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介壳虫 介壳虫用什么农药效果好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55 次
介壳虫 介壳虫用什么农药效果好

介壳虫:农业害虫还是农业益虫?

介壳虫是一种寄生昆虫,也是农业上的重要害虫。它们会在作物上寄生,导致作物减产甚至死亡,因此常常被农民视为“害虫”。介壳虫也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好处,有时甚至可以成为农业益虫。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介壳虫的作用,并分析其对农业的影响。


介壳虫的害处

介壳虫是一种口器退化的昆虫,它们的身体表面覆盖着坚硬的外壳,因此得名“介壳虫”。介壳虫主要寄生在果树、葡萄、茶树等植物上,会吸取植物体内的汁液,导致植株萎缩、叶片变黄、果实变小等问题。特别是在果树上,介壳虫的危害更为严重,会导致果实变形、硬化,从而影响果品品质。

介壳虫对农业的危害不仅在于其对植物的直接伤害,还在于其对病虫害的传播作用。介壳虫寄生在植物上时,会分泌一种粘液物质,这种粘液会成为其他病虫害的滋生基地,从而加剧植株的损害。

介壳虫是农业上的重要害虫之一,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介壳虫的益处

尽管介壳虫是农业上的害虫,但是它们也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益处。例如,介壳虫可以为其他昆虫提供食物,从而帮助维持生态平衡。介壳虫的外壳含有丰富的几丁质,可以用于制作肥料、饲料等农业产品。

另外,一些研究表明,介壳虫还可以对抗某些病原体。例如,介壳虫的一种物质可以抑制某些细菌和真菌的生长,从而起到防治作用。

介壳虫并非完全是农业上的害虫,它们也有一定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介壳虫的防治

由于介壳虫对农业的危害较大,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防治。目前,介壳虫的防治主要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

化学防治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喷洒杀虫剂来灭杀介壳虫。这种方**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同时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生物防治是一种比较环保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天敌、寄生菌等生物防治剂来控制介壳虫的数量。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控制介壳虫的数量,而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物理防治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修剪、清洗等手段来控制介壳虫的数量。这种方法虽然比较简单,但是效果也比较有限。


拓展百科知识

几丁质(jīdīngzhì)是一种天然聚合物,主要存在于动物的外骨骼、昆虫的外壳、螃蟹的甲壳等中。几丁质在农业上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制作肥料、饲料、农药等。

寄生菌(jìshēngjūn)是一种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的真菌,可以用于生物防治。寄生菌可以寄生在害虫体内,从而导致害虫死亡,从而达到防治作用。

天敌(tiāndí)是指在生态系统中与某种物种发生捕食关系的其他物种。在农业上,天敌可以用于生物防治,通过捕食害虫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参考文献:

1.张锡华.《农业害虫学》.华南农业大学出版社,2024.

2.邓天民,王少波.《农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2024.

3.吴新文,陈文凤.《农业生态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24.

相关问答拓展:

1、虎刺梅为什么只有顶上有几片叶子?

光照不足:虎刺如果长期在室内繁殖,光照不足就会白长。

浇水错误:浇水过多导致盆土积水。

过量的氮肥:如果施用过量的氮肥,刺梨只会生长叶子而不会开花。养护管理:温度控制在20-25,冬季最低温度不低于5。

2、虎刺梅为什么会有飞虫?

虎刺梅枝干较为坚硬一般不会有什么虫子,但是叶子可没那么强,所以会有一些细小的虫子去啃食它的叶片,较为常见的有介壳虫和粉虱。

虎刺梅如果长了虫子,一般都难以人工刮除。只能喷洒药物,并且将感染的枝叶都剪掉。注意喷洒药物不太浓多太高,不然就会把虎刺梅连着虫子一起喷死。

3、虎刺梅往高长不分枝是什么原因

缺少光照。

如果虎刺梅在生长过程中缺少了光照,那它的枝条就会为了接受到阳光而使劲的往上长,也就是说花友们所说的徒长,并且花芽叶不容易分化,哪怕施肥也无法弥补。

充足光照是虎刺梅保持不断开花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日常养护时不能缺少光照,要给予它充足的光照。

那么,为了可以让虎刺梅持续开花,应尽可能地把它放在室外进行养护;若是只有在室内养护,那必须放在光照良好的地方,而且没过一段时间还得转一次花盆,使其接收到均匀的光照,这样才能开出更多的花朵。

4、刺梅开花预兆?

