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姜病虫害防治 大姜病虫害防治教程
大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由于其生长周期长、抗病虫能力差等特点,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为了帮助农民朋友有效地防治大姜病虫害,我们制作了一部大姜病虫害防治视频。
视频内容
本视频主要介绍了大姜的常见病虫害种类、症状及防治方法。其中包括:
- 大姜黄龙病
- 大姜白粉病
- 大姜螟虫
- 大姜蚜虫
针对每种病虫害,我们详细介绍了其症状表现和危害程度,并提供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例如:
大姜黄龙病
症状:叶片黄化,衰老,干枯,叶片和茎部出现***细菌性菌丝,叶片上出现***菌斑。
防治方法:
- 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种植。
- 及时清除病株和病叶,防止病菌扩散。
- 使用石硫合剂、多菌灵等药剂进行喷洒防治。
视频效果
通过观看本视频,农民朋友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大姜病虫害的防治情况,掌握相应的防治技能,提高大姜的产量和品质。
我们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防治技巧和注意事项,例如:
- 定期巡视大姜田,及时发现病虫害。
- 注意防范病虫害的传播途径,如昆虫、风、雨水等。
- 合理施肥,增强大姜的抗病虫能力。
总结
本视频是一部非常实用的大姜病虫害防治指南,为农民朋友们提供了全面的防治信息和技能。我们希望这部视频能够帮助更多的农民朋友提高大姜的产量和品质,为我国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拓展:
问:大姜的主要病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姜也叫生姜,既是重要的调味品,也可作为蔬菜单独食用。生姜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吃饭不香或饭量减少时吃上几片姜,能增加饭量,所以民间有“饭不香,吃生姜”的说法。但在大姜种植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害,大姜生长过程中病害主要有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两大类,在降低产量和品质的同时,还给种植户朋友造成经济损失。
一、大姜常见侵染性病害及防治
1、姜瘟病
姜瘟病也叫立枯病,是大姜最常见的病害。大姜植株的根、茎、叶都可染病。
(1)、姜瘟病的表现症状
叶部受害:发病后叶片卷缩、萎蔫、没有光泽,病叶由基部向上逐渐变黄,最后导致整个植株死亡。根及茎部受害:茎部受害初期变软、浅褐色、水渍状。切开受害部位可见维束管变色,用手挤压,有污白色液体流出;发病后期,内部组织变褐腐烂,容易从茎秆基部折断死亡。(2)、姜瘟病的防治办法
姜瘟病由于发病期长,可多次侵染,是最难防治的病害,目前没有理想的杀菌药剂防治,主要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
1)农业防治
选择无病菌植株留种,播种严格选种,以防带病种姜播种;多年种植和已经发病的地块实行3~4年以上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及时排田间积水;重施基肥,特别是草木灰的施用;发现病株,立即清除并在病穴周围用石灰消毒。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采用下列药剂防治:链霉素、波尔多液、水合霉素、氧化亚铜、氢氧化铜、碱式硫酸铜悬浮剂、琥胶肥酸铜、中生菌素、噻菌铜、络氨铜等。采用药剂灌根或基部喷施,视病情10天左右交替用药喷施,连续喷2~3次。
2、大姜斑点病
大姜斑点病在温暖、高湿、植株间郁闭、田间湿度大或重茬连作地块容易发病。
(1)、大姜斑点病表现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斑细小,长2~5㎜,黄白色,呈梭形或椭圆形,病斑中部变薄,易破裂或呈穿孔状。病情严重时,病斑密布,全叶似星盯薯告星点点,影响大姜的光合作用,植株长势减弱或停止生长,发病中心比较明显。
