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田间管理的要点是什么
这一篇文章内容会给广大网友剖析一下“土豆田间管理的要点是什么”的内容进行讲授,希望对网友们稍微有点帮助,还等什么,快收藏吧!
在中耕除草幼苗的早期阶段,应以促根、促匍匐茎为主。幼苗生长缓慢,需水量少,灌溉少或不灌溉。土豆芽前,控制浇水量,芽应灌溉一次,蹲苗控制地面过度生长,促进块茎肥大。土豆芽时,应及时去除花槽,集中营养**块茎生长。土豆生长后期喷洒叶肥。
好文探索:“三分在于种,七分在于管”,土豆田间管理需掌握的几个要点
在进行土豆的田间管理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土豆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从而更好地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土豆田间管理需要把握好温度、土壤、水分三大生长环境因素,具体来说如下。
土豆是性喜低温的作物,不喜欢高温天气,地下块茎生长的最适温度是16℃~18℃,当地面温度高于25℃时,土豆的块茎将停止生长。地上部茎叶生长的最适温度是15℃~25℃,当温度超过39℃时,地上部茎叶直接停止生长。
土豆地下块茎的发育膨大喜欢土质疏松,透气性好的沙壤土,黏性重的土壤不利于薯块的生长,会出现“青头”现象,说到这里提一点,土豆种植时土壤覆盖深度不够,也容易出现“青头”现象。虽然土豆比较抗旱,但是想要获得高产,需要保持土壤凉爽湿润。
土豆对水分的需求随着生长时期的不同而变化,对水分需求的总体趋势是由少到多。前期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左右,中期土壤含水量保持在75%左右,后期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左右有利于土豆的生长发育。
土豆从播种到出苗大约需要20天左右的时间,在幼苗破土的时候,我们要及时的将幼苗从地膜下面抠出来,一是帮助幼苗快速生长,二是避免幼苗被灼烧。抠膜的时候要小心,不要伤及幼苗。
生长前期不需要怎么浇水,浇水过多会导致植株徒长,不利于地下块茎的形成。一般在幼苗出齐以后浇一次水,要开花的时候结合施肥浇一次水,后期视情况再浇水。
但是如果遇到连续干旱的天气,要每隔10天浇一次水,土豆收获前10天左右要停止浇水,不然不利于收获。
因为播种时我们已经施入了农家肥、复合肥及豆饼肥,所以后期追肥,多追一些钾肥与适量的复合肥或土豆专用肥即可,切忌不要施绿肥。
可以喷施矮壮素抑制地上部植株的生长,促进地下块茎的营养物质积累,使薯块膨大,提高产量。
以安丘地区为例,土豆病害一般不多见,有的话主要是晚疫病和青枯病,晚疫病多发生于土豆开花期前后,可以危害茎叶和薯块,一旦遭遇连续阴雨天气,晚疫病传播将非常迅速,因此在发现发病植株的时候要及时拔除,并在窝里撒上石灰,同时要用甲霜灵锰锌喷雾,防止病害扩展。
土豆青枯病与山东大姜的姜瘟病病原是一样的,得了青枯病后要及时的将病株拔除,撒上石灰或者**药液消毒,同时要喷施青枯立克防治病原菌扩展。
安丘地区土豆虫害也不严重,有的话主要有蛴螬、蝼蛄、地老虎以及蚜虫等,防治地下害虫可用辛硫磷灌根,每亩使用1.5~2.5千克。
防治蚜虫可以用吡虫啉喷雾。
精选问答:
1、马铃薯种植技术?
