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杨树什么时候间伐

2024-03-17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674 次
杨树什么时候间伐

杨树是我国北方广泛种植的一种常绿阔叶树种,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种。那么,杨树什么时候间伐呢?

一般来说,杨树的间伐时间应该在树龄6-8年之间。在此期间,杨树的生长速度较快,木材质量优良,适合用于制作家具、建筑材料等。如果超过8年,杨树的生长速度会逐渐变慢,木材质量也会下降,因此间伐的效果也会降低。

另外,杨树的间伐还应该根据树冠的生长情况来进行。一般来说,杨树的树冠应该保持在较小的范围内,这样可以保证其生长的稳定性和质量。如果树冠范围过大,会影响到树木的生长和木材的质量,因此需要进行适当的间伐。

杨树的间伐时间应该在树龄6-8年之间,并且应该根据树冠的生长情况来进行适当的间伐。

相关百科拓展
  • 杨树:我国北方广泛种植的一种常绿阔叶树种,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种。杨树的木材质地坚硬,质量轻盈,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 间伐:是指在森林中不砍伐全部林木,而是有选择地抽掉部分树木,以达到调整森林结构,提高林木质量和产量的目的。间伐能够促进森林的生长和更新,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树冠:是指树木的顶端和枝条部分,包括树冠轮廓和树冠体积。树冠是树木生长的关键部位,其大小和形状对树木的生长和木材的质量都有重要影响。

相关问答拓展:

株距行距如何计算种植数量?

首先要计算出一株的点地面积,例如行距3米,株距2米,那么,一株点地3x2=6(平方米),每亩面积是666.7平方米,然后用每亩面积除以每株占地面积,666.7÷6≈111(株),每亩栽植111株。这个密度是杨树的初植密度,以后抚育可隔行间伐,变成3×4米。

桑黄椴木栽培技术?

(1)树种的选择与砍伐许多阔叶树如杨树、桦树、柞树、桑树等都适宜栽培桑黄。

一般在储存营养较丰富的冬季进行砍伐,主要采用砍伐枝丫材或间伐两种方式,将采伐的树木放在通风阴凉处,以免长杂菌;在用之前,将采伐下的树木和枝丫材截成15~20厘米长的木段,并对木段表面进行修平,去掉毛刺,对有树节的地方重点修理,防止扎破塑料袋。

三黄药材种植方法?

1菌材的准备:1.1树种的选择杨树、桦树、柞树、桑树等阔叶树均为栽培桑黄的良好树种,但桑树上生长的桑黄子实体入药最佳,因为桑树自身也是中药材的一种,桑黄在利用桑树上的营养进行生长发育时,可以吸收桑树中的有效成分,这就是桑树桑黄好于其它树种栽培桑黄的原因所在。

1.2最佳采伐期 树木休眠后和第2年萌发前,此时树干的营养最丰富,为最佳采伐期,采伐树木主要采用砍伐枝桠材或间伐两种方式,将采伐的树木放在通风阴凉处,以免长杂菌。在用之前,将采伐下的树木和枝桠材截成15~20cm长的木段,并对木段表面进行修理,有树结的地方易长杂菌,且易扎破塑料袋,因此将其修平,去掉毛刺,避免造成生产中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2菌种与菌棒的制备:2.1原种的制备首先选优良的麦粒,去除虫蛀粒及石块等杂质,用热水浸泡后,装瓶进行高压灭菌,在121℃下高压灭菌1.5 h。冷却后,在无菌条件下接人优良的桑黄母种,于28℃的恒温室中培养。优良的桑黄菌株一般30~45 d即可长满菌种瓶(具体视菌种瓶的大小而定)。.由于桑黄菌株极易退化, 接种前一定注意选择生长旺盛的菌株,否则使用了退化的菌株,不但生长速度慢,且易染杂菌,给生产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2.2菌棒的制备选用直径17~25cm×40~45cm的高压菌种袋,将锯好的木段,用水浸泡后,装入高压菌种袋中,细的枝桠材扎成直径16~24cm的把,扎实,以免刺破菌种袋;粗木段直接装入高压塑料袋中,木段的两头填充一些麦麸和木屑的混合物,这样既利于发菌,又可避免木段断面的木刺刺破菌种袋。菌棒经灭菌后,接入优良的二级麦粒菌种。将接种后的菌棒置于25℃恒温的培养室中发菌,桑黄菌最适合的生长温度为28℃,由于桑黄菌丝生活力比较弱,菌棒发菌时间长,如将菌棒放在28℃下培养,大量的菌棒堆在发菌室中,杂菌繁殖快,菌棒极易被污染,造成浪费。 将菌棒放在25℃的条件下可减少污染。桑黄菌在菌棒发菌阶段,应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有光,菌丝很快变黄老化。桑黄菌不易与其它药用菌、食用菌同室发菌,由于药用菌、食用菌均为好气菌,而桑黄菌生活力弱,与其它菌同室发菌,无法与其它菌竞争培养室中的氧气,造成生长速度减慢,易染杂菌。