(2)、大姜斑点病的防治
1)、农业防治
避免连作,可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选择排水灌溉方便的地块,避免低洼地种植;注意氮磷钾施肥的配比,不偏施氮肥。2)、药剂防治
可采用以下药剂防治:甲基硫菌灵+百菌清、噻菌铜悬浮剂、醚菌酯悬浮剂等。兑水喷雾,视病情每隔10天左右喷药1次,连续防治2~3次。
3、大姜炭疽病
大姜炭疽病属于高温高湿病害,在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达到90%就极易爆发炭疽病。
(1)、大姜炭疽病表现症状
主要为害大姜叶片,发病初期,先从叶尖和叶缘出现病斑并呈褐色水浸状,后开始向内逐渐扩展成梭形或椭圆形褐斑,数个病斑会连成大片病块,使叶片发褐干枯,严重影响光合作用,空凯明气潮湿时,病面会出现小黑点。
(2)、大姜炭疽病的防治
1)、农业防治
与其它作物轮作2年以上。收获后彻底清除植株病残体,并进行烧埋处理。重视农家肥和有机肥的施用,在使用化肥时要平衡施肥,不偏施氮肥。严禁田间积水,及时做好清沟排渍工作。2)、药剂防治
可采用以下药剂防治:溴菌腈可湿性粉剂、多硫悬浮剂、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咪鲜胺乳油、百菌清等。兑水喷雾,每10天喷雾一次,连续防治2~3次。
4、大姜叶枯病
大姜叶枯病属于高温高湿病害,高温季节连续阴雨天气或雾重、多露天气,易发病且使病情加重。另外,氮肥过量、植株徒长或过密、通风不良等均能加重病害,连作地块发病重。
(1)、大姜叶枯病症状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产生黄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呈大小不等的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为黄褐色,边缘褐色,易穿孔。后期病斑表面生出黑色小粒点。发病较重的时候,叶片布满病斑或病斑连成片,致使整个叶片变褐、枯萎。
(2)、大姜叶枯病的防治
1)、农业防治
选用优良抗病品种做姜种,如莱芜生姜、密轮细肉姜、疏***肉姜等。选择地势较高的地块种植,精耕细翻土地,高垄或高畦栽培。重病地与禾本科或豆类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配方施肥,施用腐熟粪肥。适时、适量灌水,注意降低田间湿度。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残体并集中烧毁。如果田间发病,及时摘除病叶并深埋或烧毁。2)、药剂防治
可选用以下药剂防治: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戊唑醇悬浮剂、醚菌酯浮剂、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多果定可湿性粉剂等,兑水喷雾,间隔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二、大姜生手歼理性病害及防治
1、苗期叶片畸形
(1)、苗期叶片畸形表现症状
苗期幼嫩的新叶在出孔处扭曲不展开,下一新叶也不能抽生,几片叶子形成“绞辫子”,外层叶背由于扭曲不展日灼后变白,剥开后可以看到叶正面斑状或条状黄化。
(2)苗期叶片畸形防治办法
苗期合理浇水。生姜苗期一般不浇水,遇干旱年份应浇小水,使地面保持湿润。施用腐熟有机肥,如果施入的有机肥多应尽量撒施后耕地。种植时氮磷钾肥料尽量采用沟施并与土壤充分混合。及时防治蓟马等病害。采用地膜覆盖时尽量使地膜和垄面贴近,不留间隙。放风时,要在顶芽四周多开几个放风孔。2、叶片黄化
(1)、叶片黄化表现症状
大姜生长进入“三股杈”时期后出现叶片黄化现象,上部叶片变黄后变白,最后干枯;根茎不膨大,根系不发达,植株矮化、瘦弱,光合作用降低。
(2)、叶片黄化防治办法
使整平过得地块熟土下压,生土上浮。施肥时应多施优质土杂肥,适时补充中微量元素。生姜出齐苗后,随水冲施10%氨基酸液体肥2~3㎏/亩,并可视情况进行根外追肥,如叶片喷施300倍氨基酸溶液、叶面微肥等。问:大姜的病虫害
克“可杀得2000”对水20公斤)灌根,结合“可杀得2000”稀释1000倍液+“金云大-120”稀释1000倍液叶面喷雾,间隔7~10天再施药一次。姜枯萎病:防治:“可杀得2000”稀释500~600倍液+“金云大-120”稀释1000倍液灌根,每次淋施0.2公斤药液,间隔7~10天灌根一次,连续2~3次.
