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保存纯化后菌种的方法
本篇总结会给网友谈谈“长期保存纯化后菌种的方法”的内容进行周详详细,期待对广大农资人稍微有点帮助,别忘了收藏哦!
长期保存纯化后菌种的方法是合成维护液的保存方法。纯化需要保存的菌种后,用接种环取一定量,放入装有合成菌种维护液和保护剂牛**的菌种管小试管中,接种到高层半固体琼脂中,用真空熔封菌种管盖住橡皮塞-20℃保存,然后放在-4℃冰箱里的温度。
合成维护液长期保存菌种,适用于各种微生物菌种的保存。
好文探索:科普知识——菌株的保存使用
1、新引进的菌种经形态、染色、培养性状、生化特性等的鉴别确定后作记录,并进行保存。
2、长期保存的储存菌株以冷冻干燥保藏为主,特殊要求的菌种可用其它方法进行保存,保存期可长达几年至几十年。
3、半储存菌株以含20%甘油的肉汤或液体石腊封存的半固体琼脂为主,在0℃以下保存,保存期为3-6个月。
4、应用菌株以琼脂斜面为主,在4℃保存,保存期为1-3个月。
5、菌种的传代不可超过6次。视菌种的特性及使用情况,一般储存菌株每5年传记代一次,每1-2年从储存菌株转接至半储存菌株,半储存菌株每3-6个月传代一次,每1-3个月从半储存菌株转接接至应用菌株。
6、每次检验用的菌株必须是从应用菌株转接的新鲜菌株。每支应用菌株用两次后必须销毁(121℃,0.1MPa高压灭菌处理15分钟以上)。
7、各级保存的菌株应有明确的编号、名称、传代数、日期等到标识。
8、菌种的收发、保存、使用、传代等应及时认真详细地登记,以备查核。
精选问答:
1、菌种鉴别的步骤是怎么样的?
第一步,分离纯化,观察纯种菌种的菌落形态,包括菌落大小,粘稠程度,颜色,湿度,边缘等等.第二步.菌株生理生化特性的鉴定,如发酵试验,耐盐,最适PH,温度,甲基红,吲哚,柠檬酸等试验第三步,16或18sDNA的序列鉴定第四步:根据上述结果,鉴定目的菌株
2、木耳菌种提纯复壮技术?
黑木耳组织分离以后经过5-10天的培养就可以看到有菌丝在接入培养皿中的组织块上开始萌发,我们需要通过以下几点进行观察,辨别、确认萌发出来的菌丝是否为我们的目标菌株-黑木耳菌丝。
一、看菌丝萌发位置 只有在平板内培养基上接入黑木耳组织块上生长、萌发出来的菌丝才有可能是我们的目标菌丝;
二、看菌丝颜色 正常的黑木耳菌丝洁白、浓密、粗壮。凡是有其它红、黄、绿、青、紫、黑、等杂色的菌比都是杂菌感染的迹象。
三、看菌丝长度 通过肉眼观察,黑木耳菌丝气生菌丝弱,普通PDA培养基表面在生长先期看不到超过0.5厘米长的气生菌丝。
三、看生长速度 黑木耳菌丝生长速度较慢,有些杂菌菌丝也呈现出菌丝洁白的表象,但是其生长速度快于木耳菌丝。直径9厘米的培养皿,在26度的条件下培养7天之内可以长满培养皿平面的基本可以断定为非黑木耳菌丝。
当我们做组织分离以后,如果技术手法纯熟会分离到没有杂菌相伴的纯黑木耳菌种。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