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玉米害虫的综合防治 玉米害虫的综合防治措施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242 次
玉米害虫的综合防治 玉米害虫的综合防治措施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害虫的侵害,导致产量下降。玉米害虫的综合防治至关重要。

一、害虫种类及对玉米的危害

玉米的害虫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玉米螟、玉米象、玉米叶螟等,它们会危害玉米的生长发育,并导致玉米产量下降。例如,玉米象会在玉米地里挖掘地道,破坏玉米根系,导致植株死亡;玉米螟则会在玉米茎内进行幼虫期的生长,严重时导致玉米茎折断,影响玉米产量。对这些害虫的综合防治尤为重要。

二、综合防治措施


1.种植抗虫品种

选择抗虫品种是预防玉米害虫的重要措施。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多个抗虫品种,例如玉米螟抗性品种、玉米象抗性品种等,这些品种在种植过程中可以减少害虫的危害。

2.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指利用物理手段进行防治,例如贴黄板、埋干草、拍打玉米穗等。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吸引和杀死害虫,减少害虫的危害。

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等生物进行防治。例如,使用寄生蜂、天敌昆虫等生物,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数量。

4.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化学防治虽然效果显著,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三、相关问题


1.如何鉴别玉米害虫?

鉴别玉米害虫需要根据害虫的外形、习性等特征进行鉴别。例如,玉米螟的幼虫体长约2.5厘米,体色为白色,头部和尾部呈黑色;玉米象的幼虫体长约3厘米,体色为黄褐色,体表有短刺。通过观察这些特征,可以初步判断玉米害虫的种类。

2.玉米害虫如何影响玉米产量?

玉米害虫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玉米产量。例如,玉米象会在玉米地里挖掘地道,破坏玉米根系,导致植株死亡;玉米螟则会在玉米茎内进行幼虫期的生长,严重时导致玉米茎折断,影响玉米产量。

3.如何选择玉米抗虫品种?

选择玉米抗虫品种需要根据玉米害虫的种类和严重程度进行选择。例如,如果是玉米螟比较严重的地区,就需要选择玉米螟抗性品种。还需要考虑品种的适应性和产量等因素。

4.如何安全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安全使用化学农药需要在使用前仔细阅读使用说明,按照说明进行使用。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适量的农药,不要过量使用;

(2)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喷洒,不要在风力较大或气温过高的情况下进行喷洒;

(3)使用农药时要穿戴好防护服、手套等防护用品,避免接触农药;

(4)使用后要及时清洗喷洒器具和防护用品。

5.生物防治的优缺点是什么?

生物防治的优点是安全环保,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同时可以长期有效地控制害虫的数量。缺点是生物防治的效果相对较慢,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见效,且天敌等生物的数量和效果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关拓展:

问:种玉米该怎么防治虫害?

主要害虫有蝼蛄等地下害虫、玉米螟和蚜虫等。根据害虫的生活习性进行防治是玉米高效种植的重要任务。

1、玉米螟又叫钻心虫。第一阶段幼虫在心叶中埋藏,叶片上有许多小孔。防治玉米瘟病的关键在于两个时期。一是大喇叭口期的防治。此时虫小对药物敏感,是防治的最佳时期。用1.5kg3%呋喃丹颗粒或锐劲特乳油20毫升点心叶防治。二是穗期的防治。此时,玉米抽雄吐丝,玉米螟虫幼虫在植株上活动,叮咬细丝和茎。可将50%敌敌畏500倍液喷在灯丝和耳朵上。你也可以剪下2厘米以上的果穗。当灯丝开始枯萎时,在切割口上涂抹300倍敌百虫药泥。制备药用泥浆的配比为敌百虫:水:黏土1:300:540,或在雌穗长丝基部滴加700倍50%敌敌畏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2、蚜虫。发现蚜虫危害时,可喷洒50%敌敌畏或蚜虫防治。40%氧化乐果100倍液也可以涂抹在距心房结10厘米的茎上。

3、地下害虫。对玉米有害的地下害虫包括棉被和蚯蚓。这些害虫通常日夜出现,叮咬玉米幼苗的茎或根,导致幼苗短缺和枯萎。为了防止地下害虫,首先要清除田间杂草,清除卵和幼虫。在播种玉米之前或唯,必须用药物包衣种子,方法是用2-3克50%辛硫磷/公斤种子和40-45公斤水包衣种子。不施肥的,播种后1~2天用0.17kg50%辛硫磷和333kg水灌根。

