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唑酮乳油使用方法(小麦三唑酮使用方法)
(2)蔬菜病害。对菜豆、豇豆、豌豆、辣椒白粉病,用15%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喷雾或用20%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温室蔬菜白粉病用土壤处理法,每立方米土壤用15%可湿性粉剂10~15克拌和,作为种植用土,药效期达2个月以上。
豇豆白粉病症状
(3)防治豆类(菜豆、豇豆等)、辣椒的锈病,在发病初期,三唑酮用量为20%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雾。
(4)防治黄瓜白绢病,在病害发生初期三唑酮用量为15%可湿性粉剂与200倍的细土拌匀后,撒在病株根茎处,防效明显。
黄瓜白绢病症状
(5)防治水生蔬菜慈姑黑粉病、茭白锈病、魔芋白绢病,发病初期三唑酮用量为:喷洒15%可湿性粉剂150倍液,7~10天喷1次,一般共喷2~3次。
防治荸荠秆枯病,在发病初期亩用20%乳油50~100毫升,对水75千克喷雾,重点保护新生荸荠秆。对已发病或病情较重的田块,亩用药量增至150毫升,以利于控制病害的蔓延。
(6)防治马铃薯癌肿病,于70%植株出苗至齐苗期,用20%乳油1500倍液浇灌;或于苗期、蕾期亩喷20%乳油2000倍液50~60千克。
马铃薯癌肿病症状
三唑酮药害怎么办?防治方法有哪些?1、如果人误食立即催吐、洗胃。
2、三唑酮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的三唑类杀菌剂。被植物的各部分吸收后,能在植物体内传导。对锈病和白粉病具有预防、铲除、治疗等作用。对多种作物的病害如玉米圆斑病、麦类云纹病、小麦叶枯病、凤梨黑腐病、玉米丝黑穗病等均有效。对鱼类及鸟类较安全。对蜜蜂和天敌无害,三唑酮的杀菌机制原理极为复杂,主要是抑制菌体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因而抑制或干扰菌体附着孢及吸器的发育,菌丝的生长和孢子的形成。三唑酮对某些病菌在活体中活性很强,但离体效果很差。对菌丝的活性比对孢子强。三唑酮可以与许多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现混现用。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