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地羊的养殖与管理技术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6964 次
地羊的养殖与管理技术

地羊养殖与管理技术

地羊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生长快、抗病能力强的草食动物,其肉质细嫩、味美,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农业生产中,地羊的养殖与管理技术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地羊的品种、饲料、环境、***防治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地羊品种

地羊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羊种,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等地区。根据毛色和产地的不同,地羊可分为川山羊、黑山羊、青海羊等多个品种。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

地羊饲料

地羊是典型的草食动物,其主要饲料为各类青贮饲料、干草、玉米秸秆等。在饲料的选择上,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保饲料的质量和数量。

地羊环境

地羊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但在养殖过程中,还是需要注意饲养环境的卫生和安全。需要定期清理羊圈、更换饮水设备、控制室内温度等。

地羊***防治

地羊容易感染多种***,如口蹄疫、肺炎、腹泻等。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加强疫苗接种、定期消毒、饮水消毒等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的传播。

地羊养殖与管理技术的相关问题

问题一:地羊的饲养成本高吗?

答案:地羊的饲养成本主要包括饲料、兽药、人工等多个方面。在养殖过程中,需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和饲料,同时加强***防治,控制成本。综合考虑,地羊的饲养成本相对较低。

问题二:地羊的疫苗接种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案:地羊的疫苗接种需要选择合适的疫苗和接种时间,同时注意疫苗的保存和运输,避免疫苗失效。在接种过程中,需要注意消毒、注射技巧等问题,确保疫苗接种的效果。

问题三:地羊的养殖技术有哪些创新点?

答案:地羊的养殖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如采用新型饲料、建立智能化养殖系统、推广无土栽培等技术手段,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

地羊的养殖与管理技术当中提到的农药或者文章内容当中提到的主要名词的百科知识:

口蹄疫:口蹄疫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病毒病,主要通过口鼻部分泌物和排泄物传播。口蹄疫病毒对牛、羊、猪等动物均有感染性,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

参考来源:

1.《养羊技术手册》

2.《地羊养殖与管理技术》

问答拓展:羊的饲养与管理技术,附注意事项

羊的饮食很重要,饮水要选择干净的河水、泉水、井水等,每只羊一天需饮水2-5kg,所以饮水必须要充足,冬季时一定要饮用温水可相对节约一些精料。羊在生长时极易感染寄生虫,造成羊生长较凳答誉慢,所以每举型年要定时定期驱虫和药浴。公羊母羊一定要分开圈养,这样可避免近亲交配。

一、羊的饲养与管理技术

1、首先羊的饮食非常重要。饮水时可以选择干净河水、泉水、井水等,每只羊一天大概需要饮水2-5kg,所以饮水必须要充足,在冬季时必须要饮用温水,这样可节约一些精料。

2、羊吃的饲料一定要均匀搭配,饲喂时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喂食盐,因为盐是羊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矿物质饲料,如果只是单纯放牧并不能补充所需矿物质。在母羊怀孕期间不要给它喂食酸性较大的饲料,比如酒糟、醋糟、青贮饲料等,这样容易造成母羊***。

3、由于羊在生长时特别容易感染寄生虫,这样会造成羊生长较慢、免疫力降低、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所以每年必须要定时定期驱虫和做药浴。羊舍环境也必须要保持清洁、干燥,每天都要按时打扫清洁养殖产地卫生,可以使用石灰对场地进行消毒,羊也必须要注射疫苗。

4、公羊和母羊一定要分开圈养,这样既可以避免近亲交配,又能培育出良好种羊。在平常养殖户一定要做好生产记录,这样可以避免母羊怀孕时不能精心人工辅助,导致羊羔成活率不高,影响产量。

二、养羊的注意事项

1、放牧时一般应选择避风向阳、地势高燥、水源较好的阳坡枣段低凹处。在晴天中午暖和的时间放牧,放牧时不要一次性放牧过量的草料,不要让山羊吃到霜冻的草和喝冰水。

2、羊舍要注意防寒保暖,尽量少用消毒液消毒羊舍,保持羊舍干燥,避免潮湿。

3、羊只放牧回舍后还应加喂一定量的野草和补料,并满足***羊饮水,让羊吃饱喝足。每天每只羊补喂的精料为20-30克食盐和200-250克的玉米、大麦、黄豆、蚕豆、饼类等粉碎的混合料。

4、羊舍要通风良好,清洁干燥,羊体洁净。羊舍内应勤除粪、勤打扫、勤晒和勤换垫草,并不定期地用生石灰和草木灰对舍内吸潮消毒。羊外出放牧后,应将舍内门窗打开透风换气,排出舍内氨气、潮气。