姜眼斑病:防治:发病初期用“翠丽”1000~1500倍(即10~15克“翠丽”对水15公斤)或者“可杀得2000”稀释1000倍(即15克“可杀得2000”对水15公斤)叶面喷施,间隔7~10天再喷一次。
姜立枯病:主要为害幼苗,初病苗茎基部靠地际处褐变,引致立枯。
防治:行羡毕姜种消毒,“可杀得2000”稀释800倍液(即40克“可杀得2000”对水32公斤)浸泡6小时。发现病株,及时挖除烧毁。
土壤消毒:档芹1、“恶霉灵”+“福美双”按1:1混合稀释1000倍拌土;2、“可杀得2000”+“代森锌”按1:1混合稀释成500倍液(即40克“可杀得2000”+40克“代森锌”对水20公斤)灌根派局。图片呢?
病虫害防治本着治准、治早、治小的目的,发现病株,实行挑治,早期用药,一药多治,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茎部病害(姜瘟病、姜腐烂病等);田间发现病株时,及时挖除病株及病株周围土壤,带出大田深埋,在穴内施漂白粉125克或浇1%的漂白粉液,然后用无菌土封堆,防治效果良好。
叶部病害(姜炭疽病、叶枯病等):大姜田间发现炭疽病、叶枯病病叶时,应及时摘除并放于塑料袋内,带出大田烧毁或深埋。同时及早采用7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防治,7~10天1次,连喷2次。注意喷匀喷细。采收前20天停止用药。
姜螟及蚜虫:田间发现姜螟、蚜虫时,及时用阿维菌素制剂防治,根据姜生长大小和虫害情况适当改变用量。姜瘟病:主要借灌溉水及地下害虫传播,从种姜萌芽出土到生姜采收前均可发生,这种病多在高温,多阵雨、渍水田中发生。防治:姜种消毒,“可杀得2000”稀释800倍液(即40克“可杀得2000”兑水32公斤)浸泡6小时;发现病株,及时挖除烧毁,并在姜穴里用生石灰消毒。在发病初期,用“可杀得2000”稀释500~600倍液灌根并结合“可杀得200”“金云大-120”混用。稀释1000倍液叶面喷施防治。姜斑点病:防治:发病初期喷药防治,“扑宁”800~1000倍液或者翠丽1500倍液叶面喷雾,间隔7-10天再施药一次。
姜炭疽病:防治:发病前喷施“云生”600~800倍液可有效预防发生。发病初期用“翠丽1000倍液金云大-120”稀释1500倍液叶面喷施防治,间隔7~10天再喷一次,连续2~3次。
姜叶枯病:防治:发病前喷施“云生”600~800倍液“金云大-120”倍液1500倍液叶面喷施,间隔7~10喷2~3次预防,可同时预防多种病害。发病初期用“翠丽”1000倍液“云大-120”稀释1500倍液喷施防治。
姜细菌性软腐病:防治:发病初期,用500倍“可杀得2000”药液(即40克“可杀得2000”对水20公斤)灌根,结合“可杀得2000”稀释1000倍液“金云大-120”稀释1000倍液叶面喷雾,间隔7~10天再施药一次。
姜枯萎病:防治:“可杀得2000”稀释500~600倍液“金云大-120”稀释1000倍液灌根,每次淋施0.2公斤药液,间隔7~10天灌根一次,连续2~3次.姜眼斑病:防治:发病初期用“翠丽”1000~1500倍(即10~15克“翠丽”对水15公斤)或者“可杀得2000”稀释1000倍(即15克“可杀得2000”对水15公斤)叶面喷施,间隔7~10天再喷一次。
