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脲兑水后多长时间还能用 氯吡脲兑水后多长时间还能用
氯吡脲兑水后多长时间还能用?
不超过24还可以用。
在谢花后再喷一次,7-10天后再喷一次。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浓度施用,最好不与其它农药混用。效果最佳是采用浸果,果子周身受药均匀,畸形果较少。还要特别注意:不同的葡萄品种用的浓度有区别,并且受天气情况(温度、湿度)影响较大,若是温度高、湿度小时,氯吡脲的浓度必须降低。否则会出现药害。
氯吡脲的使用方法?
氯吡脲使用方法如下:
①猕猴桃
猕猴桃谢花后20-25天左右,用0.1%药液5-20毫升加水1kg(即浓度为5-20mg/L),浸渍幼果1次,可以增加单果重,增加产量。
②葡萄
在葡萄谢花后10-15天,用0.1%氯吡脲可溶性液剂10-20毫升,兑水1千克,然后浸幼果果穗一次,可以促使葡萄果实膨大,增产达80%以上,而且对果实的品质没有不良影响。
③甜瓜
用0.1%氯吡脲可溶性液剂10-20毫升,兑水1千克,然后浸瓜蕾或者蘸瓜胎,可以调节甜瓜生长,促进坐果,增产达50%以上。
?
④白萝卜
用5mg/kg药液,于肉质根开始膨大期叶面喷施,每4天喷施1次,共4次,可以抑制春季大棚萝卜糠心和抽苔,提高产量。
⑤马铃薯
在马铃薯栽后70天,用100mg/kg药液喷施,可以显著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增产达50%以上。
⑥水稻
用15mg/kg药液,于水稻齐穗后10天喷施,可保绿、促进生殖生长,使根系发达,增加水稻产量。
嫁接西瓜怎样用氯吡脲喷花?
可以用氯吡脲,要在开花当天或前一天,稀释2~20毫升/升后涂抹瓜柄或喷施在授粉雌花的子房上。不能过早或过晚使用,过早使用会使授粉不均形成无籽瓜,过晚使用,很容易造成裂瓜,空心、畸形等副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使用时温度随时调整使用药液浓度。现在有复配型药剂,15~30℃一个浓度就可以的,但多个人复配使用要谨慎。
氯吡脲在丝瓜上的使用方法?
使用“氯吡脲”浓度过高,起了坏作用
1、甜瓜使用:利用“氯吡脲”处理可在雌花开放当天或开花前1~2天进行,坐果率可达到95%以上;增产可达30~50%。
如果是棚外栽培的甜瓜,喷“氯吡脲”后,若在6小时之内遇上大雨冲洗,应补喷。
“氯吡脲”的使用浓度与环境温度有关,以0.1%“氯吡脲”50ml为例:温度15~20℃,对水2~2.3公斤;温度21~24℃,对水2.3~2.8公斤;温度25~30℃,对水2.8~3公斤。
根据当时的温度,将“氯吡脲”用水稀释所需浓度,充分摇匀,使其呈均匀的白色悬浮液,然后釆用小型喷壶对着瓜胎逐个均匀喷雾。
2、南瓜使用:在雌花开放当天或开花前1~2天,用0.1%“氯吡脲”可溶液剂50~100倍的药液(根据气温调节浓度),均匀浸瓜胎或用小喷壶喷瓜胎,可防止幼瓜化瓜,促进幼瓜膨大,提高产量和品质,增产可达30%以上。
3、丝瓜使用:在丝瓜遭遇低温连阴雨天气,光照不足、开花受精不良等恶劣环境条件下,可在开花当天或前一天,用0.1%“氯吡脲”可溶液剂50~100倍的药液(根据气温调节浓度),均匀涂抹瓜柄或用小喷壶喷瓜胎,可防止丝瓜化瓜,提高丝瓜坐瓜率,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增产可达30~50%。
4、瓠瓜使用:在雌花开放当天或前一天,用0.1%“氯吡脲”可溶液剂50~100倍的药液(根据气温调节浓度),均匀涂果柄或用小喷壶喷瓜胎,可提高瓠瓜坐瓜率,促进幼瓜快速膨大,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增产可达30~50%。
5、冬瓜使用:在雌花开放当天或开花前1~2天,用0.1%“氯吡脲”可溶液剂50~100倍的药液(根据气温调节浓度),均匀浸瓜胎或用小喷壶喷瓜胎,可防止幼瓜化瓜,促进幼瓜膨大,提高产量和品质。增产可达30%以上。
葡萄初花时可以用久保果吗?
可以,葡萄开花前打赤霉素和氯吡脲,能起到很好的保花保果的作用。具体是先用0.1%氯吡脲药液5-10毫克加水1千克来保果,3-5天后再用赤霉素20-25毫升加水1千克处理。使用时浸花穗或微喷花穗即可。开花前还要喷洒50%多菌灵500-600倍液,这样能有效防治白腐病、炭疽病、小叶病、缩果病等。
氯吡脲在甜瓜上的使用?
甜瓜使用:利用“氯吡脲”处理可在雌花开放当天或开花前1~2天进行,坐果率可达到95%以上;增产可达30~50%。
如果是棚外栽培的甜瓜,喷“氯吡脲”后,若在6小时之内遇上大雨冲洗,应补喷。
“氯吡脲”的使用浓度与环境温度有关,以0.1%“氯吡脲”50ml为例:温度15~20℃,对水2~2.3公斤;温度21~24℃,对水2.3~2.8公斤;温度25~30℃,对水2.8~3公斤。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