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防治赤霉病的有效杀菌剂是什么

2024-10-01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6253 次
防治赤霉病的有效杀菌剂是什么

,用什么药防治小麦赤霉病与全蚀病。它们有什么区别

1、其实,就现阶段而言,防治小麦赤霉病较好的地区,小麦锈病大多较少发生,因为像咪鲜戊唑醇或丙环苯醚甲环唑等,对小麦锈病都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2、最佳的预防时期为:播种时和小麦返青期。拌种可选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等拌种。 最佳的防治时期为:清明和谷雨后,气温回升到20℃时,不管有无病害发生都用用药防治一遍。尤其是这几年玉米等其他作物锈病发生偏重。

3、小麦开花初期,每亩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50%多福合剂100克加水喷雾,也可选用丙环唑或用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加烯唑醇半量复配喷雾防治,控制叶部病害发展或防止黑胚粒形成。 小麦赤霉病 赤霉菌造成白穗(第四个白穗)。赤霉病原是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主要病害,近年在黄淮麦区有加重趋势。

4、2,药剂拌种,在小麦播种前采用苯醚甲环唑与咯菌腈种衣剂拌种,预防根腐病,小麦全蚀病。3,喷洒药剂,小麦赤霉病在预防上,要抓住小麦扬花期前喷洒药剂,可用甲霜灵锰锌或者甲基托布津+芸苔素内酯,恶霉灵1000倍液+吡唑醚菌酯1000倍液+600倍液百菌清+天达2116,进行均匀喷洒。

5、小麦赤霉病是土传病害,防控防治可以在齐苗后使用根小子复合微生物菌肥进行冲施灌根。根小子微生物菌肥还含有丰富的营养和生根因子,可以很好地壮苗促长提高抗病能力,对小麦常见的根腐病、茎基腐病、赤霉病和全蚀病等的预防有很好的效果。

6、小麦抽穗至扬花期是赤霉病防治关键时期,若遇阴雨、露水和大雾天气且持续3天以上,或10天内有5天以上阴雨天气时,要及时、全面开展赤霉病预防工作,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丙唑·戊唑醇等杀菌剂开展防治。

小麦赤霉病用什药在什么时间打药效果最好

1、使用方法是,在小麦扬花期的时候,使用20~40g戊唑醇-咪鲜胺,兑水15~30kg,装于喷雾器之中进行喷施。第一次使用之后,间隔7天,再喷第二次即可。根据历年的数据,全国的小麦赤霉病大肆流行,危及1亿亩小麦,需要进行防治的达到2亿亩。

2、所以建议大家一喷三防时一定要迁就赤霉病。至于防治赤霉病用什么药?其实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有很多,比如说戊唑咪鲜胺这个药剂就非常不错,许多朋友反应效果还不错。 也可选用广谱性杀菌剂,这样不仅能防治赤霉病,同时还能兼治白粉病,再与防治蚜虫药剂、磷酸二氢钾等混合使用,还能达到一喷三防的作用。

3、近年来农民多采用“一喷多防”的方法,分别在拔节初期及扬花期,选用小麦“一喷多防”丰产套餐。如:。唑醚戊唑醇+联菊啶虫脒+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等喷施;氟环唑+苯甲吡唑酯+氯氟吡虫啉+噻虫嗪+盼收洺+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喷需。

4、从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看,活性最高,效果最好的的就是戊唑醇,戊唑醇不仅对小麦赤霉病有较高的防效。还能显著降低籽粒中DON毒素的含量,提升小麦品质;丙硫菌唑与叶菌唑虽然也有很好的防效,目前制剂登记企业较少;氟环唑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也不错,同时还可兼治纹枯病和叶枯病,登记企业数量在逐渐增多。

5、在防治赤霉病时,喷药时期若遇阴雨连绵或时晴时雨天气,必须抢在雨前或雨停间隙露水干后抢时喷药,但在实际防治中很多农户选择在小麦孕穗期或是扬花末期用药,更有甚者见到粉红色霉层后才用药,防治效果极低。

6、目前来看,小麦赤霉病的预防药剂还是挺多的,以前,大家会选择多菌灵进行预防, 随着长时间的使用,抗性越来越大,多菌灵的预防效果慢慢降低,近些年来,开始使用一些复配药剂,比如咪鲜·甲硫灵、戊唑·咪鲜胺、甲硫·戊唑醇、氰烯·戊唑醇、戊唑·多菌灵等等,预防效果还不错。

防治小麦赤霉病用什么药最好

1、杂环类乙嘧酚和乙嘧酚磺酸酯防治效果很好,但抗性产生太快。 己唑醇、戊唑醇、氟环唑等三唑类药对小麦白粉病有较好的预防效果,治疗效果不稳定,在小麦白粉病未发生或发生初期,可以选用这类药防治。

2、小麦赤霉病防治 小麦赤霉病一般是降雨多、植株感染细菌造成的,需给其及时喷洒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药剂杀菌,小麦赤霉病也可以用氰烯菌酯、多.铜喷雾等药剂防治,需每隔5~7天喷洒一次,连续使用3~4次药剂就可以了,也可以用这些药剂预防病害。