姜立枯病:主要为害幼苗,初病苗茎基部靠地际处褐变,引致立枯。防治:姜种消毒,“可杀得2000”稀释800倍液(即40克“可杀得2000”对水32公斤)浸泡6小时。发现病株,及时挖除烧毁。
你可以把你的病害状况多拍几张照片上传,在线不一定能碰到合适的时间
问:大姜的病虫害有哪些种
大姜的病虫害的种类:
一、姜腐烂病
症状:姜的根、茎、叶均可发病受害,病菌先在茎基部和根茎的上部侵染危害,病部初期呈水浸状黄褐色,失去光泽,逐渐变软腐烂,有白色发臭的汁液,最后腐烂只剩姜皮。叶片发病最初呈萎蔫状、失去光泽,先从叶尖、叶缘发黄,叶边反卷而枯黄。病菌在夏季高温闷热、多阵雨的天气蔓延迅速,田间积水、土壤缺肥或偏施氮肥过多,均易引起发病。
防治方法:①实行合理轮作,必须间隔3年以上才能重返原田种姜。②精细选种,不要病姜留种。③基肥和追肥中均应氮、磷、钾并重,特别多施钾肥。④在姜腐烂病发病初期及早拔除中心病株,用石灰撒窝消毒或用50%代森铵1000倍或抗菌剂401稀释800倍等灌窝2~3次。
二、姜叶枯病
症状:初期叶片呈暗绿色,逐渐变厚有光泽,叶脉间出现黄斑渐渐扩大使全叶变黄而枯凋,病斑表面呈黑色小粒点状。
防治方法:①农业措施:做好种姜消毒处理工作,适时中耕除草,追施腐熟肥,增施钾肥,培土,保持土壤湿润。②预防发病:于发病季节前用1:1:150倍的波尔多液连续喷洒植株2-3次。③药物防治:用50%多菌灵300~400倍液于收母姜后灌窝或800~1000倍液喷雾。
三、姜斑点病
症状:初期发病症状有水渍状浅***的小点,然后这个病斑越来越大,中间白色,边缘变黄,随着病情发展形成穿孔。病菌的发作需要适宜的环境,温暖多湿、株间郁蔽,田间湿度大或植地连作,都容易产生斑点病。姜斑点病的病菌传染,主要是病残体落到土壤当中,然后通过雨水飞溅,传染到健康植株上。
防治方法:①避免连作,不要在低洼地种植,注意清沟排渍,做好清洁田园工作。②避免偏施过量氮肥,注意增施磷钾肥及有机肥。③防治药剂:可以采用10%世高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或者是20%龙克菌悬浮剂500~700倍液。如果在发病初期,可以喷洒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连续防治2~3次,间隔7~10天。
四、炭疽病
症状: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生,逐渐往里扩展,叶片上有不太明显的云纹状。连作、种植密度大、田间湿度大、通风透气不好或偏施氮肥、植株长势过旺等原因都是姜炭疽病容易发生的环境条件。
防治方法:①避免姜地连作。②注意田间卫生,收获时彻底收集病残物烧毁。③抓好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高畦深沟、清沟排渍,定期喷施植宝素等生长促进剂,使植株壮而不旺,稳生稳长。④使用10%世高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20%龙克菌悬浮剂500~700倍。连续防治2~3遍,可控制它的发展。
五、姜软脚病:俗称姜发瘟,此病在小满至大暑期间为发生盛期。发病初期茎叶凋萎,后变鲜黄,叶片萎缩,根呈水渍状。姜茎近块根 3cm 左右处横切面呈浅黑色,不久就有乳白色粘液流出。如不拔掉,过几天,萎茎叶就会腐烂发臭,并蔓延到其它植株。