虎刺梅在开花的时候花型很特别,枝干为深灰色且还有尖刺,象征着对爱人的不离不弃,还象征着忠诚。

它在开花的时候颜色艳丽,有着很高的装饰点缀效果,花语是倔强坚贞、温柔忠诚,寓意着勇敢、勇猛。另外,这种植物也象征着平安吉祥,很适合在院中养殖,但要注意它是有毒植物。

5、虎刺梅冬天风扫不打了还能活吗?

还能活。

如果虎刺梅遭受冻害的时间较短,受寒程度不严重,只要管理得法,不影响成活,因为枝干和根部抗寒能力比叶子强,再者在盆土中,短暂低温,也不至于冻坏根部。

拓展好文:教你介壳虫、蚜虫、粉虱一窝端!

  介壳虫

  介壳虫对于花友来说简直就是噩梦。常危害龙舌兰属、十二卷属等多肉植物,吸食其茎叶汁液,导致植株生长不良,还会出现叶片泛黄、提早落叶等现象,严重的会使植株枯萎而死亡。

  它的高发期比红蜘蛛早,常常在早春时即已大量繁殖。但它的危害也有易控制的地方,即它往往只集中在少数植株上,有时候一株上布满介壳虫,邻近的一株却一只也没有。

  解决办法

  数量少时,可用毛刷驱除。也可用速扑杀800-1000倍液喷杀。在培养土中混以一定量的呋喃丹有预防作用,但药效只有3个月。

  也可以用“护花神”,按照说明书兑水后喷洒就可以了,一周后再次喷洒一遍基本上就不会再看见恶心的虫子了。常见能杀掉的虫子有:介壳虫、小黑飞、蚜虫、红蜘蛛、玄灰蝶幼虫(较小型,刚孵化不久的)

  需要注意喷药后,一定不要接受日照,放在阴凉处4-5天再挪到有日照的地方,因为刚喷完就放到太阳下,会加速水分挥发,这样药物浓度就变高了,很容易烧伤植物。

  蚜虫

  多数危害景天科和菊科的多肉植物,常吸吮植株幼嫩部分的汁液,引起株体生长衰弱,其分泌物还招引蚁类的侵害。蚜虫带来的危害有生长率降低、叶斑、泛黄、发育不良、卷叶、枯萎以及死亡。

  解决办法

  和介壳虫一样,量少可以人工捉除,见到一个掐一个。多的话将植物整株拔下冲水,同时对土进行杀虫消毒处理或直接换土,当然也不要忘记给肉肉消消毒以免有幼虫或虫卵残留。危害初期可考虑用德国拜耳-吡虫啉进行杀虫。

  红蜘蛛

  红蜘蛛在雨后天晴连续高温的时候是高发期,主要危害萝藦科、大戟科、菊科、百合科的多肉植物。以口器**幼嫩茎叶的汁液,被害叶出现黄褐色斑痕或枯黄脱落,这种瘢痕永留不褪。一般来说可以看看叶背面是不是有蜘蛛网,还有很小的红色/白色/暗色的虫子,如果有通常就是红蜘蛛了。

  解决办法

  红蜘蛛就是以防御为主了,要让肉肉保持通风不能让生长环境闷热,最好是能在高发期前就喷药来预防,如果发现了及时用药隔离。推荐使用40%三氯杀螨醇1000-1500倍液吸杀,或者阿维菌素。

  粉虱

  粉虱较多地发生在大戟科的彩云阁、虎刺梅、玉麒麟、帝锦等灌木状多肉植物,在叶背刺吸汁液,造成叶片发黄,脱落,同时诱发煤污病,茎叶上会有**难看的黑粉,直接影响植株的观赏价值。

  解决办法

  改善环境通风外,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喷杀,还可用马拉松500倍液或乐果混敌敌畏1000倍液喷杀,喷药2天后再用强力水流将死虫连同黑粉一起冲刷掉。

  筱浩说

  多肉植物病虫害的防治主要以预防为主。

  首先环境要整洁,对外来多肉必须严格把关。季节交接容易产生病虫害。一般在天气"由冷变暖"和"由热变凉"之时正是病虫害最容易爆发的时间段。初冬、早春、梅雨前这三个时期喷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培养土消毒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多肉植物常用的药剂主要有防病治病的杀菌剂(如多菌灵、托布津、百菌清、代森锌等)和杀虫剂(如氧化乐果、杀螨醇、马拉松、杀灭菊酯、阿维菌素等)两类,可对症下药。药剂的浓度要严格按使用说明掌握,特别是杀虫剂,浓度稍浓即产生药害。

  文中列出的一些药剂,有一些属于比较早期的药剂,现在的使用效果可能不如一些新型药剂有效方便,因此不需要太在意药剂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