分七步,具体如下
一、适宜马铃薯种植的土壤
马铃薯特别适合在沙质土壤中种植。适当的深耕可以使土壤疏松,增加透气性,提高蓄水的能力,土壤肥料保护和抗旱性,以有效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并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马铃薯植物根系的充分发展,扩大马铃薯块。马铃薯的须根穿透性差,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根系在土壤中的发育越好,植株生长势越强,产量越高,尤其是生长缓慢的马铃薯品种。一般情况下,土地耕作深度不得少于30厘米。如果土壤湿度不好,应提前灌溉一次,然后进行深度耕作。
二、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1. 马铃薯加工
发芽:为了保证秧苗结实、整齐、平整,应将土豆切成块,堆放在通风处。然后用细沙覆盖,厚度5-10cm,再用塑料膜覆盖,保持温度,发芽。土豆发芽期间,不要浇水。如果含水量过大,很容易造成环境过于潮湿,容易导致种子腐烂,从而形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如果土壤特别干燥,可以尝试用渗水的方式补充适量的水分。花蕾大约需要两周的时间才能长出来。
切块:根据马铃薯胚芽生长的实际情况和种薯的大小而定。裁片的大小应适中。一般可以切成3-5块。每片应有1-2个结实的胚芽。每个切割件必须控制在15克以上。
晒种子:把切好的土豆放在阳光下晒。干燥后的马铃薯表面可以结痂,便于长期储存,有效避免了种植入土后死茎腐烂的母期。
2. 及时播种
当10cm土层温度稳定在10℃时,将进入马铃薯的适宜播种期。面积小,可人工种植。大规模种植时,可采用大垄距机进行垄沟施肥和种子计数。犁沟深度10-15cm,薯块保持在地面以下或略低于地面。种子和肥料必须分开,覆盖层厚度为6cm。垄距90cm,株距20cm,每亩保留4500-5000株。
3.施肥管理
土豆的生物量很大,所以施肥宜早不宜迟。80%的幼苗生长后,我们可以每亩施用25公斤的碳酸氢铵进行第一次追肥。追肥后要及时灌水。植物进入出芽阶段后,应该进行栽培和浇水。在开花初期,块茎已进入快速扩展阶段。我们需要把第二次除草与土壤和水结合起来。在进行马铃薯垄封之前,需要对土壤进行耕作,防止块茎外露和变绿。第二次追肥可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确定。一般来说,不需要装饰。如需二次追肥,可追肥少量**素,每亩可追肥15kg。
4. 灌溉管理
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生长时期土豆的需水量来控制每次浇水的用水量。正常情况下,苗期植株较小,需水量不大,只需保持土壤湿润即可。马铃薯出芽期是植物需水量最大的时期,需要大量的水分才能保证生长。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促进马铃薯块茎生长。马铃薯生长中后期应及时停水排水,可有效避免马铃薯腐烂现象的发生。
5. 除草
能有效提高地温,有除杂草的作用。在表层土发芽时,可以进行深耕和浅耕。幼苗出土后要及时铲犁,可有效提高地表温度,减少水分蒸发。马铃薯生长的时期,我们应该铲培养更多的土壤,两次,三次,这样狭窄的山脊,山脊的顶端是宽,土壤水分提高和放松,以有效地实现多层块茎形成和促进块茎的扩张。
6. 虫害控制
在马铃薯种植中,主要防治晚疫病、蚜虫、蝼蛄等。为防治晚疫病,应加强开花前后的田间监测。发现病叶后,立即将病叶摘除,将病叶从附近的植物上摘除,埋在地上,并撒上石灰。然后用200倍波尔多液封闭植株周围,一周喷洒1次种子。Bt乳状液可用于蚜虫的防治。
7. 及时收获
当马铃薯植株的大部分叶和茎枯萎时,块茎已与匍匐茎分离,果皮变厚,块茎干物质含量达到最大值。
2、马铃薯高产小妙招?
一、草木灰拌种;
要挑选色泽鲜明、表皮光滑、无病斑、无霉点、无开裂、无芽眼坏死的薯块作为种块,然后把种块用温水润湿,然后用草木灰进行拌种,拌种后就可以进行播种。草木灰不仅有杀菌抑菌的作用,而且草木灰是一种天然钾肥,土豆种块用草木灰进行拌种后有利于高产。
二、种块大小合适、确保每块都带芽眼:
种块的大小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种块切得过大会增加用种量,种植的成本会提高;而种块切得过小,种块内含有的营养肯定低,这样容易导致出土的幼苗营养不良。土豆种块的大小以30~40克为最佳,在切种块时要确保每一块都有芽眼,这样可以提高存活率。
三、正确施肥;
土豆要想高产,正确的施肥很关键。氮肥能促进植株茎叶的发育,磷肥能促进植株根系的发育,钾肥能促进土豆的膨大,因此土豆在生长前期营养一定要全面。
四、深种浅出:
所谓深种浅出,就是深开沟15-20公分以上,浅盖土7~8公分,后随土豆长高扶垄增高。
五、去除分株;
土豆出苗后会在根部长出多根植株,可以保留1~2根强健的植株,其它弱小的植株可以轻轻拔掉,可以增加20%的土豆产量。
六、摘花摘蕾:
土豆的现蕾期,应进行摘花、摘蕾,尽量让植株少结浆果,这样就可以避免浆果和块茎争夺养分。通过摘花摘蕾,可以提高土豆10%的产量。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