姜软脚病属细菌性病害,主要通过土壤、水及姜种传播。必须做好预防工作。办法是:
①选择无病菌土壤或种过水稻的地块种植:
②到无病区选种:③防止姜根部积水和受渍;
④一旦发病应及时拔除发病的植株,并用5%的石灰水或用 50g 高锰酸钾,对水 50kg 对土壤进行消毒。
六、姜腐病:病症是由皮烂向中心(姜瘟病则由心烂向皮),积水或施下未经腐熟的粪肥,易引发此病。主要预防办法是:不让姜地积水;施用的农家肥要沤熟。若已发病,可淋施波尔多液,或按防软脚病的办法进行土壤消毒。
七、姜螟
姜螟亦叫玉米螟,是危害生姜的主要害虫,危害时以幼虫咬食嫩茎,钻到茎中继续危害。姜螟咬食生姜植株后,造成茎秆空心,水分及养分运输受阻,使得姜苗上部叶片枯黄凋萎,茎秆易于折断。
防治方法:①清洁田园,把收获后遗留在田间被虫蛀的断株、枯叶等清理干净,集中烧毁。②剥除虫叶虫鞘,在不影响生姜生长情况下,把附有虫害的姜叶、姜地上茎剥除掉。③叶面喷洒80%敌敌畏800倍液,或90%敌百虫800倍液,也可以用以上药液注入地上茎的虫口。
八、姜粪虫蛆
姜粪虫蛆,其成虫是一种蝇类,可用敌敌畏5000倍液淋于虫害区,以杀灭幼虫,并防止其蔓延危害其它植株。
问:大姜蚧蚂病虫害如何医治啊?
一、姜软脚病:俗称姜发瘟症状:发病初期茎叶凋萎,后变鲜黄,叶片萎缩,根呈水渍状。姜茎近块根3cm左右处横切面呈浅黑色,不久就有乳白色粘液流出.防治措施:一旦发病应及时拔除发病的植株,并用5%的石灰水或用50g高锰酸钾,对水50kg对土壤进行消毒。发生时间:此病在小满至大暑期间条件:主要通过土壤、水及姜种传播.
二、叶部病害(姜炭疽病、叶枯病等):症状:防治,7—10天1次,连喷2次防治措施:7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发生时间:采收前20天停止用药。条件:防治,7—10天1次,连喷2次.
三、姜腐病症状:症是由皮烂向中心(姜瘟病则由心烂向皮),积水或施下未经腐熟的粪肥,易引发此病防治措施:不让姜地积水;施用的农家肥要沤熟。若已发病,可淋施波尔多液,或按防软脚病的办法进行土壤消毒。
四、姜螟,农民称其为钻心虫、蚜虫症状:症是由皮烂向中心(姜瘟病则由心烂向皮),积水或施下未经腐熟的粪肥,易引发此病防治措施:及早扑灭姜螟成虫,捉除幼虫,或在一、二龄的幼虫期施药毒杀幼虫期毒杀可用除虫菊脂类农药50g对水300--400kg喷杀,或用速杀灭丁50g对水400kg在傍晚喷于姜苗心叶,待药液流到茎部就可把姜螟幼虫毒杀。阿维菌素制剂(1.8%灭虫灵)6000倍液防治,根据姜生长大小和虫害情况适当改变用量。同时,晚上开启高压汞灯,诱杀成虫。土壤消毒。发生时间:此虫从5月份初即可见幼虫为害,以姜苗分枝盛期的7、8月为盛期.
五、姜粪虫蛆症状:其成虫是一种蝇类防治措施:可用敌敌畏5000倍液淋于虫害区,以杀灭幼虫,并防止其蔓延危害其它植株。
问:上山挖榆树盆景视频(山榆树盆景制作视频)
1、慢慢修剪叶子,露成主干.2、主干造型弯曲为人工弯曲,左右前后分枝,收顶枝需要修剪,以扎为主,以剪为辅.3、放入较大的泥盆中放养二年,一年施一二次复合肥就可以了。
2、4、观察病虫害,防治病虫害。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