当发现地下害虫有害时,用0.5kg90%或50%敌百虫或50%辛硫磷用水稀释,并与50kg新鲜草药混合制成毒饵,晚上撒在玉米幼苗附近。成虫白天躲在草地和田野里,夜间衫没培外出活动产卵,幼虫主要聚集在玉米察迹心叶背面、叶片背面等背光处。防治方法有:一是人工采卵或捕捉幼虫。第二种方法是用糖醋草诱捕成虫,或者用稻草靴诱捕卵。方法是在田间插入30~35cm高的稻草靴,每亩3~4粒,诱导成虫产卵,每3~4天更换一次。把注意力集中在烧草杀蛋上。三是化学防治,每亩喷洒80公斤50%敌敌畏溶液800-1000次。

问:玉米害虫主要有哪些?如何防治?

袜燃回答
玉米害虫主要有螟虫、蝼蛄、蛴螬、地老虎、蚜虫等,防治玉米螟虫可以用千虫克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蝼蛄可以用抖克2000倍液灌根;防治蛴螬可以用千虫克1500倍液灌根;防治蚜虫可以用优乐得2000倍液喷施;用米糠、花生麸或豆饼粉碎炒香拌5%敌百虫供地老虎食用,防治效果明显。
一、玉米害虫主要有哪些
1、玉米螟虫又叫钻心虫,常在幼嫩茎叶处钻入咬食,损坏茎叶组织,使养分和水分不能输送,影响玉米生长。
2、蝼蛄成虫、若虫在接近地表处咬断玉米幼苗,危害玉米正常生长,还看在泥土外表发掘通道,咬断幼苗主根,导致玉米幼苗枯死。
3、蛴螬咬断植物幼苗、根茎,导致玉米幼苗枯黄而死。
4、地老虎白天一般隐藏在土表下,天亮露水多时出土将离地面3-4厘米处的玉米茎部咬断,然后拉至洞中取食。
5、蚜虫又名绵蚜虫,蚜虫成虫在玉米叶背和嫩茎上吸取汁液,受害瓜株叶片卷缩,导致瓜苗萎蔫、甚至枯死。
二、玉米害虫如何防治
1、选用莫比朗2000倍液、千虫克1000-1500倍液、金世纪1000倍液灌心或者喷雾,防治玉米螟虫效果明显。
2、蝼蛄可以选用千虫克1500倍液、抖克2000倍液、敌灶薯百虫800倍液灌根防治。
3、选用抖克2000倍液、敌百虫800倍液、千虫克1500倍液灌根,防治蛴螬效果比较好。
4、防治地老虎可以用米糠、花生麸或豆饼粉碎炒香拌5%敌百虫,于黄昏每亩地分散放10堆,每堆半斤,上面盖新鲜嫩草,地老虎食用后即可致死,防治效果好且快速。
5、可以选用优乐得2000倍液、阿克泰7500-倍液、吡虫啉2000倍液、千虫克1000-1500倍液告辩虚、金世纪1500-2000倍液喷施防治蚜虫,防治效果显著。

