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地方小麦禁用乙草胺 哪些地方小麦禁用乙草胺农药
一、乙草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乙草胺是一种农药,其主要成分为乙草胺甲磺酸盐。乙草胺的使用会对农田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同时也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据相关研究表明,乙草胺可能会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受损,影响人体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甚至会增加患***的风险。
二、乙草胺对环境的影响
乙草胺的使用会对农田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威胁。乙草胺的使用会导致土地酸化,降低土壤肥力,对土壤中的微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乙草胺还会对水源造成污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三、小麦禁用乙草胺的原因
四、小麦禁用乙草胺后的替代品
小麦禁用乙草胺后,需要寻找替代品来进行除草。目前,市面上有不少替代品可供选择,如草铵膦、草甘膦等。这些替代品相对于乙草胺来说,更加环保、安全,对农田土壤和水源的污染更小。
五、乙草胺禁用对农民的影响
乙草胺的禁用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农民需要寻找替代品来进行除草,增加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由于乙草胺的禁用,有些地区的小麦产量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帮助农民更好地适应新的生产环境。
六、乙草胺禁用的推广难点
乙草胺的禁用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宣传和推广。乙草胺的禁用涉及到的政策、法规和技术等方面比较复杂,推广难度较大。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种植技术。
七、乙草胺禁用的前景展望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乙草胺的禁用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宣传和推广,帮助农民更好地适应新的生产环境。同时,还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动农业生产向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问题一:小麦禁用乙草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小麦禁用乙草胺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保障小麦的品质和安全,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问题二:乙草胺的使用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
乙草胺的使用会对农田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威胁。乙草胺的使用会导致土地酸化,降低土壤肥力,对土壤中的微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乙草胺还会对水源造成污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问题三:小麦禁用乙草胺后需要使用什么替代品?
小麦禁用乙草胺后,可以使用草铵膦、草甘膦等替代品进行除草。
问题四:乙草胺的禁用对农民有什么影响?
乙草胺的禁用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农民需要寻找替代品来进行除草,增加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由于乙草胺的禁用,有些地区的小麦产量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帮助农民更好地适应新的生产环境。
问题五:乙草胺禁用的前景展望如何?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乙草胺的禁用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宣传和推广,帮助农民更好地适应新的生产环境。同时,还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动农业生产向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问答拓展:乙草胺除草剂使用范围
乙草胺除草剂可用于大豆、花生、油菜、棉花、马铃薯、白菜、辣椒、茄子、胡萝卜、芹菜、莴苣等,可以防治马唐、稗草、狗尾草、马齿苋等。
乙草胺是常见的除草剂,具有除草活性高、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旱田杂草的芽前防治。
使用方式:豆播前或播后芽前,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0.05-0.07升或50%乙草胺乳油0.1-0.15升,每亩兑水30-50千克,干旱可适当加大水量浅混土2-3厘米有利药效发挥。
