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戊唑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024-12-23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468 次
戊唑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戊唑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1、使用方法: 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粒黑粉病等病害,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3-15克/亩,兑水30~50公斤,可在水稻破口前5-7天和齐穗期各喷一次,能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以上病害。

3、喷洒时间可选择上午100前和下午00后,必须避开炎热天气。 戊唑醇的稀释倍数可根据不同用途进行稀释。常用剂型有75%水分散粒剂、30%、36%、42%、48%悬浮剂、2%干混剂、2%湿混剂、6%胶悬剂、25%水乳剂、43%悬浮剂等。在果树上使用时,一般可选用43%戊唑醇,可防治炭疽病、赤星病、黑星病等病害。

4、第内吸性好,持效期长。戊唑醇的主要使用方法有三种:叶面喷雾、拌种和土壤消毒。叶面喷雾时戊唑醇很容易被叶片吸收,能够在植株体内存留,持效期可以达到两到三周。 对于拌种以及土壤消毒,持效期可以达到90天左右,超长的持效期使得防治效果大大增加,也节省了农药的使用量以及使用成本。

5、三唑类杀菌剂都有抑制作物生长的作用,把营养生长转化为生殖生长,这类药物,一般按照标准浓度用就可以了。浓度过大的话可能会抑制生长,所以最好别在花期和幼果期使用。如果使用的话,也别沾到花和幼果上。

6、拌种就不用特意去说了,应用的不多,不过我们拌种时一点要注意浓度,据了解,是因为戊唑醇有抑制生根的作用。

戊唑醇效果,使用方法,使用注意事项

2、将杀虫剂、杀菌剂还有促进植物生长调节剂,按照科学的调配方法复配使用,就能够达到治病又增产的功效。配方简介 这个配方就是肟菌·戊唑醇+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三种成分复配而成的。

3、使用方法: 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粒黑粉病等病害,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3-15克/亩,兑水30~50公斤,可在水稻破口前5-7天和齐穗期各喷一次,能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以上病害。

4、戊唑醇的注意事项: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戊唑醇对水生动物有毒,严禁将药剂、药液及洗涤药械的废液污染河流、湖泊、池塘等水源。该药在一定浓度下具有刺激植物生长作用,但用量过大时显著抑制植物生长。

5、在使用时,建议与其他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交替使用。戊唑·多菌灵不可与碱性物质、铜制剂混用。用药时,应避免药液流入湖泊,河流或鱼塘中。清洗喷药器械或弃置废料时,也不能污染各类水源。水产养殖区等水域附近禁用,禁止在河塘等水域清洗施药器具。虾蟹套养稻田禁用,施药后的田水不得直接排入水体。

6、戊唑醇的用量要根据作物和农药的有效稀释倍数来确定。一般43%戊唑醇悬浮剂在小麦苗期每亩加水30-45升稀释至10-15毫升即可。喷洒时间可选择上午100前和下午00后,必须避开炎热天气。 戊唑醇的稀释倍数可根据不同用途进行稀释。

戊唑醇的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

1、戊唑醇属三唑类杀菌剂,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病原菌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使病原菌无法形成细胞膜,主要是可以防治白粉菌属、柄锈菌属、喙孢属、核腔菌属和壳针孢属真菌引起的病害。 戊唑醇在用于小麦种子拌种或做包衣种子时,既可防治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菌,也可在植物体内向顶上传导,从而杀死作物内部的病菌。

2、戊唑醇效果虽好,但是它具有一定的控旺作用,所以在幼苗期是不建议使用的。我们常用的复配产品有戊唑醇咪鲜胺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环氟菌胺戊唑醇用于防治小麦锈病,戊唑嘧菌酯用来防治苹果褐斑病等等。 戊唑醇的单剂效果也不错,可以用来防治多种作物上的锈病、白粉病,网斑病,根腐病及麦类霉病等。

3、戊唑醇拌种可以抑制小麦出芽,其将会比未拌种的普通麦种晚发芽2-3天,多至3-5天,而对后期的产量则不会产生影响。 玉米丝黑穗病:在玉米播种前将每100公斤种子用400-600克的2%干拌剂或湿拌剂进行拌种,充分拌匀后播种。