问:玉米田怎样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

冬闲田种蘑菇年年进行菇—稻轮作,病虫害较少,但在各个生产环节,蘑菇极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因此也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其病害、虫害主要来自土壤、培养料以及受污染的废弃物。病菌的孢子、菌丝主要依靠空气、水、昆虫、人为等途径传播。高温、高湿和通气不良的菇房,有利病虫害的发生蔓延。蘑菇的病虫害防治要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任何单一的防治方法都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在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上,应采取以下措施:
(1)设置合理的菇房菇房要设置在交通方便、靠近水源、环境干净、通风向阳的地方,并远离堆放粮食、饲料、饼肥等的仓库,以及畜舍、垃圾堆等易于孳生病虫的场所。菇房的结构要合理,大小要适中,创造一个有利于食用菌生长而不适于病菌生长的生态环境。菇房内外要定期清理消毒,以保持经常性的卫生。
(2)堆制好优质的培养料原辅料如稻草、棉籽壳等应选用新鲜、干燥、无霉变的,使用前先经阳光曝晒1~2天,利用太阳热和紫外线杀死附在原料上的病菌。在配制培养料时应注意碳氮比例和加入氮肥的时机,防止游离氨气对蘑菇的毒害,防止杂菌的发生。掌握好适当的料水比例,料太干、太湿均不适宜蘑菇的生活,而有利于病菌和虫害的发生。堆制好的培养基要测其酸碱度,过酸过碱均应进行调节,使其在pH7.5左右。堆制时要保持足够的堆温,发酵均匀,防止粪块和堆料夹生。培养料要尽可能进行二次发酵。二次发酵的后发酵只要温度保持50~52℃,持续4~5天,就可杀死一些不耐高温的病菌孢子,而又有利嗜热放线菌的繁殖,促进蘑菇获得高产。
(3)做好覆土的消毒工作这是杜绝病虫侵害的重要措施。首先要从没有施过蘑菇废料的田地取土作为覆土的材料,其次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以下一种消毒方法:
①将土粒先经阳光曝晒,利用太阳热能和紫外线杀死土粒中的病菌,再用石灰水调湿后上床覆土。
②将土粒堆成堆,用薄膜盖密,通入蒸汽,当土温达60~65℃时,维持3~4小时,可以杀死土粒中的病菌、害虫。
③甲醛熏蒸,每立方米土粒用5%甲醛溶液10千克喷洒,然后用塑料薄膜密封1~2天,摊开待甲醛挥发后,再上床覆土。
(4)加强菌床管理①防病与除虫同步进行。定期用80%敌敌畏1∶800倍液喷洒菇房走道、地面及菇房四周环境。一般成虫有趋光性,可在菇房附近安装黑光灯诱杀。
②加强科学管理。选用优质无病虫感染和适龄的菌种作为播种的材料。菇房用水要保证水质清洁,***方法要力求促控结合,该多则多,该少则少。覆土后前期要轻喷、勤喷,待快出菇时才重喷出菇水。大多数病菌喜高温高湿,菇床一旦出现病害,应停止***,加大通风量,菇床的湿度以宁干勿湿为原则。调节好菇房内适宜的光、温、水、气等生态条件,使食用菌菌丝生长健壮,增强生活力和提高抗逆性,以旺盛的长势抑制病菌的发生和蔓延。
③及时处理已发生的病害。菇床一旦出现病害,除停止***、加强通风外,可用1%漂白粉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洒菇床;细菌性病害可用兽用链霉素、青霉素等注射局部的患处。捡去菌床上已污染的培养料、土粒、老菌索、菇根,发病严重的应立即将菌体及培养料清除,并集中烧毁或深埋,防止病菌扩散。

问: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玉米病主要虫害

  1、玉米螟:玉米螟俗称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玉米的主要虫害。它可以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玉米螟一年一般发生2-4代,温度高、海拔低,发生代数较多。成虫夜间活动,飞翔能力强,有趋光性,寿命5-10天,喜欢在离地50厘米以上、生长较茂盛的玉米叶背面中脉两侧产卵。幼虫孵出后,初时聚集在一起,后在植株幼嫩部爬行,开始危害。初孵幼虫,能吐丝***,借风力飘落到邻株,形成转株危害。

  2、黏虫:黏虫俗称五彩虫、麦蚕,属鳞翅目夜蛾科。是粮食作物和牧草作物的主要害虫,危害玉米严重。黏虫是一种多食性、迁移性、暴发性的害虫。黏虫的发生与温度、湿度有密切关系。一般成虫产卵最适温度为19-25℃,30℃以上产卵受影响。另外湿度越大,越有利于成虫产卵,特别是在阴晴交错、多雨高湿的气候条件下,不但有利于成虫产卵,而且有利于卵的孵化和幼虫的成活发育。

  3、棉铃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别名钻心虫、青虫、棉铃实夜蛾等。

  4、玉米蚜虫:可危害多种禾本科作物及杂草。苗期以成蚜、若蚜群集在心叶危害,抽穗后危害穗部,吸收汁液,妨碍生长,还能传播多种禾本科谷类病毒。其分泌物将花粉粘住,影响散粉。此外还能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病,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

  5、玉米叶螨:俗称红蜘蛛,可危害多种作物,以成螨和若螨刺吸寄主叶背组织汁液,被害叶片由黄变白而枯死,影响玉米灌浆进程,致使千粒重下降,造成减产。

  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1、玉米出苗后,若出现有地老虎、二点委夜蛾、金针虫、蛴螬、蝼蛄等地下虫危害的地块,可在玉米开始受害、幼虫三龄前用10千克炒熟的麦麸或豆饼,加入90%的晶体敌百虫100克,或50%的辛硫磷乳油50毫升,制成毒饵,傍晚时,把毒饵撒入玉米行间,每亩用量2千克。也可用敌杀死800倍液或90%敌百虫1000倍液喷洒幼苗,均可收到良好效果。