5、合理防疫***,常见的有口蹄疫、布氏杆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快疫、猝狙、肠毒血症、羔羊痢疾等。应根据具体情况拟定合理的免疫接种计划,按照程序守时进行免疫接种。

问答拓展:养殖羊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养殖羊饲养与管理方法

1、优:因地制宜选择体型大,生镇高长快,繁殖率高,适应性强,罩旅族肉质好,效益高的优良品种。

2、适:养羊规模要适宜,可根据家庭现有耕地多少,饲草饲料数量、劳力及投入的资金数量等条件决定。

3、料:羊是以吃粗料为主,精料为辅的牲畜。规模饲养最好是“种草养羊”。牧草可播种紫花苜蓿、大力士甜高粱、串叶松香草、墨西哥玉米、鲁梅克斯等,这样一年四季均可吃上鲜青草。

4、水:规模养羊一定要有清洁饮用水供羊饮用。

5、防:群养羊易发病,主要有羔羊痢疾、链球菌病、五号病、传染性脓胞口胞炎、线虫、羊虱等。要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对全年所有羊只都要经过二浴、二驱、四饮、六啖。即:春秋两季各药浴1次(用0.50%--2%的敌百虫水加硫磺***1--2分钟),春、秋季用左旋咪唑、虫克星或硝氯酚驱2次寄生虫,每季饮保健中药1次,每双月啖盐1次。同时,还应做好重点***的预防接种和综合防治工作。

6、管:规模养羊要立足自繁自养,合理物弊组群。若放牧,要划区轮牧。并注意抓好刷试、修蹄等管理工作。

7、工:喂草要用草架,并用栅栏隔开草与羊,栅栏空隙仅供羊头伸出,喂料、饮水要有相应的料槽和水槽,既减少饲料浪费,有又利于卫生防疫。收割、运输、加工、牧草要尽量实现机械化。