3栽培场地的选择和大棚的搭建:3.1栽培场地应选在易管理,水、电比较方便的地方;地势平坦及缓坡地均可。整地:栽培场地选择好后,去除土中的石块,为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菌棒下地前,在土中撒些生石灰。

3.2 桑黄栽培主要采用塑料大棚,大棚上覆盖遮阳网或者覆盖草席,利于温度的控制。如果条件允许,采用可以控温的大棚是桑黄菌高产、稳产的关键。大棚搭建好后,将菌棒成品字形或正方形埋在处理好的土中,一半埋在土中,一半露在土面上。菌袋可采用全脱袋或环割两种方式。全脱袋菌棒易干,应在菌棒上方盖一些保湿效果好的湿沙;环割一般保湿效果好。

4.出菇和栽培管理 桑黄菌的出菇管理与灵芝等药用真菌基本一致,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通气、除草、防杂菌等几个方面。但具体管理上又存在差异。由于桑黄菌生活力比较弱,因此管理上应细心、认真,做到随时出现问题随时解决。

4.1温度管理 桑黄属于高温型药用真菌,其出菇温度在25~30℃,温度低于25℃,高于30℃子实体生长缓慢甚至停止。子实体最佳生长期在春秋两季,夏季需要人工控制温度,子实体方可正常生长。变温处理,如昼夜温差的**利于子实体的发生和生长。

4.2湿度管理桑黄菌子实体的形成需要高湿的条件,土壤湿度达50%~60%,空气湿度达90%以上,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和生长。甚至将桑黄菌棒的一头泡在水上,菌棒顶部照样有桑黄子实体形成和生长。

4.3光照 桑黄子实体的发生需要有一定的光照,子实体发生期的光照应适宜。光照太强,一方面子实体的形成受到抑制;另一方面,棚内温度升高,也抑制子实体的生长。一般棚内光的透射率以10%左右为佳。

4.4通气 桑黄菌与其它药用真菌一样,通气是子实体形成的重要环节,氧气不足子实体生长受到抑制,子实体颜色由亮**变暗**。每天通风换气至少2次以上,早晚各1次,特殊情况还应具体分析。如棚内温度过高,除喷雾降温外,还可以强制通风的方式降温。在进行桑黄栽培中发现,夏季高温季节,桑黄菌生长停止。为了提高桑黄的产量,早春、晚秋季节,将遮阳网放在棚内,既可遮阳,又利于棚内温度提高;菌棒发菌快,做到增产、增收。夏季高温季节,将遮阳网放在棚外,在遮阳的同时起到降温的作用。桑黄别名:猢狲眼、桑耳、针层孔菌、桑臣等,是一种真菌,因寄生于桑树而得名。子实体无柄,菌盖扁半球形或马蹄形,木质,浅肝褐色至暗灰色或黑色。在杨、柳、桦、栎等树干上也有生长。

八尺宽六尺株距一亩栽多少棵?

行距8尺(约等于2.66米),株距6尺(等于2米)。那么,一株点地8x6=48尺=2*2.66=5.32平方米。

每亩面积是666.7平方米,然后用每亩面积除以每株占地面积,666.7÷5.32≈125.31(株),每亩栽植125株。这个密度是杨树的初植密度,以后抚育可隔行间伐,变成3×4米。

一万平方米能种多少棵杨树?

一万平方米能种 825棵或者660 棵杨树。因为一万平方米等于一公顷,又等于15亩,一般杨树人工林设计种植密度是3×4米,每亩种植55株,或3×5米,每亩种植44株,那么,一公顷能够种植55×15=825(株),或者44×15=660(株)。如果是培育大径材,在抚育时隔株间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