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观音莲座蕨是国家保护植物吗

2024-01-01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81 次
观音莲座蕨是国家保护植物吗

  本篇经验文章会给农资人谈谈“观音莲座蕨是国家保护植物吗”的内容进行阐述,但愿对各位网友们有所帮助,还不赶紧收藏吗!

  观音莲座蕨是国家保护植物,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之一。属于大型陆生蕨类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及长江以南地区。

  适宜在松软肥沃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因此在养护过程中,需要用森林腐殖质、细沙、农家肥等混合配制土壤,放置在光线充足的地方。

  观音莲座蕨是国家保护植物,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之一。属于大型陆生蕨类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及长江以南地区。

  常生长于海拔200-300的山坡密林中。茎肥大直立。

  种植观音莲座蕨时,需将培养土与地膜、细沙、农家肥等混合配制,并准备透气性好的深紫色砂盆。盆土消毒后,将培养土放入盆中。

  然后将植物种植到土壤中并覆盖一层细土。

  观音莲座蕨很容易种植。

  在养护观音莲座蕨的过程中,只要将它放在明亮的地方,并定期给观音莲座蕨浇水施肥,植株就会长势旺盛。夏季注意光照强度大,采取遮阳措施,防止强光灼伤叶片。

  观音莲座蕨枯萎的原因是土壤不适宜,适合在松软肥沃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长期不松土、不换土,土壤板结严重,观音莲座蕨根系生长不良,影响植株生长。

  水分养分的吸收利用使叶片变黄枯萎。


好文探索:濒临灭绝的法斗观音座莲再发现


  法斗观音座莲(AngiopterissparsisoraChing),也叫法斗莲座蕨,现隶属于合囊蕨科(Marattiaceae)莲座蕨属(Angiopteris),修订前属于观音座莲科(Angiopteridaceae)观音座莲属(Angiopteris)。该种是秦仁昌先生于1982年根据武素功先生1962年采集于滇东南西畴县法斗的标本发表的新种,由于特殊的形态特征,拟为一个假定观音座莲属(Angiopteris)和原始观音座莲属(Archangiopteris)间的杂交种。

  从该种发表至今,能公开检索到的标本记录也只有1962年武素功先生和1978年王中仁先生同在模式产地采集的标本。

  在1999年和2023年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里,法斗观音座莲均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2023年云南省人民**批复的《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规划纲要(2023-2023)和紧急行动计划(2023-2023))》中将其列为62个急需拯救保护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之一。

  而在2023版的《云南省生物物种红色名录》中则被列为数据缺乏(DD),并且TheIUR**ListofThreaten**Species也未对其进行评估。在2023-2023年间,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护团队(下称:昆明植物所极小种群保护团队)在执行“云南省第二次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调查”项目(39Y33G)和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中国西南地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调查和种质保存”(2023FY)过程中,多次在其分布区调查均未发现该种。

  在编制《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名录(2023版)》时,因没有确切的野外分布点不能开展保护行动,未将其纳入保护名单。

  2023年12月,昆明植物所极小种群保护团队和西畴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分局工作人员在西畴法斗调查到法斗观音座莲(初步鉴定)的一个小种群,经云南大学蕨类植物专家陆树刚教授鉴定确是法斗观音座莲。

  目前发现的分布点仅有4株,并且受人为干扰严重,威胁因素主要是草果种植对其生境和植株的破坏。而之前,云南大学研究团队也记录只有1个分布点7株。

  依据近年来野外调查结果和IU评估标准,法斗观音座莲的濒危等级应评估为极度濒危(CR),且面临随时灭绝的危险,是典型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需要尽快采取抢救性保护行动,优先建立就地保护小区或保护点,保护发现的分布点植物及其生境,并开展人工繁育技术研究,为近地保护、迁地保护、种群增强和回归提供技术支撑。


精选问答:


  1、观音莲座蕨什么时候列入国家保护?

  1999年8月4日列入保护

  观音莲座蕨(学名:Angiopterisfokiensis Hieron),别名马蹄蕨,株高1~2米,根状茎为肉质肥大直立的莲座状。叶簇生,叶柄粗壮肉质,基部扩大成蚌壳状并相互覆叠成马蹄形,如莲座,故得名。叶柄长50-70厘米,干后褐色,基部有褐色狭披针形鳞片,腹面有浅纵沟,叶片阔卵形,长宽各约80厘米,2回羽状,羽片5-7对,互生,二回小羽片披针形,35-40对,对生或互生,叶脉单一或二叉,无倒行假脉。叶为草质,两面光滑。孢子囊群呈两列生于距叶缘0.5~1毫米的叶脉上,孢子囊群由8-10个孢子囊组成。

  2、福建观音莲座蕨是二级保护植物?

  观音莲座蕨(学名:Angiopterisfokiensis Hieron),别名马蹄蕨,株高1~2米,根状茎为肉质肥大直立的莲座状。叶簇生,叶柄粗壮肉质,基部扩大成蚌壳状并相互覆叠成马蹄形,如莲座,故得名。叶柄长50-70厘米,干后褐色,基部有褐色狭披针形鳞片,腹面有浅纵沟,叶片阔卵形,长宽各约80厘米,2回羽状,羽片5-7对,互生,二回小羽片披针形,35-40对,对生或互生,叶脉单一或二叉,无倒行假脉。叶为草质,两面光滑。孢子囊群呈两列生于距叶缘0.5~1毫米的叶脉上,孢子囊群由8-10个孢子囊组成。

  观音莲座蕨经常容易和原始莲座蕨属植物相混,其中二回原始莲座蕨是国家二级珍稀保护植物,主要区别为观音莲座蕨根茎为马蹄形,叶片大,二回或一回羽状,二回原始莲座蕨根茎为匍匐状圆柱形,一回或二回羽状,叶片较小,孢子囊众多(40-80-110对),生于叶脉中部,远离叶边,有分枝状夹丝。不过一般人很难分辨。因此不建议在田野采掘,破坏野生资源不说,还可能触犯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