8、舍:舍内要铺竹垫子或水泥地、舍外要有排水沟和适当的活动场地。并要经常清扫羊粪,定期用20%石灰乳和10%的漂溶液消毒。

9、去:用于育肥的羔羊,最好在出生后7--21天内去势。此时去势有利于提高肉的品质,并使之性情温顺,便于管理,快速育肥。

10、添:对羊只适当饲喂精饲料的同时,还要适量加入瘤胃代谢调节剂、尿素缓释剂等复合饲料添加剂,效益更好。

问答拓展:羊养殖的的技术和措施有哪些

在养殖羊的时候方法措施总是有很多的,都有哪些方法技术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羊养殖的的技术和措施有哪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规模养羊10大关键措施
  一、强化饲养管理
  实施合理的饲养管理制度,能让羊群健康生长发育,保证羊有良好的体质,具备理想的抗病能力。如全面的营养,可防止代谢病的发生;细致的管理,可防止普通病的发生;合理的轮牧,可防止寄生虫病的发生;清洁的饮水,可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及时灌服健胃剂,能促进胃肠道消化机能,保持旺盛的食欲和较睁含芦高的消化率。天气干燥寒冷时,加强圈舍保暖;天气潮湿闷热时,加强通风管理,都能避免各种***的发生。
  二、重视环境卫生
  传统的养羊业老液管理粗放简单,环境污秽潮湿,这不但使蚊蝇等昆虫大量繁衍,而且会滋生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还会污染饲料和饮水,从而导致疫病发生和传播。规模养羊要重视改善环境卫生条件,经常清扫地面,更换垫草,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卫生,粪便和污物要堆积发酵。夏秋季节,每晚在圈舍及场区内喷洒3%~5%的敌敌畏溶液,可防止蚊虫和羊鼻蝇侵害羊群。
  三、严格消毒制度
  羊舍地面、墙壁、围栏等都要经常进行消毒,常用的工具如食槽、补料槽、水槽等也需要定期清洗消毒。一般情况下,1周~2周消毒1次,如果出现疫情,每周应消毒2次~3次。消毒剂可使用无腐蚀、无毒性的表面活性剂类,如新洁而灭、洗必泰、度米芬、百毒杀、畜禽安等。空圈消毒可选用杀菌效力更好的消毒剂,如10%的漂白粉、3%的来苏尔、2%~4%的氢氧化钠、4%的甲醛等。有些散养户常让羊饮死水和污水,这是不可取的,养羊饮水要清洁,还须进行消毒处理,可选用容易分解的卤素类,如漂白粉、次氯酸钙等。
  四、制定免疫计划
  羊常见传染病较多,如炭疽病、口蹄疫、痘病、布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传染性脓包等,危害严重,尤其是梭菌感染引起的疫病,如快疫、黑疫、猝殂、肠毒血症、羔羊痢疾等,常常引起急性猝死,发病后几乎没有治疗时间。预防这些疫病都有相应的疫苗,免疫保护期大多在半年至1年,应根据当地的疫情特点,制定出合理的免疫接种计划,按照程序定期进行免疫接种,不要盲目地乱接种,否则会诱发某些***。有疫情威胁时,要立即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五、定期用药驱虫
  羊群容易发生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体内寄生虫可内服药物驱杀,体外寄生虫可通过药浴驱杀。内服药主要有伊维菌素、硫双二氯酚、吡喹酮、丙硫咪唑等,大群使用前,应先做好小群试验,以防发生药害和中毒;药浴可选用0.1%~0.2%杀虫脒、1%敌百虫、速灭菊酯(每千克水加入80毫克~200毫克)、溴氰菊酯(每千克水加入50毫克~80毫克)、石硫合剂等。一般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1次体内外驱虫,体内驱虫后1天~3天将粪便发酵或消毒,以杀灭寄生虫卵。
  六、预防饲料伤害
  高粱苗、玉米(2328,-1.00,-0.04%)苗含有氢氰酸,误食后会引起氢氰酸中毒;叶菜类饲料和幼嫩的青饲料中含有较多硝酸盐,在瘤胃硝化菌的作用下,可转化成为亚硝酸盐,若采食过量,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小萱草根、毒芹、闹羊花、木贼草等都是有毒植物,羊采食后会引起中毒;棉田和果园附近的牧草容易被农药污染,羊采食后会引起农药中毒。所有这些,在野外放牧时都需要高度重视。
  七、发霉变质的饲料、发芽的土豆、患黑斑悉带病的甘薯都不能给羊群做饲料;棉子饼、菜子饼必须经过脱毒处理后才可以喂羊,且要限制饲喂量;羊圈运动区内不要种植夹竹桃,防止羊群误食中毒;作物秸秆上的地膜要摘除干净,秸秆下部粗硬的部分和根须要尽量切掉不用;秋季不要用柔韧的秧蔓喂羊,阴雨天气尽量将粗料切细。做好这些,能避免饲料因素引起的许多***。
  八、搞好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必不可少,可以为羊群的健康成长打造安全屏障。常用药物主要有磺胺类,如新诺明、磺胺二甲嘧啶、磺胺脒等;四环素类,如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等;硝基呋喃类,如呋喃西林、呋喃唑酮等,可拌饲料中或混入饮水中,磺胺类用量为0.1%~0.2%,四环素类用量为0.01%~0.03%,硝基呋喃类用量为0.01%~0.02%。抗菌药物不能长期应用,防止产生抗药性,引起中毒反应或影响瘤胃生理机能,一般连用5天~7天即可。预防用药主要选择气候多变时、出现疫情时、疫病易发时,如断尾、去势、断奶前后进行投喂。
