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小麦叶锈病早期症状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029 次
小麦叶锈病早期症状

小麦叶锈病早期症状是指小麦叶片出现红褐色小斑点,这些小斑点逐渐扩大并融合成大斑点,叶片表面形成***锈层,叶片变黄、干枯甚至脱落。这是一种常见的小麦病害,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产生严重影响。

一、小麦叶锈病的危害

小麦叶锈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小麦的叶片和茎。它会导致小麦叶片受损,影响光合作用,降低光合产物的合成,从而影响小麦的生长和发育。同时,小麦叶锈病还会导致小麦产量下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小麦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小麦叶锈病的防治

为了防止小麦叶锈病的发生和传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降低小麦叶锈病的发生率。

2.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保持田间通风透气,控制小麦种植密度,避免过密种植。

3.施用合适的农药。在小麦叶锈病发生的早期,可以采用药剂喷雾的方式进行防治,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雾。

三、小麦叶锈病早期症状的识别

小麦叶锈病的早期症状比较难以识别,但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1.观察叶片。小麦叶锈病早期症状是叶片上出现红褐色小斑点,这些小斑点逐渐扩大并融合成大斑点。

2.观察叶片表面。叶片表面会形成***锈层,叶片变黄、干枯甚至脱落。

3.观察叶片下部。小麦叶锈病会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如果发现下部叶片有类似的病斑,就需要引起注意。

四、小麦叶锈病早期症状的预防

为了预防小麦叶锈病的早期症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小麦田间情况,及时发现病害发生的早期症状。

2.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降低小麦叶锈病的发生率。

3.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保持田间通风透气,控制小麦种植密度,避免过密种植。

五、如何处理小麦叶锈病发生后的情况

如果发现小麦已经发生了叶锈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及时施药。在小麦叶锈病发生的早期,可以采用药剂喷雾的方式进行防治,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雾。

2.削减病叶。将病叶及时削减,避免病害继续扩散。

3.加强田间管理。增加通风透气,控制小麦种植密度,避免过密种植,减少病害的传播。

六、相关问题


1.小麦叶锈病对小麦的产量有何影响?

小麦叶锈病会导致小麦产量下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小麦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小麦叶锈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小麦叶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

3.如何预防小麦叶锈病的发生?

预防小麦叶锈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定期检查、种植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等。

4.小麦叶锈病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小麦叶锈病的早期症状是叶片上出现红褐色小斑点,这些小斑点逐渐扩大并融合成大斑点。

5.如何处理小麦叶锈病发生后的情况?

如果发现小麦已经发生了叶锈病,可以采取及时施药、削减病叶、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

相关拓展:

问:请问老师,小麦锈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小麦条锈病发病部位主要是叶片,叶鞘、茎秆和穗部也可发病。初期在病部出现褪绿斑点,以后形成鲜***的粉疱,即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长椭圆形,与叶脉平行排列成条状。后期长出黑色、狭长形、埋伏于表皮下的条状疱斑,即冬孢子堆 。
小麦叶锈病发病初期出现褪绿斑,以后出现红褐色粉疱。夏孢子堆较小,橙褐色,在叶片上不规则散生。后期在叶背面和茎秆上长出黑色阔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埋于表皮下的友州冬孢子堆,蠢桥其有依麦秆纵向排列的趋向。
小麦秆锈病为害部位以茎秆和叶鞘为主,也为害叶片和穗部。夏孢子堆较大,长椭圆形至狭长形,红褐色,不规则散生,常全成大斑,孢子椎周围表皮撒裂翻起,夏孢子可带告猛穿透叶片。后期病部长出黑色椭圆形至狭长形、散生、突破表皮、呈粉疱状的冬孢子堆。
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小麦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抗病品种合理布局。
常用药剂有三唑酮、烯唑醇、丙环唑等,如果喷打一遍过后,如不理想,隔5-7天,继续喷施,严重的地块喷施3遍或以上即可
谢谢好评!

问:小麦叶锈病用什么药效果好(麦子叶锈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小麦锈病并不难防治,重在预防,一旦发现有锈病的发生,及时用药喷洒,效果比较显著。对于小麦锈病等的预防,我们应从肆卜四点做起,即选良种,药剂拌种,科学施肥,加强栽培管理,合理用药进行综合防治,如一喷三防技术。
这些年来,小麦锈病流行范围比较大,危害重。小麦锈病包括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三种,其中以条锈病和叶锈病发生多而危害重。
第一,小麦锈病的特点及危害
小麦锈病随气流传播,危害大,发病速度快,基本在一周的时间就会流行开来,这是小麦锈病的特点。
小麦锈病的发生需有三大因素,即有病源菌,有寄主,有适宜的气候,其中气候是关键因素,即传播途径。
就我们潍坊这里来说,小麦锈病的发生时间基本是在5月1日到10日间。
小麦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破坏叶绿素,造成叶片干枯,光合作用下降,导致小麦灌浆受阻。
一般裂仔穗来说,小麦锈病能使产量降低5%,严重者可减产40-50%以上。厉害不?!
第二,如何防治小麦锈病
防治小麦锈病,主要戚咐的方法是选种抗病品种和化学防治。
抗锈病强的小麦品种,是通过其抗病基因和抗病持久性等的提高来实现对锈病的防治。为提高小麦的抗病性,可以实行轮作种植。
化学防治小麦锈病,主要是药剂拌种和喷雾。
拌种的药剂是三唑酮,戊唑醇等,这是目前防治小麦锈病普遍使用的有效药剂,可兼治小麦白粉病,黑穗病,白秆病等。
如在秋后苗期锈病多发的地区,用种子量的0.03%-0.04%的三唑酮进行拌种,播种后防治效果较长。拌种时注意用药量不要过大,以免造成药害,降低出苗率。
药剂喷雾可以用三唑酮,丙环唑,氟环唑,戊唑醇,烯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以及甲托+多菌灵等,于花期前喷施。
预防可于秋苗或春苗发病早的地区,用以上药剂进行喷洒,根据病情发生的早晚和流行快慢,连续喷1-3次,间隔时间为10天左右。
其他小麦锈病并不难防治,重在预防,一旦发现有锈病的发生,及时用药喷洒,效果比较显著。
对于小麦锈病等的预防,我们应从四点做起,即选良种,药剂拌种,科学施肥,加强栽培管理,合理用药进行综合防治,如一喷三防技术。

问:小麦叶锈病有什么症状表现?

叶锈病一般只发生在叶片上,有时也危害叶鞘,但很少危害茎秆和穗。受害叶片上产也圆形或近圆形橘红色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黄褐色粉末(夏孢子)。

叶锈病菌夏孢子堆较小,不规则散生,多发生在叶片正面。有时病菌可穿透叶片,在叶片两面同时形成夏孢子堆。后期在叶背面散生暗褐色至深褐色、椭圆形的冬孢子堆(图7-7)

图7-7叶锈病症状

问:小麦叶锈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参考答案:主要危害小麦叶片,有时也危害叶鞘和茎。叶片受害,产生许多散乱的、不规则排列的圆形至长椭圆形的橘红色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黄褐色夏孢子粉。夏孢子堆较秆锈菌小而比条锈病菌大,多发生在叶片正面。后期在叶背面散生椭圆形黑色冬孢子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