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小麦生锈病防治方案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361 次
小麦生锈病防治方案

小麦生锈病防治方案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小麦生锈病却是一种常见的病害,给小麦产量和品质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制定科学合理的小麦生锈病防治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小麦生锈病的危害

小麦生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它会侵染小麦叶片、茎秆和穗部,导致小麦叶片变黄、枯死,茎秆变脆,穗部减产。严重的话,还会导致小麦死亡,从而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小麦生锈病的危害不容小觑,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小麦生锈病防治方案

一、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小麦生锈病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抗病品种具有良好的抗病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小麦生锈病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当前,我国已经开发出多个抗病品种,农民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选用适合的抗病品种。

二、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可以增强小麦的抗病能力,降低小麦生锈病的发生率。小麦生锈病喜欢在高氮、低磷、低钾的土壤中生长,因此我们应该合理施肥,保证小麦生长所需的养分,同时避免过量施肥。

三、及时清除病株

及时清除病株是小麦生锈病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病株是小麦生锈病的主要传染源,及时清除病株可以减少病菌的传播和扩散,从而降低小麦生锈病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

四、科学施药

科学施药是小麦生锈病防治的有效措施之一。我们应该根据小麦生长期和病情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药剂和施药时间,科学施药可以有效地控制小麦生锈病的发生和传播。

小麦生锈病防治方案的拓展问题

问题一:小麦生锈病防治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小麦生锈病防治的最佳时间是在小麦生长期内,特别是在小麦拔节至灌浆期间。这个时期是小麦生长最为关键的时期,也是小麦生锈病发生的高发期,因此我们应该在这个时期加强防治工作。

问题二:小麦生锈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小麦生锈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气候、土壤、品种、施肥等因素。气候湿度大、温度适宜是小麦生锈病发生的重要条件之一,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不平衡也会导致小麦生锈病的发生。

问题三:小麦生锈病如何进行综合治理?

小麦生锈病的综合治理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及时清除病株、科学施药等措施。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综合措施,从而降低小麦生锈病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

问题四:小麦生锈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小麦生锈病的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及时清除病株、科学施药等措施。我们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环境和小麦生长情况,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问题五:小麦生锈病的症状有哪些?

小麦生锈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小麦叶片变黄、枯死,茎秆变脆,穗部减产等。严重的话,还会导致小麦死亡。如果发现小麦出现这些症状,需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问题六:小麦生锈病的病原菌是什么?

小麦生锈病的病原菌是一种真菌,主要有条锈菌、黑锈菌、白粉菌等。不同的病原菌对小麦的危害程度和防治措施也有所不同。

问题七:小麦生锈病如何进行药剂选择?

小麦生锈病的药剂选择应该根据小麦生长期和病情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药剂和施药时间。药剂的选择要注意剂型、浓度、用量等因素,同时要严格遵守药剂的使用说明和安全操作规程。

问题八:小麦生锈病的防治措施如何实施?

小麦生锈病的防治措施需要在小麦生长期内实施,主要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及时清除病株、科学施药等措施。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病情监测和防治宣传,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和技能水平。

相关拓展:

问:麦类的锈病防治方法有哪些?

小麦锈病俗称“瞎并黄疸病”,包括小麦条锈病小麦叶锈病和小麦秆锈病,是我国小麦上发生面广为害最重的一类病害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这是防治小麦锈病的基本措施;②小麦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③搞好大区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切断菌源传播路线

(2)药剂防治①对秋苗常年发病较重的地块,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100克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40~60克拌种50千克;或每亩50千克种子,用15%羟锈宁粉剂50~100克或25%羟锈磨神迹宁粉剂30~60克;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每50千克种子用药60克拌种注意:务必干拌,并充分搅拌均匀同时要严格控制药量,否则浓度稍大就会影响出苗②大田防治,在秋季和早春,田间发现发病中心,应及时进行局部喷药控瞎喊制,如果病叶率达到5%,严重度在10%以下,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亩或20%粉锈宁乳油40毫升/亩;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30克/亩;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15~30克/亩,兑水50~75千克喷雾,或兑水10~15千克进行低容量喷雾在病害流行年份,如果病叶率在25%以上,严重度超过10%,就要加大用药量,视病情严重程度,用以上药量的2~4倍浓度喷雾

问:小麦锈病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选用三唑酮(粉锈宁)、烯唑醇(速保利)等拌种,立克秀(戊唑醇)或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包衣,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敌力脱(丙环唑)、特富灵可湿性粉剂等喷洒,或用氟环唑、戊唑醇、己唑醇、三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以及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啶氧菌酯、肟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喷洒。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良种、适期晚播、消灭田间菌源、加强田间管理等。

一、化学防治

1、拌种和包衣

(1)选用2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40-60g,拌种50kg;或12.5%烯唑醇(速保利)可湿性粉剂60g,拌种50kg。

(2)选用种子量的0.15%为使用量,浓度为2%的立克秀(戊唑醇)对种子进行包衣;或用种子量0.2%的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包衣。

2、农药喷洒

(1)秋季和早春,每亩可用25%三唑酮或12.5%的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g,兑水60kg喷雾;也可用25%敌力脱(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或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喷雾。若病情较重,可在15天左右时再防治一次。

(2)其他药剂如氟环唑、戊唑醇、己唑醇、三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以及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啶氧菌酯、肟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小麦锈病都有一定的防效。

二、农业防治

1、合理选用抗锈病良种

(1)种植具有抗性的小麦良种,如云麦2号、3号、39号、55号、56号;临麦6号、15号、16号;宜麦1号、2号;烟农19、23等系列品种。

(2)推广小麦良种的同时,还要注意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和轮换,防止抗病品种混杂和丧失抗性,防止品种单一化。

2、播种地块的选择及播种

(1)选择地势平坦、坡小、冬季积雪稳定、麦苗能安全越冬的地块,土壤肥力中上等,排灌良好,以土层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为佳,前作为水稻、油菜、豆类、绿肥等。

(2)根据测土配方,在翻地前每亩施1500-2000kg有机肥,均匀撒到地里,立即耕翻,耕翻深度达到25cm以上。

(3)适墒期内用轻型耕机或用畜力耙细保墒、整平地块,整地应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做到土壤细碎、无漏耙现象,为播种创造良好的条件。

3、适期晚播

在适播期内,在保墒的前提下,要适当晚播,可有效减轻秋苗发病,减少越冬菌源。播种越早,病菌侵染的机会越多,越冬菌源量越大,发病就越早、越重。

4、消灭田间菌源

在冬小麦越冬返青时,随时检查病情,发现病叶和发病中心,彻底铲除,防止传播蔓延。在锈菌的越夏基地麦收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也可减轻小麦锈病的发生。

5、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促进小麦植株生长健壮,抗病高产,避免偏施氮肥和过晚施肥,造成贪青晚熟;及时浇水,以补充因孢子堆表皮破裂而损失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