  九、完善检疫制度
  羊的检疫制度需要完善,从生产到出售,应该经过出入场检疫、收购检疫、运输检疫、屠宰检疫等,只有检疫合格,才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规模养羊必须认真做好出入场检疫,不从疫区购买羊只、饲料、用具,尽量采用自繁自养的饲养方法,新购进的羊必须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确认健康后方可进入场区,进场前要进行驱虫、消毒、疫苗补种。平时要严格管理制度,禁止闲杂人员进入,必须入场的人员和车辆应进行消毒,未经处理的牛羊制品,不能带进羊场。
  十、观察日常行为
  平时要注意观察羊群,对可疑羊进行细致的检查,及时挑出体征异常的羊。观察的主要内容有体态、眼神、被毛、采食、反刍、粪便、尿液等,检查的主要内容有黏膜、结膜、舌苔、异味、体温、脉搏、呼吸等。另外,羊鼻镜是否湿润,是羊健康与否的关键指征,观察或检查时一定不能忽略。健康羊有3个生理常数需要记住:体温为38℃~40℃,呼吸每分钟18次~24次,脉搏每分钟70次~80次,发现异常,应及时请专业兽医进行诊治。
  十一、及时处理病羊
  传染病传播迅速,危害严重,万一出现疫情,应迅速隔离病羊,防止疫情扩散,隔离区内所有未经彻底消毒的东西都不能运出,与病羊有过接触的羊要单独圈养观察。发生口蹄疫、羊痘等传染病时,要及时报告兽医管理机构,划定疫区,隔离封锁,尽快消灭疫情。病尸不能随意抛弃、食用或进入市场,应根据疫病性质,采取焚烧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措施。
  提高母羊产羔数四措施
  一、抓好品种选育
  繁殖力是有遗传性的,不同的品种繁殖力也不同。一年产两胎或两年产三胎,但大多品种一胎产2羔~3羔,个别的可达4羔~8羔。要提高繁殖力,必须在杂交改良中引入多产的特性,或选择多产的变异从根本上改良羊群的生产性能,同时要建立健全育种登记制度和良种繁殖体系。
  二、挑选优良种羊
  优秀种羊体况良好,精力充沛,颈短粗圆,体质结实,体躯呈长方形,胸深广,背腰平直,臀部长宽并丰满,***大小适中、左右对称,***开口处距***基部较远,***品质好,凡单睾、隐睾及任何***官畸形的羊只都不能作种用。而种母羊则应选个体大,体形紧凑,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胸深广,背腰平直,后腹部稍大,四肢正直,间距宽,生长发育快,产肉率高,产羔多,***柔软呈球形,泌乳性能好,神志灵敏,行动活泼,行走轻快,头高昂,毛色有光泽。
  三、优化羊群结构
  母山羊一般不超过7岁~8岁,羊群整体结构比则以可繁母羊占47%、后备母羊及当年出生羊占50%、种公羊占3%为好。另外,每年除调换一次种公羊以防止近亲繁殖,还要加强老羊、病羊、弱羊和常年***羊的淘汰工作,以保证适龄羊占羊群总数的70%以上,这样才能稳产、高产。
  四、加强饲养管理
  1、春季:天气较寒且多变,又是产羔季节,母羊负担重,体质弱,在放牧时一定要控制好羊群,要求拦强等弱,少跑路,多吃草。
  2、夏季:天热蚊蝇多,要抓早、晚两头放牧,给羊只创造凉爽的采食环境。尽量延长时间,让羊多吃草。
  3、秋季:在放牧时要勤换草地,选择有草籽的地方放牧,促使羊只多蓄积脂肪,为配种和越冬打好基础。
  4、冬季:多数母羊正处于妊娠后期,加上气候寒冷所以放牧要稳妥,运动量适当,有条件的场户适当补充些优质干草及精料。
  冬季山羊养殖抓“五要”
  一、要科学放牧
  冬季气候寒冷,风雪频繁,放牧时应选择地势较低和山峦环抱的向阳平滩地放牧,且不要游走过远,以便碰到天气骤变时能及时返圈。同时冬季枯草期长,草场常感不足,应尽量节约牧地。牧羊时应选远后近,先阴后阳,先高后低,先沟后平,晚出晚归,慢走慢游。如有条件,可在羊圈附近处留下些牧地,以便坏天气时供放牧救急。
  二、要备足草料
  冬季野外供山羊采食的草料稀少,且枯枝衰草的能量和营养价值都很差,山羊越冬期如吃不好、吃不饱则极易造成掉膘。备足越冬草料,冬季给山羊补料至关重要。草料贮备一般在夏秋进行,因此季节的牧草丰盛、营养价值也高。还应贮备一些精料,以提高补饲效果。
  三、要适时整群
  羊群进入冬场前,最好进行整群。除老弱羊和营养太差的适当淘汰外,其余按营养状况组群,以便于放牧。同时,越冬期间常有母山羊产仔,应将产仔前母羊移入产羔室单独护理。且初生羔羊经过一段时间吮乳、适时训练后,要单纯组织羔羊群,避免其随大群山羊远距离放牧,可专人负责让羔羊群近距离放牧运动,回圈后也要赶入羔羊圈,与成年羊群分开饲养。
  四、要防寒保暖
  对羊舍进行检查,修补破漏,防止穿堂风和雨雪飘入,保证舍内温暖干燥。寒潮来时,应加厚垫草。千万不能在舍内燃火升温,以防羊只因烟熏而患上肺炎。
  五、要搞好卫生防疫
  冬季要经常检查圈舍,保持圈舍、垫料、饮水、草料的清洁卫生,必要时对圈舍进行彻底消毒。同时,养羊户要学会预防和治疗羊的主要***,并管理好羊,使它不与病羊接触,抓好防疫工作。在初冬季节,羊身上易长羊虱,一旦发现,可用菜籽油、煤油混合涂在患处,每天3—5次,连续3—4天即可。也可取生猪油100克、生姜150克混合捣烂涂擦羊体患处,1—2次即可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