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钱柳是青钱柳吗
这一篇农资知识会给网友们分析一下“串钱柳是青钱柳吗”的内容进行具体诠释,希望对广大农资人有几分帮助,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不,串钱柳和青钱柳是不同的植物。串钱柳(Ilexmitis)是一种抗旱性灌木,属于醋栗科,而青钱柳(Taxuschinensis)属于杉科。
两者在外形上存在明显差别,串钱柳的叶子有绿色和深绿色两种,椭圆形,而青钱柳的叶子是线形,并有黄褐色的斑点。
是一种非常耐寒且极具吸引力的灌木,树皮呈灰色,花序穗状,树枝和花序柔软**,花期四月,木质蒴果。
串钱柳是非常优美的观赏花木,干形曲折苍老,小枝密集成丛。叶似柳而终年不凋,花艳丽而形状奇特,花序着生在树梢,只看雄蕊而不见花朵。
雄蕊数量很多,花丝很长,颜色鲜艳,排列稠密,整个花序犹如一把瓶刷子,挺立于灌丛之中,随风摇拽,妖艳夺目,风韵独特,姣美殊常。
树姿飘逸,形同垂柳,又有红色花序相映衬,故别具一格,适合作庭园观赏树、行道树 串钱柳这名字得名于它独特的果实。
木质蒴果结成时在枝条上紧贴其上,略圆且数量繁多,好像把中国古时的铜钱串在一起的感觉,加上柔软的枝条如扬柳一般。
好文探索:医学界的第三棵树
青钱柳(拉丁文名:Cyclocaryapaliurus。)别名:摇钱树、麻柳,青钱李、山麻柳、山化树。
胡桃科、青钱柳属植物,我国南方多省均有发现,多以零星分布。青钱柳乃冰川四纪幸存下来的珍稀树种,仅存于中国。
青钱柳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医学界的第三棵树。人们知道,医学界的第一棵树——柳树,产生了阿司匹林,消炎杀菌、抗血栓,揭开了人类健康史的第一次变革。
继心脑血管、**、**之后,高血糖现已成为人类的第二大**,这时人们发现了青钱柳,并将其芽叶炮制成青钱柳茶。青钱柳常生长在海拔500—2500米的山地湿润的森林中。喜光,幼苗稍耐阴。要求深厚、喜风化岩湿润土质。耐旱,萌芽力强,生长中速。
青钱柳产于湖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和云南东南部。
青钱柳属落叶速生乔木,树木高大挺拔,枝叶美丽多姿,其果实像一串串的铜钱,迎风摇曳,别具一格,颇具观赏性,可作为园林绿化观赏树种和用材树种。
具有很高的庭院观赏价值。
青钱柳木材轻软,有光泽,纹理交错,结构略细,加工容易,胶粘性和油漆性能好,是家具良材。树皮含鞣质及纤维,为橡胶及造纸原料树皮含鞣质,可提制栲胶,亦可做纤维原料。
树皮鞣质,可提制栲胶,亦可做纤维原料。木材细致,可作家具及工业用材。
有机营养物青钱柳茶富含丰富的皂苷、黄酮、多糖等有机营养成分,能够有效平衡人体糖代谢,从而达到降血糖,逆转并发症的养生效果。无机营养物:青钱柳复合茶含有大量的铁、锌、硒、铬、锗、镁、钙等无机营养成分,还含有锰、铁、铜、铬、锌、硒、钒、锗等微量元素,与糖代谢和胰岛素作用密切相关的元素Ni、Cr、V、Se的含量较高,能够协助胰岛素发挥降血糖作用,并能改善糖耐量。
树皮、叶:清热消肿,止痛,用于顽癣。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记载,青钱柳叶具清热消渴解毒之效。
《全国中草药名鉴》记载:青钱柳树皮、叶、根有杀虫止痒,消炎止痛祛风之功效。中医临床用于治疗糖**病,因其有药理作用能明显降低血糖、减脂肪和**糖。
医学研究发现,青钱柳芽叶含有一条神奇的原生态降糖因子链,主要由两大原生态营养成分组成:无机营养成分跟有机营养成分,能够有效全面的调节人体糖代谢。
可以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播种5种方法,其中以采用扦插法较为普遍,繁殖量次于嫁接、播种。
扦插盆以20cm口径的新浅瓦盆为好,因其透气性良好,易于生根。可用20%腐殖园土、40%牛粪屑、40%的河沙混合而成的培养土为基质。
扦插时间在春季和秋季最好。
扦插时,选用当年生半木质化发育健壮的技梢作插穗,带节切取6-10cm,切口要平滑整齐,剪除下部叶片,只留顶端3-4片小叶。
**维生素B12针剂1支打开后,把扦插条在药液中蘸一下,取出晾一会即可扦插。插前,应在前一天用喷壶将盆内培养土喷潮,但不可喷得过多,到第二天正好湿润,最适合扦插。
插的深度为3-4cm。插时,先用筷子或竹扦在土中戳个洞,再将插穗插入,用手将土压实使盆土与插穗充分接触,然后浇一次透水。
插好后,花盆最好用塑料袋罩上,袋口用带子扎好,需要浇水时再打开,浇湿后重新扎好。扦插过的花盆应放置在无阳光直晒处,扦插的盆土10天内除雨天每天都要**,气干燥时宜喷二次,但每天**量都不宜过多。
10天后仍要保持土壤湿润。4-5星期内要遮阴,直至萌芽以后才可逐渐让其接受一些阳光。
一般约两个月才能生根。此后只需要在中午遮阴2-3小时,其余时间可任其接受光照,以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养分。
10月果实由青转黄时采摘,去翅混沙贮藏。冬播或春播,种子外壳坚硬,播种前需用温水浸种2-3天,每公斤种子5600粒左右,每亩播种约10公斤。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