3、结果表明(表,在相同施药浓度下,氟唑菌酰羟胺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丙硫菌唑、氰烯菌酯、戊唑醇和多菌灵。 田间小区药效试验 两地试验结果表明(表,5种杀菌剂在江苏试验点的防效均低于安徽试验点的防效。

4、苯醚甲环唑:又名甲基苯甲环唑,是小麦杀菌剂中使用较多的一种,对锈病、赤霉病、白粉病、黑穗病等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嘧菌酯:又名丙环唑,是小麦杀菌剂中使用较多的一种,对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等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咪鲜胺:又名腈菌胺,对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等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5、也可结合实际情况,与其他药剂混用,一喷多防,同时防治虫害(如穗蚜、吸浆虫等)和其他病害(如白粉病、锈病),喷施调节剂(如芸苔素、胺鲜酯等)和叶面肥(如氨基酸、腐植酸、微肥、磷酸二氢钾等),达到防病、防虫、调节、增产的效果。

6、小麦赤霉病为流行性病害,一旦发生无法挽救; 小麦赤霉病为花期侵染,生产上要见花就打; 由于部分麦区今年气候十分适合小麦赤霉病发生,因此生最少需要使用两次以上药剂进行防治,尤其近期有降雨,应该雨前用1次,雨后补喷1次,药剂可以选用优质戊唑.咪鲜胺水溶剂。

小麦赤霉病用什么杀菌剂效果好

1、“乐麦宝”丙硫菌唑·戊唑醇和“麦甜”氟唑菌酰羟胺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高效药种,其中“乐麦宝”有较强的内吸传导性。4月9—10日施用这两种药,对赤霉病应有良好防效,考虑到最近有小雨,而现在小麦又处于盛花期,可以在雨后再用药防治一次。

2、抗生素类杀菌剂有井冈霉素、多抗霉素、申嗪霉素、四霉素,这些药剂对赤霉病病菌活性不高,但能诱导小麦产生抗性。 还能抑制赤霉病菌产生毒素。在生产上需要与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咪鲜胺铜盐、福美双等杀菌剂混合使用,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3、尤其是甲基硫菌灵,在防治赤霉病方面表现比较好,在北方用甲基硫菌灵或其配方,就可有效预防赤霉病的发生和蔓延;戊唑醇、粉唑醇、肟菌酯、氟环唑、吡唑醚菌酯等常见杀菌剂,防治赤霉病效果也不错,尤其是戊唑醇,在防治小麦赤霉病方面表现较好。

4、防治赤霉病,第1个推荐的配方是肟菌酯+戊唑醇,肟菌酯是最新一代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既能够起到保护的作用,还能够高渗透去治疗病害,效果比吡唑醚菌酯好很多;而戊唑醇是高效的三唑类杀菌剂,可以抑制真菌体内麦角甾醇的合成,高效治病,二者搭配对小麦的赤霉病、锈病、白粉病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5、戊唑醇是高效广谱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能,杀菌谱广、持效期长,通过抑制真菌的麦角甾醇生物合成而起作用,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高效药。

6、戊唑醇戊唑醇是三唑类杀菌剂中最优秀的杀菌剂之一。可有效防治白粉菌属、柄锈菌属、喙孢属、核腔菌属和壳针菌属引起的多种病害如小麦白粉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纹枯病等。具体用法:在小麦赤霉病发生初期,可用43%戊唑醇悬浮剂12-15毫升/亩,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

小麦赤霉病用什么药防治最好

1、尽量选择活性高,对小麦伤害小的药剂,目前从各个角度考虑,进口或者优质国产戊唑?咪鲜胺水乳剂更适合防治小麦赤霉病。 关键时期使用戊唑·咪鲜胺防治的地块,相对有较好防治效果。 总结近几年经验教训,在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实践中要谨防五个误区。

2、杂环类乙嘧酚和乙嘧酚磺酸酯防治效果很好,但抗性产生太快。 己唑醇、戊唑醇、氟环唑等三唑类药对小麦白粉病有较好的预防效果,治疗效果不稳定,在小麦白粉病未发生或发生初期,可以选用这类药防治。

3、③小麦返青拔节期后,小麦田发现中心病株,应及时用下列杀菌剂防治:三唑酮+百菌清;丙环唑,或氟环唑,对水均匀喷雾,间隔8~10天,连喷2次。 小麦白粉病 危害特征 白粉病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为害。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叶鞘、茎秆和穗部。

4、优先选用防治赤霉病兼治小麦叶部病害的复配制剂。注意轮换用药,药剂选择应侧重渗透性、耐雨水冲刷、持效性好的药剂。

6、就可能发生赤霉病,就要进行喷药防治,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比较多,可以选择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50毫升,或者用30%肟菌酯·戊唑醇悬浮剂30毫升,也可以用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20毫升等药剂中的任何一种,兑水20公斤均匀喷雾,都可以有效控制住赤霉病的传播和蔓延。效果好价格便宜。

防治赤霉病的有效杀菌剂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