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锈病枚粘病如何防治 条锈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条锈病和枚粘病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病害,给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了防治这两种病害,农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本文将从病害的特点、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帮助农民更好地应对这两种病害。
一、条锈病的特点
条锈病是由条锈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染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该病害的特点是在植株上形成淡***至棕色的条锈病斑,病斑上会长出一些橙红色的条锈孢子梗,严重的话会导致叶片干枯、凋萎,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二、枚粘病的特点
枚粘病是由枚粘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染果树、蔬菜、茶叶等农作物。该病害的特点是在植株上形成褐色至黑色的粘液状物质,这些物质含有大量的枚粘菌孢子,会阻塞植物的细胞间隙,导致植物的正常代谢受到影响,严重的话会导致植株死亡。
三、防治措施
针对条锈病和枚粘病的防治措施如下:
1.选用抗病品种
针对不同的农作物,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条锈病和枚粘病的首要措施。抗病品种具有自身的免疫机制,能够抵御病原菌的侵染,减少植株受到的损失。
2.加强田间管理
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加强田间管理也是防治病害的重要措施。包括定期除草、清除病残体、保持土壤湿润等,有助于减少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
3.使用生物制剂
生物制剂是一种天然的防治病害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条锈病和枚粘病的发生。生物制剂包括有益微生物、生物农药等,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物的免疫力,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
四、相关问题
1.条锈病和枚粘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答:防治条锈病和枚粘病的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使用生物制剂等。
2.如何选用抗病品种?
答:选用抗病品种需要根据不同的农作物和不同的病害进行选择,可以参考相关的品种介绍和实践经验。
3.什么是生物制剂?
答:生物制剂是一种天然的防治病害的方法,包括有益微生物、生物农药等,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物的免疫力,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
4.如何加强田间管理?
答:加强田间管理包括定期除草、清除病残体、保持土壤湿润等,有助于减少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
5.条锈病和枚粘病会对农作物产量产生什么影响?
答:条锈病和枚粘病会导致农作物叶片干枯、凋萎,甚至死亡,从而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问答拓展:小麦条锈病用什么药防治?和哪些因素有关?农户如何避免?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属于真菌性病害,发生面积广泛,基本上在所有小麦种植区都有发生。针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大多数农户都会选择喷施杀菌剂,具体用什么药?以三唑类杀菌剂为主,比如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60克/亩、250克/升丙环唑乳油33毫升/亩、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50克/亩漏拍迹、30%氟环唑悬浮剂20-25毫升/亩、250克/升戊唑醇水乳剂30毫升/亩等等。
如果田间条锈病发生比较严重,或者常见使用某一种单剂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复配药剂,提高防治效果。
比如戊唑·咪鲜胺、烯肟·戊唑醇等等。
小麦条锈病主要危害叶片,严格意思上来说,条锈病属于锈病的一种,还有2种不同的“锈病”,分别是秆锈病和叶锈病。
虽然,这3种锈病在小麦田都返并比较常见,不过,据多年种植经验观察,条锈病的发生频率相对大一些。
判断条锈病的方法很简单,当小麦发生锈病以后,观察受害的叶片,会有很多夏孢子堆,这些夏孢子堆呈直线规则性分布,看起来一行一行的,比较平行,或者说呈“条状”,所以被称为条锈病。
而夏孢子堆呈无规则分布,并且面积较大,基本上属于叶锈病。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和多种因素有关,比如常见的种子原因(抗病性不强)、天气因素(连续长时间降雨,条锈病发生几率增加)、土壤因素(土壤自身携带的病菌数量较多)、小麦自身原因(苗弱、苗黄、旺长等,降低自身的抗逆性)。
