜价格时,农户一般这么说。而在上述“助力河南农户卖菜”表单中,一些农户为了尽快出掉地里囤积的蔬菜,写明“低于本地市场价出售”,一些农户写道“如果有企业自己来拉并承担人工费用,菜免费送。”

  与此同时,多位菜商反映郑州市内菜价在升高,“农户卖红萝卜5到6毛一斤,还包含装车包装费,但现在郑州市区要卖1.4元一斤。”

  据《农民日报》报道,北京新发地市场近期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从10月底到11月初,蔬菜的地头价与市场价走势“背道而驰”,一些品类的蔬菜地头价从1元跌至几毛、甚至几分,而新发地市场的蔬菜价格周环比上涨了9.03%。

  “河南这两年疫情频发,受困的菜农甚至直接在村里群说,谁需要菜戴好口罩自己去地里拿吧,不卖了”,侯彦军描述老家村里的种菜情况。

  2024年,河南省的蔬菜**位列全国第2位,**量达到7612.4万吨,占全国**总量近一成,仅次于山东。

  长期在广东农批市场**的郑先生指出:“现在市场上怕的就是有涨价心态。”

  “河南是蔬菜种植大省,还是尽量想把滞销的菜往省外出,菜如果长期出不去对价格会有影响,市场传导效应可能会逐步显现。”柴旭阳说。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正在积极推进江苏、浙江、安徽等周边省供销社对河南滞销蔬菜的采购力度。据中国供销合作网,截至11月22日,全国供销系统采购河南各类蔬菜约1950吨,其中省外助销约890吨。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近日也倡导发挥全国各分支机构的渠道优势,拓宽河南蔬菜**渠道。

  “希望能对接有消化能力的省内外渠道,现在不卖出去,小麦无法播种,影响的就不仅仅是这一季菜的收益了。”一位地里滞销了50吨白菜的农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