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麦种短杆大穗产量高,麦种第二年还能种吗
这一篇汇总会给农资人分解一下“什么麦种短杆大穗产量高,麦种第二年还能种吗”的内容进行全面介绍,期望对网友们有少许帮助,别忘了收藏哦!
郑麦618和储麦11是短杆大穗产量高的小麦品种。小麦种子第二年能否种植,取决于小麦种子是否发霉、腐烂、受害虫侵害。
播种前,可以选择一些小麦种子,找空地种植发芽试验。如果发芽率超过85%,可以继续使用。
(1)郑麦618属于半冬性小麦,苗期半直立,叶色浓绿,分蘖力强。成株后,株高76.4cm左右,株型松紧适中,旗叶宽长,上冲,穗下段长,穗层整齐。麦穗长方形,壳白,芒短,粒白,籽粒饱满,半角质。
(2)一亩郑麦618穗数为36.8万,穗数为35.4粒,千粒重46粒。
(3)郑麦618茎弹性好,抗倒伏能力强,但抗倒春寒能力一般。高感叶锈病、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抗条锈病。
(4)郑麦618于10月中旬播种,生长周期约为229天。2023-2023年,试验田平均亩产547kg。2023-2023年,试验田续试,平均亩产541.6kg。2023-2023年,平均亩产580.6kg。
(1)储麦11属于半冬性、中晚熟品种的小麦,幼苗期半匍匐,叶色深绿色,叶片窄长,分蘖力强。成株后,株高73.8-79.9cm左右,株型松散,旗叶上升,小穗排列紧密,穗层整齐。麦穗长方形,壳白、长芒、白粒,籽粒饱满度中等,半角质。
(2)一亩存麦11的穗数为40.6-41、
三万,穗粒数为31.7-34.5粒,千粒重46.4-50.4g。
(3)储麦11茎具有良好的弹性,抗倒伏能力强,后期耐高温,但抗春寒能力一般。中感条锈病、中抗叶锈病、中感白粉病、中感纹枯病、高感赤霉病。
(4)10月8日至10月20日存麦播种(最佳播种期为10月10日至10月16日),生长周期为229.5-233.9天。2023-2023年,试验田平均亩产495.7kg。2023-2023年,试验田平均亩产589.9kg。2023-2023年,平均亩产551.7kg。
去年留下的麦种第二年能否种植,取决于麦种是否发霉,麦种是否腐烂,麦种是否有害虫侵害。
2、小麦在储存过程中,由于呼吸会释放水和热量,上部小麦吸收膨胀,形成硬块,导致小麦堆温度不均匀,温差,导致顶部。大量水和热,有利于霉菌繁殖,最终导致小麦发霉。
3、危害小麦种子的害虫主要有小麦蛾、玉米象、大谷盗、赤拟谷盗等。害虫过多后,排泄物分泌过多也会产生大量的水分和热量,加剧小麦堆的发霉。
4、如果你想知道它是否仍然可以用于种植,你可以选择一小部分麦种,找一块适合种植小麦的土地进行发芽试验。
如果发芽率能达到85%以上,可以继续使用。
好文探索:什么麦种短杆大穗产量高,麦种第二年还能种吗
短杆大穗产量高的小麦品种有郑麦618和存麦11、麦种第二年能否种植,取决于小麦种子是否发霉、是否腐烂、是否被害虫侵害。
在播种前,可以先选用部分小麦种子,找寻一块空地种植,做发芽测试,如果发芽率超过85%,则可以继续使用。
(1)郑麦618属于半冬性小麦,幼苗时期半直立,叶色浓绿,分蘖力较强。成株后,株高76.4cm左右,株型松紧适中,旗叶宽长、上冲,穗下节较长,穗层整齐。长出的麦穗呈长方形,壳为白色,短芒,白粒,籽粒较为饱满,半角质。
(2)一亩郑麦618的穗数为36.8万,穗粒数为35.4粒,千粒重46.4g。
(3)郑麦618的茎秆弹性较好,抗倒伏能力较强,但是耐倒春寒能力一般。高感叶锈病、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中抗条锈病。
(4)郑麦618在10月上中旬播种,生长周期为229天左右。2023-2023年,试验田平均亩产量为547kg。2023-2023年,试验田续试,平均亩产量为541.6kg。2023-202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量580.6kg。
(1)存麦11属于半冬性、中晚熟品种的小麦,幼苗时期半匍匐,叶色深绿,叶片窄长,分蘖力较强。成株后,株高73.8-79.9cm左右,株型较为松散,旗叶上举,小穗排列紧密,穗层整齐。长出的麦穗呈长方形,壳为白色,长芒,白粒,籽粒饱满度中等,半角质。
(2)一亩存麦11的穗数为40.6-41.3万,穗粒数为31.7-34.5粒,千粒重46.4-50.4g。
(3)存麦11的茎秆弹性较好,抗倒伏能力较强,并且能忍耐后期高温,但是耐倒春寒能力一般。中感条锈病,中抗叶锈病,中感白粉病,中感纹枯病,高感赤霉病。
(4)存麦11在10月8日-10月20日播种(最佳播种时期为10月10日-10月16日),生长周期为229.5-233.9天。
2023-2023年,试验田平均亩产量为495.7kg。2023-2023年,试验田平均亩产量为589.9kg。2023-202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量551.7kg。
1、去年留下的麦种第二年能否种植取决于麦种是否发霉、麦种是否腐烂、麦种是否有害虫侵害。
2、小麦在保存过程中,由于呼吸作用会释放出水分和热量,上层的麦粒吸收以后膨胀,形成硬块,导致麦堆的温度不均匀,发生温差,引起结顶现。而且大量的水分和热量散发出来,有利于霉菌的繁殖,最终导致麦种发霉。
3、危害小麦种子的害虫主要是麦蛾、玉米象、大谷盗、赤拟谷盗等。害虫多了以后,分泌排泄物过多,也会产生大量水分和热量,加剧麦堆发霉。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