小麦条锈病还有一个特点,传播速度比较快,一旦田间小面积地块发生条锈病后,如果不及时防治,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蔓延至整个田块。
这是由于条锈病可以依靠气流进行传播,尤其是当叶片上的夏孢子堆破裂以后,会散出很多粉状物,这些粉状物经过风吹以后,快速蔓延至周边,导致条锈病的危害越来越严重。
针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除了开头所说的化学药剂外,预防工作也很重要。
如果从播种的角度来说,小麦播种不要过密,每亩25-30斤种子即可,据观察,越是播种过密的地块,发生条锈病的几率越大,并且,传播速度也会更快。
而播种过早的小麦,也容易发生条锈病,尤其是播种过早,还发生旺长的小麦,不及时进行控旺,自身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侵染条锈病。
另外,如果田间过于干旱,或者营养不足的情况下,小麦自身的长势较弱,苗黄、苗弱现象明显,自身的抵抗力不足,不仅容易发生条锈病,其它的病害也容易侵染。
所以,水肥管理要跟上,水分和养分不可或缺。
关于小麦条锈病的防治工作,遵循越早越好的原则,不要等后期再去防治,能够提前打药预防更好。
如果是已经发生条锈病的地块,喷施杀菌剂的同时,还可以加入一些芸苔素(每亩10ml)或者磷酸二氢钾(每亩100克),促进小麦更好的恢复生长。
上述就是关于小麦条锈病防治的相关内容,相信大家看完后会有所收获,力争在种植小麦过程中,不要受贺谈到条锈病的危害,让小麦丰产又丰收。
问答拓展:小麦如何防治条锈病
(1)农业防治。
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品种,做到抗源布局合理及品种定期轮换。适期播种,适当晚播,不要过早,可减轻秋苗期条陪轮锈病发生。施足堆肥或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搞好氮磷钾合理搭配,增强小麦抗病力。合理灌溉,雨后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后期发病重的需适当灌水,减少产量族念损失。清除自生麦。
(2)种子处理。
用种子质量0.2%的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12.5%烯唑芦穗信醇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种子质量0.1%~0.15%的2%戊唑醇湿拌种剂拌种。
(3)田间喷药。
发病初期选用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问答拓展: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时间和方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防治时间:小麦条锈病的哪汪乱最佳防治时期在播种前和春季返青后3月底以前,各地区稍有差异。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手段包括选育抗病品种、合理选择播种时间、合理施肥、培育壮苗等。化学防治手段包括对种子进行药剂包衣或拌种处理(常用药剂有粉锈宁、三唑醇和戊唑醇等),以及大田喷药防治,当小麦条锈病的病叶率为1-2%时,可用丙环唑乳油或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粉锈陵颂宁乳油喷洒。
一、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时间和方法
1、防治时间
小麦条锈病自小麦出苗至成熟都有可能会发生,最佳防治时期在播种前和春季返青后3月底以前,各地区稍有差异,发病率达到5%时是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最佳时间。
2、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育抗病品种;合理选择播种时间,使小麦生长的关键期与小麦条锈病的发病高峰期避开;合理施肥,培育壮苗,避免贪青晚熟、抗性降低等现象的发生;严密监测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情况,及时做好应对准备;掌握有关种植以及防治病虫害的技术等。
(2)化学防治:对种子进行药剂包衣或拌种处理,常用于小麦种子包衣或拌种的药剂有粉锈宁、三唑醇和戊唑醇等。大田则采用喷药防治,当小麦条锈病的病叶率为1-2%时,可用丙环唑乳油或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粉锈宁乳油喷洒。若病情严重,可在10天后进行第2次喷药,做到“发现一片、控制全田”。注意选用高效、低毒、低风险药剂,以降低环境污染。
二、小麦条锈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1、小麦条锈病由条形柄锈菌引起,李档发病原因主要包括:品种特性退化,抗病抗锈能力减弱;土质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偏施氮肥或氮肥施用过晚;栽植过密、田间荫蔽度大;植株生长柔嫩、成熟期延迟易受病菌侵染;结露、下雨和降雾等。
2、条形柄锈菌的生长发育要求的温度较低,其中菌丝生长和夏孢子形成的适宜温度为10-15℃;夏孢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2-3℃,最高温度20-26℃,最适宜温度7-10℃;侵入适宜温度9-12℃。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