  2、防治玉米螟、棉铃虫等害虫,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可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2.5千克加细沙6—8千克撒入心叶内防治,每株2—3克;或用90%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灌心;或每亩用20%康宽5—10毫升或克螟丹50克加天丰素8毫升,兑水30—40千克均匀喷雾。

  3、防治蚜虫、红蜘蛛等害虫,每亩可用4.5%高效氯氟氢菊酯60毫升加1.8%虫满克20毫升,兑水30—40千克均匀喷雾防治。

  4、防治玉米褐斑病、大小斑病等病害,7-8月份应注意天气变化,若遇高温高湿天气,每亩可用50%多菌灵或12.5%烯唑醇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悬乳剂500—800倍液叶面喷洒。

  玉米生长期的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1、玉米黑粉病

  症状:玉米整个生长期地上部分均可受害,但在抽雄期症状表现突出。植株各个部分可产生大小不一的瘤状物,大的病瘤直径可达15厘米,小的仅达1—2厘米。初期瘤外包1层白色发亮的薄膜,后呈灰色,干裂后散出黑粉。叶片上有时产生豆粒大小的瘤状堆。雄穗上产生囊状的瘿瘤。其他部位则多为大型瘤状物。

  防治技术:(1)农业防治。实行轮作;重病区栽培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避免氮肥过多,抽雄前后要保证水分供应;田间早期发现病瘤应及时刈除并深埋,秋收后彻底清除病残体,进行深翻,可减少初侵染源。(2)药剂防治。播种时用种子量0.4%的20%粉锈宁乳油拌种,同时以多菌灵等杀菌剂进行土壤和粪肥处理。生长期彻底防治玉米螟等虫害。

  2、玉米螟

  为害状:玉米螟取食叶肉或蛀食未展开心叶,造成花叶;抽穗后钻蛀茎杆,使雌穗发育受阻而减产。蛀孔处遇风易断,则减产更严重。幼虫直接蛀食雌穗嫩粒,造成籽粒缺损、霉烂、变质。

  防治技术:(1)消灭越冬虫源。在越冬幼虫羽化前,将玉米、高粱等有虫秸秆作燃料、铡碎沤肥和封存穗轴,是消灭越冬幼虫,压低虫源基数的有效措施。(2)药剂防治。于玉米大喇叭口期采用“三指一撮”法以3%呋喃丹颗粒剂或1.5%辛硫磷颗粒剂按每亩1.5—2公斤用量灌心,防治效果明显。(3)生物防治。心叶中期撒施白僵菌颗粒剂,即将含菌量为50亿—500亿/克的白僵菌孢子粉500克与过筛的煤渣5公斤拌匀,撒施于玉米心叶中;放赤眼蜂治螟。即在越幼虫羽化率达到20%时,每亩设5—10个放蜂点,放蜂量为—头放蜂防螟。

  3、玉米粘虫

  为害状:以幼虫取食为害。食性很杂,尤其喜食禾本科植物。咬食叶组织,形成缺刻,大发生时常将叶片全部吃光,仅剩光杆,抽出的麦穗、玉米穗亦能被咬断。食料缺乏时,成群迁移,老熟后,停止取食。

  防治技术:(1)药剂防治。冬小麦收割时,为防止幼虫向秋田迁移为害,在邻近麦田的玉米田周围以2.5%敌百虫粉,撒成4寸宽药带进行封锁;玉米田在幼虫3龄前以20%杀灭菊酯乳油15—45克/亩,对水50公斤喷雾,或用5%灭扫利1000—1500倍液、40%氧化乐果1500—2000倍液或10%大功臣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2)生物防治。低龄幼虫期以灭幼脲1—3号200PPM防治粘虫幼虫药效在94.5%以上,且不杀伤天敌,对农作物安全,用量少不污染环境。

  4、玉米红蜘蛛

  为害状:以成、若螨刺吸玉米叶背组织汁液,被害处呈失绿斑点,影响光合作用。为害严重时,叶片变白、干枯,籽粒秕瘦,造成减产,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防治技术:(1)农业防治。深翻土地,将害螨翻入深层;早春或秋后灌水,将螨虫淤在泥土中窒息死亡;清除田间杂草,减少害螨食料和繁殖场所;避免玉米与大豆间作。(2)药剂防治。当叶螨在田边杂草上或边行玉米点片发生时,进行喷药防治,以防扩散蔓延。可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73%克螨特乳油或5%尼索朗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其它防治麦红蜘蛛的药剂亦可用于防治玉米红蜘蛛。