4、种子尽量不要使用 戊唑醇是一个非常好的拌种剂,用于拌种能有效防治纹枯病、全蚀病、茎腐病、根腐病等多种土传病害。持效期长,效果好,还能促进生长,但是由于戊唑醇内吸性好,活性高,一旦使用不当,很容易发生药害,尤其是豆类、花生等作物,尽量不要用戊唑醇拌种,以免发生药害。

5、咪鲜胺的作用:咪鲜胺可用于内吸性杀菌。可抑制甾醇脱甲基化。主要可用于防治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半知菌类真菌有效,如苹果黑星菌、白粉病菌,禾谷类的麦类核腔菌、壳针孢属菌、钩丝壳菌等,球座菌及甜莱上的各种病原菌,花生叶斑病,对油菜菌核病高效。

6、那么马铃薯上使用戊唑醇时很多禁忌和注意事项,具体都有哪些呢?戊唑醇的单剂含量一般为430克每升,虽然抑制生长比较缓和,但马铃薯苗期不建议使用,建议在临近封垄时25-40克,不但很好的处理炭疽病,也能把马铃薯顶部叶片颜色稍稍打深。

戊唑醇使用方法

1、?先是戊唑醇拌种剂的使法,对不同病害,有着不同的使法:?麦散?穗病:在?麦播种前把每100公?的种100-150克的2%?拌剂或湿拌剂拌种,或?6%悬浮剂30-45毫升拌种,充分拌均后播种。

3、我们来看一下戊唑醇的部分作物上的应用:玉米灌浆期使用,可促进籽粒饱满,防治病害 玉米灌浆期可用4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20毫升+99%磷酸二氢钾200克+尿素100克+14%氯虫·高氯氟悬浮剂20毫升,兑水30公斤兑水喷施。

4、 我们最好不要在作物的苗期使用戊唑醇,而要在其他生育时期使用,并且也要严格的按照规定的剂量去使用,避免超量使用影响作物的生长。第内吸性好,持效期长。戊唑醇的主要使用方法有三种:叶面喷雾、拌种和土壤消毒。叶面喷雾时戊唑醇很容易被叶片吸收,能够在植株体内存留,持效期可以达到两到三周。

5、根据唑醚戊唑醇的使用说明和建议,确定适当的浓度,按照所确定的浓度,将适量的唑醚戊唑醇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搅拌混合,制成溶液。将配制好的唑醚戊唑醇溶液用于浇灌或喷雾月季花。

6、戊唑醇的基本知识 戊唑醇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适用于茄科、豆科、菜科等作物的管理。它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延长货架期等作用。 灌根冲施的方法 溶液配制 将1-2克戊唑醇加入1000毫升的水中搅拌均匀即可。

戊唑醇的主要效果,使用方法,使用注意事项

1、在使用鼎穗防治小麦赤霉病时,一定要抓住适期使用,一般在赤霉病发生前,扬花初期施药,视天气、病情间隔5-7天再次施药。在病害严重发生的情况下,建议每亩用鼎穗50毫升。施药6小时后遇雨,应及时补喷。

3、戊唑醇属三唑类杀菌剂,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病原菌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使病原菌无法形成细胞膜,主要是可以防治白粉菌属、柄锈菌属、喙孢属、核腔菌属和壳针孢属真菌引起的病害。 戊唑醇在用于小麦种子拌种或做包衣种子时,既可防治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菌,也可在植物体内向顶上传导,从而杀死作物内部的病菌。

4、那么马铃薯上使用戊唑醇时很多禁忌和注意事项,具体都有哪些呢?戊唑醇的单剂含量一般为430克每升,虽然抑制生长比较缓和,但马铃薯苗期不建议使用,建议在临近封垄时25-40克,不但很好的处理炭疽病,也能把马铃薯顶部叶片颜色稍稍打深。

5、戊唑醇的用量要根据作物和农药的有效稀释倍数来确定。一般43%戊唑醇悬浮剂在小麦苗期每亩加水30-45升稀释至10-15毫升即可。喷洒时间可选择上午100前和下午00后,必须避开炎热天气。 戊唑醇的稀释倍数可根据不同用途进行稀释。

6、小麦喷雾戊唑醇注意事项 戊唑醇对根腐病效果一般,所以,对于死棵严重的小麦,不要倚仗戊唑醇来治。戊唑醇连年施用抗性明显,正常使用应该适当加量,或者进行复配。

戊唑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