露地种植花生播后,苗前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加水30千克均匀喷雾,或地膜覆盖种植于播后苗前每亩用75-100毫升,对双子叶杂草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对花生安全。
玉米播后苗前用50%乙草胶乳油东北地区每亩120-250毫升,其他地区100-150毫升,地膜覆盖剂量降低到75-100毫升,喷液量30-50千克。
乙草胺除草剂使用注意
1﹑土壤湿度
乙草胺对杂草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杂草幼芽与幼根的吸收,抑制幼芽和幼根的生长,刺激根产生瘤状畸形,致使杂草死亡。一定的土壤湿度,有利于提高杀草效果。
如在用药阶段上遇到持续干旱天气,除草效果会大大降低。因此先浇水提高土壤湿度,后用药,是提高乙草胺药效的关键措施之一。
2﹑用药时间
乙草胺是一种选择性芽前除草剂,只有在作物播种后杂草出土前使用,才能发挥出其药效,且用药时间越早越好,而对已出土的杂草基本无防效。
3﹑整地质量
整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乙草胺的药效。整地质量不好,老草未铲除干净,直接影响除草效果,因乙草胺只能被杂草幼芽和幼根吸收,对已成型杂草无防除效果。另一方面,整地质量不好,土壤高低不平,无法使药液均匀喷施,影响除草效果提高。
4﹑药害问题
乙草胺除草剂禁止在黄瓜、水稻、菠菜、小麦、韭菜﹑小米、高梁等敏感作物上使用,在蕃茹、玉米、大豆、蔬菜、油菜等作物上使用每亩用量限于50-75毫升,否则容易药害。
问答拓展:乙草胺的正确使用方法,对水稻有害吗
乙草胺是在作物播种后杂草出土前使用的高效旱田选择性芽前除草剂,能有效防治大豆、玉米、花生、棉花等作物田中的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当玉米、大豆、花生出齐苗后,可以结合间苗留苗迅速浅锄1遍,然后亩用乙草胺150ml,兑水90斤喷施即可。在早春低温或土温偏低时不能使用乙草胺,否则会影响药效发挥。一、乙草胺的正确使用方法
1、乙草胺是一种高效旱田选择性芽前除草剂,一般在作物播种后杂草出土前使用,它可以有效防治大豆、玉米、花生、棉花等作物中的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双子叶杂草。该药剂以广谱高效、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受到广大农民欢迎,但它的除草面窄、药效期短,如果使用后对作物不加强管理,杂草就会迅速生长。尤其是双子叶杂草危害特别大,会严重影响作物生长,甚至造成减产。
2、当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齐苗后,可以结合间苗留苗浅锄1遍,然后亩用乙草胺150ml,兑水90斤进行喷施即可。一般从播种到苗齐大概需要30天左右,如果这时天气干旱少雨,杂草稀少就可以推迟喷药时间,这样药效就会向后顺延。到药效期时庄稼大概已经封垄,即使有少量杂草也没什么关系,只要将其拔除即可。
3、使用乙草胺时要注意,在早春低温或土温偏低时一定不能使用,这时使用会影响药效充分发挥,导致除草效果不好。不仅是乙草胺这样,大多数除草剂也都会不同程度的受低温影响。乙草胺的除草效果还会受到土壤湿度影响,施药后如果遇到少雨干旱的天气,效果就会不好。
二、乙草胺对水稻有害吗
1、乙草胺对水稻有害,由于水稻对乙草胺比较敏感,如果在水稻田使用乙草胺就会容易发生药害。乙草胺在自然条件下大约90天就会进行自然分解,如果在地膜覆盖下的作物上使用乙草胺,那么自然分解的时间就会被延长,这样会增加作物受到危害的几率。对于农作物施乙草胺后遇阴雨天气的情况,作物刚开始可能会表现出叶片褪绿,生长缓慢或皱缩的现象,但随着温度升高就会恢复生长,一般不影响产量。
2、使用乙草胺时一定要进行整地,整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乙草胺的药效。如果整地质量不好,老草没有清除干净就会直接影响除草效果,因为乙草胺只能被杂草幼芽和幼根吸收,对已成型的杂草没有防除效果。而且如果整地质量不好,土壤高低不平,就会使药液无法均匀喷施。
3、乙草胺禁止对黄瓜、水稻、菠菜、小麦、韭菜、高粱等敏感作物使用。乙草胺在番茄、玉米、大豆、蔬菜、油菜等作物上使用时要注意,亩用量一定要控制在75-500毫升左右,否则容易产生药害。
问答拓展:乙草胺除草剂使用范围是什么?
乙草胺除草剂使用范围是:乙草胺为低毒性除草剂,对人、畜、作物安全,同时防治杂草的有效期较长(60-70)天,一次施药可控制整个生育期无杂草危害。乙草胺是一种选择性除草剂,主要通过杂草的幼芽与幼根吸收,单子叶禾本科杂草是通过芽鞘吸收。
乙草胺是选择性芽前除草剂,适用大豆、花生、玉米、油菜、甘蔗、棉花、马铃薯、白菜、萝卜、甘蓝、花椰菜、番茄、辣椒、茄子、芹菜、胡萝卜、莴苣、茼蒿菜、豆科蔬菜、柑橘、葡萄、果园等旱田作物芽前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某些双子叶杂草、大豆菟丝子。
制剂有90%禾耐斯乳油、50%乙草胺乳油、88%乙草胺乳油和20%乙草胺可湿性粉剂等。
使用乙草胺的注意事项:
(1)乙草胺主要通过杂草的幼芽和幼根吸收。因此必须在杂草出土前施药,施药后覆土。
(2)在喷药时,可将地面喷湿为止,不可重复施药,否则,农作物已发生药害。
(3)乙草胺对黄瓜、菠菜、韭菜、小麦等农作物敏感,不宜使用。
(4)乙草胺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使用时应注意,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5)乙草胺有可燃性,在贮存和使用时要注意远离高温和明火。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