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强十号玉米种介绍
此篇农资经验会给农资从业者们分解“八强十号玉米种介绍”的内容进行全面分享,期望对农友们有些许帮助,关注下本站哈!
八强十号玉米种从出苗到成熟需要102天,株型紧凑,株高251cm,穗位高101cm,种子呈**,马齿状,百粒重32.4g。适用于6月上中旬播种,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保定市、沧州市南部、陕西省关中灌区、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晋城市部分平川区、江苏省、安徽省淮河以北区、湖北省襄阳区。
3、申请人:河北众人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4、育种单位:河北众人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5、品种来源:G18×G19。
1、成熟时间:黄淮海夏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02天,比对照组郑单958晚成熟0.8天。
外观特征: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紫色,英壳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51cm,穗位高101cm,成株叶数20片。
果穗形,穗长16.5cm,穗行数16-18行,穗粗5.1cm,穗轴白,籽粒黄,马齿,百粒重32.4g。
3种鉴定:抗茎腐病、小斑病、感穗腐病、粗缩病、高感弯孢叶斑病、瘤黑粉病、南锈病。
3、质量分析:籽粒容重765g/L,粗蛋白含量10.30%,粗脂肪含量4.24%,粗淀粉含量69.44%,赖氨酸含量0.32%。
4、产量表现:2023-2023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组联合体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58.3kg,比对照组郑单958增产3.7%。
202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5.7kg,比对照组郑单958增产1.4%。
抗旱性更强。出苗快,省水,根系发达。
绿枝绿叶,活杆成熟,叶片多1-2片。
更抗倒。秸秆短,穗位低,秸秆粗。
雄穗分枝多,花粉量大,花粉活力强。
更耐瘠薄。几乎任何土地都可以种植。
邯郸永年区,夏播甚至可以不施肥。
产量高,质量好,角质率高于美国玉米。白轴脱水快,颗粒硬,蛋白质高,容量重。
1、适用于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保定市、沧州市南部及以南地区、陕西省关中灌区、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晋城市部分平川地区、江苏省、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湖北省襄阳地区。
2、每亩种植密度为4000株。
施肥应注意氮、磷、钾的配合。施肥原则是前轻中重后补。
大喇叭口期结合浇水亩施用2500种**素。kg。
3、苗期要注意及时防治、蚜虫、蓟马、大喇叭口、弯孢叶斑、瘤黑粉、南方锈病。
好文探索:八强十号玉米种介绍
3、申请单位:河北众人信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育种单位:河北众人信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品种:G18×G19。
1、成熟时间:黄淮海夏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02天,比对照组郑单958晚熟0.8天。
2、外表特征: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紫色,颖壳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51cm,穗位高101cm,成株叶片数20片。
果穗筒形,穗长16.5cm,穗行数16-18行,穗粗5.1cm,穗轴白,籽粒**、马齿,百粒重32.4g。
3、接种鉴定:中抗茎腐病、小斑病,感穗腐病、粗缩病,高感弯孢叶斑病、瘤黑粉病、南方锈病。
3、品质分析:籽粒容重765g/L,粗蛋白含量10.30%,粗脂肪含量4.24%,粗淀粉含量69.44%,赖氨酸含量0.32%。
4、产量表现:2023-2023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组联合体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58.3kg,比对照组郑单958增产3.7%。
202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5.7kg,比对照组郑单958增产1.4%。
出苗快、省水、根系发达。
青枝绿叶,活杆成熟,叶片多1-2片。
矮秆,穗位低,秸秆粗壮。
雄穗分枝多,花粉量大,花粉活力强。
几乎任何土地都可种植。
邯郸永年区,夏播甚至可以不用施肥。
8、产量高,品质优良,角质率高过美系玉米。
白轴脱水快,硬粒,高蛋白,高容重。
1、适宜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的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的南部及以南地区、陕西省关中灌区、山西省运城市和临汾市、晋城市部分平川地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湖北省襄阳地区种植,一般在6月5日-15日播种。
2、每亩种植密度4000株。施肥应注意氮、磷、钾配合,施肥原则为前轻中重后补,大喇叭口期结合浇水亩施**素25kg。
精选问答:
1、八强十号玉米品种介绍?
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紫色,颖壳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51厘米,穗位高101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果穗筒形,穗长16.5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粗5.1厘米,穗轴白,籽粒**、马齿,百粒重32.4克。接种鉴定,中抗茎腐病、小斑病,感穗腐病、粗缩病,高感弯孢叶斑病、瘤黑粉病、南方锈病。品质分析,籽粒容重765克/升,粗蛋白含量10.30%,粗脂肪含量4.24%,粗淀粉含量69.44%,赖氨酸含量0.32%。
2、8强10号玉米种出籽率是多少?
八强十号玉米通常在6月中旬播种,从出苗到成熟需要102天,亩种植密度为4000株,株型紧凑,株高251厘米,果穗呈筒型,百粒重32.4克,亩产量大概在658公斤左右。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